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刘濞的崛起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林嘉文 本章:吴王刘濞的崛起

    凭借着丹阳铜矿丰厚的产值,吴国的国力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和当时其他诸侯国内政凋敝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济建设的成就令吴王刘濞洋洋得意,这种自豪感令他产生了盲目的自大,最终和文帝朝政府叫起板来。一切都像是在为日后景帝朝的吴楚七国之乱做铺垫。

    钱财总是能引来祸端,或者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至于祸端的大小和矛盾的轻重,则是由社会的经济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财力比拼所决定的。涉及纷争的钱财越多,矛盾就越大。

    在汉朝中央政府和吴国之间就有着这样的矛盾。问题在于,两方财力悬殊巨大。在刘濞眼里,中央政府手头那点少得可怜的经费简直不值一提。因为天下最大的铜矿就在吴国境内,那是吴王刘濞用来巩固江山的命根子,更是他用来和朝廷叫板的资本。

    高祖六年,刘邦封自己的二哥刘仲为代王。在韩王信投靠匈奴之后,匈奴就大举南下入侵代国,代国不敌,没出息的刘仲丢弃了自己的子民,一路逃难,经洛阳回到了刘邦那里。刘邦看在刘仲是自己二哥的份上,并没有追究责任,而只是将他降为郃阳侯。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黥布造反,同时向东吞并了荆国,杀死了荆王刘贾,战后又挟着荆国的人马向西进攻楚国。刘邦闻后亲自出征,当时刘仲的儿子,沛侯刘濞也跟随刘邦出征。刘濞在战场上作战骁勇,一马当先,以骑兵将领的身份和刘邦一同在蕲县大破黥布的军队。

    当时由于荆王刘贾已死,吴郡、会稽郡地区无人治理,刘邦觉得这地方民风剽悍,必须要由一个性子刚强的人来管理。刘邦看着身旁的小伙子这么勇猛,想来就是个强势人物,而且还是刘氏宗亲,加之刘邦的儿子很多年龄都不太大,不适合来这里称王,于是在回师路上途经沛县时就封刘濞为吴王,下辖四郡五十三城——即东阳郡、鄣郡、吴郡、会稽郡,吴国自此建立。

    刘邦在沛县作了一首十分著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里面的“猛士”大约也就包括吴王刘濞在内吧。

    接下来的这段内容史书记载得神乎其神。按照史书的记载,刘邦在刘濞接受了吴王印信之后,仔细端详了刘濞的面相,两道炯炯的目光投射在刘濞的脸上。刘邦沉思片刻,心下断言道:刘濞有“反相”。

    刘邦当下就后悔了。

    但是身为帝王,说话不能出尔反尔,不能失信于人,更不能自己否定自己先前的话,那是在否定自己的权威。刘邦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无奈的他只能作罢,同时抱着一丝希望试图教化刘濞,他对刘濞叮嘱道:“再过五十年东南地区会有人造反,难道这个人就是你吗?这天下说到底都是咱老刘家的,一家人嘛,你可千万别造反。”

    刘濞听罢,欣然叩头,表示坚决不造反,誓死捍卫刘家江山,可惜日后他食言了。

    到了惠吕时期,汉帝国在经历了对造反诸侯王的平定后,政权步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这个帝国除了吴国以外都在休养生息,安抚百姓,只有吴国仗着其辖下丹阳县有一座产铜丰富的山,所以就在国内疯狂地铸钱。

    刘濞要铸钱,就需要充足的劳动力,于是他就招揽了许多亡命之徒。同时,由于吴国沿海,刘濞还让百姓们煮海盐。

    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在《史记会注考证》引用中井积德的话说:“盐铁之利,国用既给有余,不须收口赋于平民,是可知役于盐铜者皆亡命无赖,非平民也,吴王所招致。”铜矿和海盐使得吴国政府富到都不用向百姓收税,可见其国家生产力之强、铸币和煮盐为吴国带来的经济效益之高。

    经济快速发展的吴国想不被各方势力关注都难,刘濞的经济建设在诸侯王和中央政府眼中完全是一种炫耀,炫耀他刘濞的能力和资本。

    醋意大发的诸侯王和中央政府对刘濞产生了浓厚的敌意,他们不能接受刘濞的与众不同,不能接受当他们都还深陷于贫穷、不安定的环境中时,刘濞的吴国已经脱贫致富,超越小康,从发展中国家晋升成一个发达国家了。

