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洞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钟伟民 本章:虫洞

    二零零二年十一月,破晓,大厦夹缝渗出稀薄的红云,蓦地,一个拾荒妇发出这天第一声惊呼:“洞!”地,没有倾斜,但破麻袋掉出来的铝罐,竟都骨碌骨碌滚到洞口,掉了下去。这个洞,洞口大小像一张双人床,圆形的。在这商业中心,柏油路上,红绿灯前,黄格子里,怎么会有一个洞?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么一个洞?记者,测量师,学者,临时时事评论员……把大洞重重围住,议论纷纷。

    有失业汉认为大洞是人生的唯一出路,是通往乐土的不二法门,纵身一跃,抢先扑进玄黑里;然而,等了半天,大家还是等不到那坠地的闷响。地质学家缒下绳子,缒了几日,才明白:就算耗尽草绳,拔尽毛发,连缀起来,大概仍探不到大洞的底蕴。

    大洞,是二十三号那天发现的,人称“二十三窟窿”。“二十三窟窿的存在,是为了要我们恐惧,要我们警惕,要我们别行差踏错。”恐惧,是哲学问题;学者们热烈讨论,有人认为窟窿应该存在,有人认为不应该存在。

    “一个窟窿,不会阻碍市民行动,反而会平添城市的特色。”领袖说;话音未落,一条蓬头歪嘴,澡盆般粗壮的长虫竟从洞里窜出来,巨嘴一张,就吃掉两个人。

    “洞有多深,虫就有多长!”大家终于知道:这是一个虫窝!这条虫爬出来,可以吃掉七百万人!“窟窿越深,虫越长,越能提醒我们要警惕,千万不要行差踏错;不行差踏错,对己对人,都有好处。”领袖安慰受惊的众生:“我们会用一个大铁盖盖住二十三窟窿,歪嘴虫不可能随便钻出来残害循规蹈矩的人。”

    对,不必杜虫,铁盖造得牢固,就没问题。大家于是合力“造盖”,还在盖上上锁,钥匙交给领袖先生。多年后,人们仍旧在铁盖上走来走去,因为规行矩步,不敢惊动窟窿里的大虫,社会一派祥和。“这都是领袖造盖的功劳。”识时务者,都这么说。


如果您喜欢,请把《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方便以后阅读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虫洞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虫洞并对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