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圣手的悲剧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潘向黎 本章:七绝圣手的悲剧

    最早知道王昌龄,是从李白的诗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首诗,就是送给王昌龄的。因为这样流丽而饱含感情的诗句,当年不过十来岁的我,在父亲从外地买回来的一套书法书签中,一下子选中了这张,而且用了许多年。龙标是地名,在今天湖南黔阳县西南。龙标也指一个人,就是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今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中进士,授汜水尉,二十二年(734),又中博学鸿词科,为校书郎,出为江宁令,后因“不护细行”,被贬为龙标尉,所以世人称之为“王江宁”、“王龙标”。当时不少诗人认为他是被冤屈的,对他表示无限同情,李白的名作就是在那时写给他的。

    但是,断送前程从来都不是天才最大的悲剧。安史之乱起,诗人归隐乡里,竟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和他过去的被贬一样,理由都是语焉不详,其实很可能就是根本没有理由——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七绝圣手算什么?诗家天子又如何?杀他和杀任何一个贩夫走卒一样简单容易。但是这一次,连苍天都看不下去,要为诗人报仇,这一回,天道选中的执行者是张镐。两唐书《张镐传》记载:张镐按军河南,命令各州率兵救睢阳,闾丘晓(谯郡太守)迟到了,睢阳陷落,守将殉国,张镐要杀闾丘晓,闾丘晓乞求不杀自己,理由很传统也很人性:家有老母。张镐回答:“王昌龄的母亲,又是谁来养活呢?”闾丘晓顿时“默然”,他哑口无言,他知道自己做过的孽,知道报应来了。杀了王昌龄的人终于被杖杀。不难想象,张镐的这一声充满道义愤怒的喝问,在当时是如何大快人心,就是在今天听来仍然像一声惊雷,冲破积尘和凝血。当然也有人说为王昌龄雪恨的是高适(见范摅《云溪友议》上卷《严黄门条》):“章仇剑南为陈子昂雪狱,高适侍御为王江宁申冤,当时拥为义士也。”王世贞引用此语后这样评价:“此事殊快人,足立艺林一帜,但不见正史及他书耳。”(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八)有学者猜测实际情况是高适所部归张镐指挥,所以有人将这件事归功于主帅,有人将它归之于具体执行者的高适(羊春秋《唐诗精华评译》)。不论这位义士是张镐还是高适,我都要对之深深一拜,就因为那一声充满正义感的喝问,替天下蒙冤受屈的读书人出了一口恶气,千年之后还让人觉得雷霆万钧,忍不住毛发俱耸、拍案呼快、潸然泪下之后复痛饮一大白。

    这一切,对世道人心有意义,但是对那位被命运抛弃的天才诗人,其实已没什么益处。幸亏对那些诬蔑毁谤,他早就自己洗刷了——“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他让友人对洛阳亲友这样转达:王昌龄是正直无瑕的,他冰清玉洁,心地光明。这是一个诗人的心迹最真切的表白,于是关于被贬被杀的罪名谁都弄不清、记不住了,只记得这胸襟磊落的末两句,甚至就是这晶莹剔透的七个字:“一片冰心在玉壶”。况且他的艺术成就之高,说他“天才流丽,音唱疏越,几与太白比肩”(胡震亨《唐音癸签》),“与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王世贞《艺苑卮言》),都不为过。

    自然,王昌龄的成就和“边塞”分不开。他年轻时曾经到过河陇、玉门一带,对边塞风土和戍边生活有亲身体验,当这种宝贵体验和他的才华相结合,就使他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成为唐诗中的辉煌杰作。《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取材大,境界大,气魄大,高昂雄浑,音律铿锵,略带苍凉却气定神闲,是盛唐才有的气象。那种酣畅淋漓的青春元气,那种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使得它们千古传诵。

    “太白、龙标,绝伦逸群,龙标更有‘诗家天子’之号。”(宋荦《漫堂说诗》)这大概是对王昌龄最高的评价了,想到唐代是诗歌的高原,李白是唐诗中的巅峰,这大概也是对一个唐代诗人高得很难再高的赞美了。只是,这样崇高的评价,换取那样不幸的一生,不知道自有历史以来,有几人肯?或者该问:可有人肯?


如果您喜欢,请把《看诗不分明》,方便以后阅读看诗不分明七绝圣手的悲剧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看诗不分明七绝圣手的悲剧并对看诗不分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