    财富这东西很是神奇,它可以极快地扩充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政权的实力,尽管有时这种实力缺乏牢固的基础和稳定的来源。但实力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快感会极大地满足一个人的虚荣心,使得这个人持续沉醉于自己的实力当中,开始狂妄自大。吴王刘濞就属于这种情况。

    有了钱有了权,刘濞就开始一天天地和中央政府作对。他常常以生病为由不按时朝见刘恒。而刘恒一方也被这种隐隐的挑衅之意所刺激,在发现刘濞其实是装病之后,每次吴国派来的使者都会受到中央政府严酷的审讯,甚至还会被扣押。

    吴国在中央政府那里的信用值已经接近破产。

    刘濞也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于是我们可以猜测,他在文帝年间就已经有了谋反之意。

    好在刘恒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有一年刘濞派遣使者来中央见刘恒,刘恒就责问使者为什么刘濞成天跟中央政府作对,还装病欺骗中央政府。

    使者解释道:“吴王确实是没有生病,但是中央这边总是莫名其妙地扣押吴国的使者,吴王也不明白中央政府的意思,有些害怕,索性就不来朝见皇帝您了。俗话说‘察见渊中鱼不祥’,吴王一开始装病就被皇帝您发现了,就是因为您对他逼迫得紧,吴王才越发惶恐,成天躲着不敢见您。他害怕您杀他,狗急跳墙,就总是想些不是办法的办法来应对,最终出此下策。我劝皇帝您还是和吴王尽释前嫌,你们俩搞好关系,那就好极了。”

    刘恒听罢此语,本着维护兄弟情谊的想法,最终决定放刘濞一马。他不仅释放了先前扣留的吴国使臣,而且还送了刘濞一张小几,一把手杖。而刘濞可能也觉得此时造反一来时机不成熟,实力还没积攒够,二来也碍于兄弟的面子,他和刘恒是同辈,造反总是胜算不大,不像后来在景帝面前他是长辈,可以理直气壮。大约是基于这两点,刘濞最终也放弃了造反的想法,不再刻意和中央政府作对了,但同时却转而全力推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或许刘濞也并非真心归顺,同刘恒议和只是缓兵之计,抓紧时间增强实力、韬光养晦才应该是他的根本目的。

    刘濞一直善于笼络民心,从来不向老百姓收税,吴国政府凭借着煮盐和铸币的利润早已经富得流油,不收百姓的赋税反而还可以巩固统治基础,增强老百姓对刘濞的好感。除此之外,只要中央征发吴国的百姓服役,吴国政府就给百姓发补贴,摆明了是要让中央政府难堪,在老百姓面前显得好像吴国更为关心百姓。

    归根结底,中央政府之所以在这些事情上对吴国毫不干预,让吴国政府充分表现其仁慈和德政,主要就是因为中央政府没钱,而吴国政府钱财充盈。吴国政府不仅定期关心知识分子,资助他们的生活,逢年过节还给治下所有的百姓一人发一个大礼包。吴国政府富得高调,富得有品位,富得有目标。

    除此以外,刘濞长期收容逃犯和亡命徒,公然容纳罪犯们进行政治避难,而不向中央政府上交。这种蓄养亡命徒的行为,摆明了是在为日后的造反作准备。笼络知识分子的目的是让他们出谋,而施恩于亡命徒则是为了让他们出力。

    吴国政府经过刘濞四十年的经营,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和中央政府相抗衡的实力,而这些实力,包括刘濞的自信心,它们之所以能够被培养起来,就是因为一个字——钱。

    吴国有钱,它有铜矿有海盐,因而有了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财决定国力,经济决定国运。想想日后如果不是文帝朝和景帝初期为国家积攒了财力,汉朝中央政府能否经受住吴楚七国之乱的冲击还真是未知数。

    刘恒放纵吴国的经济发展其实是养虎为患,但从吴国的角度来看,急功近利地发展经济也不见得就是好事。那些经济建设的果实并非是实打实的积淀,而只是吴国军民上下在躁动与浮华中营造的泡影。

    而且经济的超常发展必然导致文化、思想建设事业的相对落后。如果吴国军民在政治思想上的觉悟达不到刘濞的水平,就算日后刘濞起兵造反,老百姓也只能盲从。

    或许经济的强势并不能真正改变吴国的命运,一切,还要等到景帝朝时才见分晓。


如果您喜欢,请把《当道家统治中国》,方便以后阅读当道家统治中国吴王刘濞的崛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当道家统治中国吴王刘濞的崛起并对当道家统治中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