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酒枣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巴陵 本章:敦煌酒枣

    敦煌是沙漠里的一颗明珠,也是座历史文化名城,以敦煌石窟、莫高窟壁画闻名天下。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欧洲的丝绸之路上,曾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

    我曾数次到敦煌探望岳父岳母,也在敦煌的农村和名胜古迹做过漫游,吃尽敦煌美食,赏遍敦煌风光,冬天走在敦煌的大街小巷,会遇到踩三轮车的,车上载着矮身腰粗的坛子,一路吆喝着卖酒枣啦,我开始很迷惑,枣子还可以用酒泡着吃。

    酒枣在北方也称醉枣,是种传统食品,醇香浓郁、色泽鲜红、脆甜宜人,备受小孩欢迎。在北方的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枣树遍布,秋后的九月,树上摘下的鲜枣,可以生吃、蒸吃,也可晒成枣干吃、煮饭吃,还可以掺在面里做枣糕吃。红枣又名大枣,是古代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在我国有八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民间称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被誉为百果之王。在中国,红枣象征幸福、愉快、吉祥,喜庆宴席上是必不可少的点缀和食品,在结婚典礼上寓意深长,有枣(早)生贵子,色、味、形、香俱用。俗话说: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成为农村重要的滋补品。

    敦煌著名的鸣沙山,在敦煌市杨家桥乡鸣山村附近,土质肥沃,盛产枣类,在沙漠之外的地方产鸣山大枣,在沙漠之中的绿洲,产颗粒细小的砂枣。敦煌酒枣用鸣山大枣特制,它个大味甘、营养丰富,外表光亮、红中透黑,宛若红宝石,风味独特。

    在敦煌流行一句话:酒枣新鲜放不坏。每年九月上旬,鸣沙山的枣子红了,红亮光鲜的挂满枝头,映衬着黄色的土地和萧杀的秋景,绘画出一幅美丽的西部风情画。在摘下的红枣里挑选个大饱满的鲜枣,用高度白酒拌搅浸泡,封存瓦坛中,冬春启封,鲜活如初,枣香酒香飘逸,使人馋涎顿溢,醺醺欲醉。泡透的酒枣,随吃随取,芳香异常,虽用酒腌制,多食也不会醉。

    据史书记载,唐初李世民大战薛仁杲于浅水原(今长武原),为祭奠阵亡将士,在陕西彬县特制酒枣,祭祀他们。李世民把剩余酒枣赐给朝臣和进贡其父李渊,李渊食后倍加赞赏,赐名晋枣。

    鸣山大枣1979年发现,1983年定名,果实特大,圆筒形,皮厚红褐,果肉绿白,致密酥脆,汁多味甜。红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滋养阴血、缓和药性的功能和抗疲劳的作用,能增强人的耐力,、都有记载。

    做酒枣,比较讲究,选择酒枣原料以生食品种为主,要个大、形整齐、肉质疏松、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如山西交城骏枣、陕西彬县晋枣、河北赞皇大枣、鸣山大枣等均可,婆枣、胎里红等宜干制,以松脆多汁、甘甜微酸的脆熟期鲜枣为加工时期,择无病虫、无损伤、无裂纹、新鲜、干净的红枣,洗净晾干备用,用封口的坛、缸、罐、瓮等盛装,将上等白酒倒入阔口容器内,白酒60~65度为宜,将枣全面蘸酒,再放入盛装容器,放满后,将坛口密封,不透气,置冷凉处储藏,经过一个月左右,酒枣成熟,即可食用。

    我在敦煌,喜欢吃了饭后,散步的时候吃上两颗,生脆鲜美,满嘴留香,回味无穷。


如果您喜欢,请把《食全酒美》,方便以后阅读食全酒美敦煌酒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食全酒美敦煌酒枣并对食全酒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