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肚花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巴陵 本章:牛肚花

    牛分黄牛、水牛,在饮食里,多以吃黄牛的肉杂为主。湖南这片土地上,却是一个山地与河流、湖泊并存的丘陵地带。湖南人多以吃黄牛肉及它的附属杂物,并且做出湘菜里的各种风味和野趣。在宝庆梅山之地,人们对黄牛有特殊的热爱和忠诚,也有着爱吃黄牛的狂热,不仅吃法奇特,吃的形式也齐备,连牛杂之类的什物都有数不清的吃法。他们用特辣的干红辣椒调味,用梅山的异味山胡椒油祛骚化膻,制作湖湘一绝的牛杂菜品。这既辣又香的牛杂什物,让人愈吃愈上瘾,辣得大汗淋漓都不放弃。

    山胡椒油的吃法这几年由梅山之地的新化蔓延到长沙,让爱吃的长沙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梅山菜的吃法也迅速在长沙城扩张,吸引着长沙的饮食男女,满足他们的口福。我在长沙,也常与朋友去品味梅山菜,最让我动心的还是那碗牛肚花。

    河西新民路,有家牛腩王,老板是宝庆人,专做以牛身为料的菜品,吃过多次,最喜欢吃的是那碗爆炒牛肚花。在长沙,牛腩很少用于炒着吃,主要是做下米粉的马子,有名的牛腩粉就是用牛腩做的。牛腩马子要把整块的牛肚炖熟,切成薄片,加红油、辣椒面拌做成马子。另一种吃法是把牛腩卤好,切成斜片加醋,在酒店宾馆成一例凉菜。

    牛肚花最吸引我的是山胡椒油的奇异香味,只要在菜里加一滴山胡椒油,整碗菜都飘满山胡椒油的气息,就是隔几十米,也可以闻到它的芳香和那特殊的香味,刺激着食客的鼻孔,勾起他(她)的食欲。还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形状,爆炒出来的牛肚花如小簇小簇的花菜,美丽诱人,让人吃的时候都要顾忌它的美丽。

    牛腩王是家排挡店,搞法与土菜馆相同,主要做口味和特色菜。我第一次去那里吃牛肚花,是从旁边经过,闻到它炒菜的味道,带着甜腻的芳香。我约了几个朋友,当晚去牛腩王品味牛料美食。

    我下馆子喜欢寻找一些新鲜的菜品和特殊的吃法,尝个鲜,吃个新。看到牛腩王的爆炒牛肚花,就点了一份。

    不到十分钟,菜就上来了。一个大斗碗,菜不是很丰盛,只有大半碗。汤面血红,菜从汤里冒出一些小山突起,洁白如雪,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对比。初看以为是花菜切成的小块,细看才发现那些小凹凸是肉疙瘩均匀的突起,白而不透明,更加增加了它的亮度。夹起一块,才知道是牛肚片,炒得转起来,缩紧成拳头,成了牛肚花,我不停地感叹炒菜的师傅技术之高。

    把牛肚花放进嘴里,先是一种舌头刺辣的感觉,那是山胡椒油的辣味。接着,满口飘着鲜香的山胡椒油香,带着清新的甜味,品到了来自自然的牛肚花甜和牛肚花的鲜。再是辣椒油的辣味,刺激着我的嘴唇,在轻轻地颤抖,就像琴弦的振动。再嚼,牛肚花挺脆,在细嚼的品味中听到清脆的声响——呵嚓呵嚓,却没有绵性,容易咬碎,表皮有些韧性,突起的肉疙瘩很嫩,咬下去感觉到它的细腻、滑爽。慢慢嚼,有股牛肉味冒出来,接着是品味到它的香醇、甜腻,美妙得很。

    连吃几片,才发现牛肚花只有一根线厚,可见切菜的刀功。吃牛肚花,非常辣,要不停地下饭,来克制辛辣。喝水无法解决辣味,只能在辛辣中感觉到美味。

    我想:吃这么辣,也许是梅山土著人生长在资江边,需要防寒祛暑;另为了那山区重体力活,多下饭保存体力。吃着这牛肚花,人就不自然地在梅山古地做着精神的旅游,品味着那梅山风情。


如果您喜欢,请把《食全酒美》,方便以后阅读食全酒美牛肚花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食全酒美牛肚花并对食全酒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