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苗鱼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巴陵 本章:凤凰苗鱼

    到凤凰,最吸引我的有两件事:一是沱江的早晨,在刚天亮的那刻,乡村化的河民在静悄悄劳作,不愿惊醒晨神;二是凤凰古城的美食,非常有特色,也非常有凤凰的地方味,地道得让我无法忘记。

    2004年的冬天,阳光还很凶狠,我却住进了凤凰古城,而且一呆就是十天,天天奔波在古城的大街小巷,清早在沱江边偷赏太阳,晚上在老街串走寻找宁静。那十天的日子,喝着沱江的水,吃着凤凰的美食,过得是那么的滋润。

    我是一个好吃之人,每天都带着品味的嘴巴欣赏着那些美食,也带着寻觅的目光和灵敏的嗅觉在凤凰城里搜集莫曾发现的美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让我找到了一个好馆子,那里的血粑鸭和苗鱼吸引了我的胃口。

    说起苗鱼,首先要了解凤凰的文化。凤凰是个千年古城,也是个苗族之城,有着它特有的传承和固定的文化。在苗族的饮食里,流传着一种吃酸食的习惯,因为他们与汉族隔离,生活在偏远的山区,过着少盐的日子。为了生活,苗人只好用发酸食物来替代盐。凤凰有着千年苗疆的历史,在那些战争年代,他们的敌人为了打垮他们,严格控制了盐巴这种军用物资,苗人为了自己的疆域,不屈不挠,没有盐巴的情况下只吃点酸菜来提味。在往后的生活里,苗人的饮食里都要放点酸菜。凤凰苗鱼也是一道酸菜,在煮鱼的时候在汤里就加了酸菜。

    苗鱼大都用个大脸盆般的合金钢盆盛着,放在火锅上烧,浑浊的汤汁在盆里翻腾。本来煮鱼的汤汁应该是乳白色的,但是,加入酸菜后,汤就变成浑浊的了,并且越煮越浑浊。而我喜欢在汤汁刚开始沸腾的时候吃,那样的鱼块比较硬,有韧性、有弹性,咬开鱼块可以看见亮晶晶的肉丝,要是想把肉丝横着咬断就要费很大的劲,顺着纹理咬则容易撕成的鱼肉丝,这样吃来耐人寻味。

    苗鱼的鱼块首先要经过坛子腌制一段时间,这样的鱼肉就接板。听老板说:他做的苗鱼要在一年前就把鱼炸了,用特好的坛子腌制一年,再拿来做给客人吃,这样香味更纯。

    但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煮得越久的鱼块,这也是有道理的。煮得久的鱼块上的鱼皮就完全泡发,吃起来既滑腻又柔软,那带鱼鳞的皮里有很多的汤汁,咬着汁水溢出,别有一翻风味。鱼肉久煮后,汤汁就煮进鱼肉里,汤汁里的酸菜、辣椒的味道都出来了。因为酸菜的味道要久煮之后才能煮出,辣椒是干红辣椒,要经过汤汁的熬煎,越煎越辣,越辣越口味重,吃的时候才过瘾。煮得久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汤汁进入鱼肉块里。

    我还要说一说苗鱼的原料,苗鱼首先是草鱼,把活鱼宰杀后切成一寸大小的方块,用植物油炸熟。鱼肉经过油炸后会变空、变轻,变轻是因为炸掉了水分,变空是因为鱼肉是纹理结构,经油一炸纹理之间就有些地方裂开,形成气孔。再把炸好的鱼块放在坛子里密封,过一段时间之后,鱼块减少,鱼肉块的气孔缩小了,有的甚至又重合了。所以苗鱼可以把汤汁煮到肉里面去,就是以这些空隙渗透进去,再把鱼块泡发。苗鱼越吃越觉得辣,越吃就越觉得有味,食客不知不觉地流汗,吃到完全忘我的境界。

    吃苗鱼还有一种好处,就是任何小孩都可以吃,因为鱼刺都已经被油炸透、炸熟,再经过腌制,鱼刺已经钙化,就是还有一些很顽强的鱼刺存在,吃的时候也很容易与肉分离。如果是吃家,就可以感觉到两种不同的质感,很容易区分鱼肉和鱼刺。

    我在那里吃了好几次,回到长沙都还在梦里记起吃苗鱼,吃得口水直流。


如果您喜欢,请把《食全酒美》,方便以后阅读食全酒美凤凰苗鱼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食全酒美凤凰苗鱼并对食全酒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