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家米茶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巴陵 本章:奉家米茶

    新化县与隆回县、溆浦县交界处的奉家山一带,茶叶的种植和采摘一直没有中断过。奉家产茶历史悠久,品位甚高,名驰遐迩。毛文锡《茶谱》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乡人每年采摘不过十六、七斤,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煮之无滓也。”唐代主产蒙洱茶,给文成公主做嫁妆;宋代主产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换米十升;发展到明清时期,蒙洱茶和渠江薄片的制作方法渐渐消失,被一种新茶所代替,这种茶就是历史上的奉家米茶,被列为清廷贡品,以抵征粮,继续维持奉家茶在皇家贡茶中的地位。

    奉家山周边的双林、金凤、天门等乡,随着奉家米茶的名声远播,茶叶发展趋势越来越迅猛,种植范围越来越广。

    奉家山附近山势峻岭挺拔,地势在海拔600米以上,平均在800米至1200米之间,山中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是产云雾茶的绝好条件。穿行山岚中,只见溪流潺潺,土质黑褐肥沃。一天之间,天气变化无常,日间高阳艳照,夜间常有降雨,晨起雾罩云障。这里本是一个绝好的隐居之地,曾有秦献公次子季昌隐居于此,繁衍奉姓。

    奉家米茶芽叶细嫩,香气馥郁,形似米粒,富含氨基酸、儿茶素,乃茶叶中的绝品。奉家米茶成茶条索紧卷、形似月牙、白毫显露、嫩香持久、滋味甘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均匀,所以又名月牙茶。1986年,中国茶叶专家根据奉家米茶的形质皆美,改名月牙茶,现在一直沿用月牙茶的名字。

    奉家米茶按采摘的时节不一,分黑米茶、红米茶、绿米茶等。

    奉家山居民有句俗话:若得米茶天天饮,明目益思人长春。我们现在品奉家米茶,最好选用透明玻璃杯,当品茶人心平气静之后,在祥和肃穆的气氛下,最适宜品味奉家米茶的滋味。奉家米茶本是大山中的洁净之物,采天地之阴阳,吸宇宙之朝露,生万物之灵性。泡茶器皿必须冰清清洁、一尘不染,芽茶非常细嫩,80度的开水即可冲泡。开水冲入杯中,泡开的米茶外观如莲心,茶先浮于水面,慢慢旋于杯中,茶叶在水中荡漾。未舒展开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相得益彰,甚是美观壮丽。在续水时,需三点三扬,冲动杯中茶叶。品茶时,需要一看二闻三品味,方可达到品奉家米茶的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

    奉家米茶,特级的茶园只有一亩左右,隐于山沟之中。冲泡时,茶叶浮于水中,按生长方式叶尖朝上,叶片舒张开来,就如一株活生生的茶叶悬于水中,把茶水分成两半。外观其貌,非常艳丽,有久捧而不舍放下之意。其余的茶园,茶叶稍差些。

    奉家米茶采摘时,只摘一芽一叶,最多一芽二叶,绝不摘一芽三叶。新鲜茶叶摘回来用春风杀青,再用手揉捻,炒二青,复揉,提毫,烘干。成茶色翠较深,香气高长,汤色绿明,滋味鲜醇,叶底嫩明。饮后口齿留香、回味甜美,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明目健胃、防癌抗癌、弱身益寿之效。


如果您喜欢,请把《食全酒美》,方便以后阅读食全酒美奉家米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食全酒美奉家米茶并对食全酒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