你所怀念的小农时代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陈大咖 本章:你所怀念的小农时代

    栗子向来是秋天的主旋律,纸袋里的糖炒板栗抱在怀里,一边抖脚一边看综艺节目,被评选为“我最喜爱的肤浅生活”第一名。而当板栗遇上肉,在油花子烘托下带出来的香气更为浓烈。

    公婆从成都来,带了乡下朋友郑重相赠的自家养公鸡,用来烧野生小板栗,配料只简单用生抽、蒜头和八角。拿上桌的时候黑漆漆、油乎乎的一盆,用的还是最不讲究的不锈钢饭盆,因为这是厨房里最大的耐热容器。我不禁虎躯一震,看这颜色浓重厚实,土得掉渣,甚是无卖相,可是怎么办才好?

    像我这种虚荣的洋气吃货向来喜欢飘逸、轻灵的精致感觉,对食物美学自认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所以对乌漆漆的烧菜总有点抗拒心理,觉得它破坏了食物本来美妙的天然颜色,用李碧华那句刻薄的话来说:一种“革命式的,历史感的,贫穷与迟钝的味道”。

    带着将信将疑的心理吃上一口,整个人顿时迎风流泪,感觉整个呼吸都带有栗子的香气——一种源于阳光的富庶、大方的香气!迁西小板栗糯而香甜,公鸡虽然硕大达十多斤,目测犹如火鸡一般笨拙,吃到嘴里却有浓郁的鸡味,老抽恰到好处地吊出鲜味。连鸡皮都是那么胶着缠绵,鸡肉纤维清楚却入口无渣,全然不是用腌制手法得出的伪嫩。

    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鸡和板栗!我一边吃一边感叹,时间花在哪里果然是可以被看出来的,正如那句废柴堪比“不能空腹吃早餐”的下厨金句——只要原料好,做法对,就好吃。一只鸡养的时候够长,运动量够大,作息正常,人放天养,味道又岂是超市冰柜里千篇一律的饲料鸡可比。

    如今亲友间送点什么最体面?装潢华丽、噱头响亮的保健品或是曲奇、糖果都只是一个流通的送礼符号,左手进右手出也不奇怪。真正暖人心窝、叫人心心念念的,总是这些依时而食的农副产品,是“最亲的人才给你吃”的心意,什么乡下只吃苞谷长大的土猪,某人假期跑到无人海域海钓的鱼,自家包干的农田所产的真正有机蔬果……味蕾挑剔的人,一吃便知真章。

    对有的人来说,他们的需求是吃饱。但对现在大城市的人而言,大部分人一直在找寻如何吃得健康、吃得舒服,于是这种小农的、分散的种植模式又强势回归了。比如现在,出现了每日宅配到家新鲜采摘的蔬菜农场,有品牌的猪,有跟踪信息的鸡,这已经超脱了大众商业的范畴,我们仿佛饭碗里的复古爱好者,不求与时俱进,只希冀活在自己的小世界同甘共味。

    认识一位美国博士,非常注重养生的研究,他甚至说,外面买的面粉大多数是有问题的,他正考虑用石磨自行研磨大米。像他这样我就没办法了,但有真心在考虑,要不要再入手一个冰柜,专门储存这些凝聚着情义的骨头和肉,尽量和没菜味、没肉味的批量产品保持距离。


如果您喜欢,请把《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方便以后阅读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你所怀念的小农时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你所怀念的小农时代并对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