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痕之误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钟伟民 本章:手痕之误

    蠢人,有两种,一种是纯粹的蠢钝,固执,反应慢,学习能力低,偶有能自知,甚至能自嘲的,尚算可爱,我总觉得:自己属于这一类。另一种,他不觉得自己蠢,他从来聪明过人,屈居低位,不是因为天赋和能力,是因为时运未够高,是因为蠢人组成的世界,还没能领受他的聪明;这种聪明,早有专名,那就是:自作聪明。

    自作聪明,是奇蠢而不自知其蠢,是蠢到上心口,蠢到看的人,遇上的人,冤气都要卡在喉头。

    写作人,遇到自作聪明的编辑或者校对,深受其害,饱受其苦,是家常事。碰上一个典型案例,我在某饮食杂志写一家咖啡室,写咖啡室里的黄老板:“中秋节,去吃午饭,听黄老板问食客:‘大家去赏月,为什么不去赏日?’问得人无言。”重点在“赏月”和“赏日”这一问,这一问,带出这位黄老板的童心;短文写人物,得靠一两句对白点出性格,突出形象;我们写作的,就靠这一两笔与别不同,托砵乞食,或者扬名立万。

    很不幸,黄老板遇上自作聪明的校对,他觉得老板不应该这么问,他要问得平庸,问得大路,问得要合乎他这位校对的心意,他不必去查证,决定以“月”换“日”,易一字,改成:“大家去赏月,为什么不去赏月?”黄老板这天晚上,只好随大队,去赏月了;他不必再对人世间的异象生疑:“为什么不赏日?”日,化育万物,难道不值得看一看?赏一赏?

    作者、编辑和校对,本来是合作关系;合作,建基于尊重;校对,为什么就是不会尊重人?别告诉我这是“手民之误”,你不是执字粒的“手民”,你没有这种专长;我用电邮传稿,也没有潦草这回事;自作聪明的校对,你,这是手痕之误。


如果您喜欢,请把《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方便以后阅读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手痕之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手痕之误并对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