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狗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巴陵 本章:梅山狗

    遥远的梅山老家,居住着一群古老的山民,他们每家每户都爱狗、养狗,家家户户都在梦想遇上七心狗,饲养一条七心狗。养狗成风后,一家就有狗妈妈、狗爸爸、狗儿子,或者有狗一代、二代、三代……狗自从来到这个家庭,就是新的狗家族的开始,成为山民家庭的一部分。

    狗是梅山人家庭的一份财产,也是看家守户的主人,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梅山的公狗,它们的存活时间比较短,除非是被训练成看门狗或猎犬。不然,它们长大到一两岁后,就要成为稻草火下的冤魂。

    梅山进入冬季,大山里天寒地冻,山民开始吃肉进补,来猫过冬天。主人对公狗大开杀戒,一条一条地宰杀着吃,用于滋补身体,为冬天提火生性。

    梅山的母狗,负责繁衍后代。它们的生命长,可以到自然老死。母狗发育成熟,发情时可以随便找公狗交配。可是,一般的公狗都是与母狗有血缘关系,不是兄弟就是父辈,最多不会超过三代。小母狗很快成了狗妈妈,有着家族的地位。

    梅山土狗,出门可以跑很远,不会迷路。狗边跑边在路边尿尿,回家时嗅着路边的尿骚味,就能找到家。俗话说老马识途,其实狗也认路。一天跑去八十里,照样回家。长期在外瞎跑的公狗,主人不喜欢。因为养母狗的人等它与母狗交配完,就当野狗打了吃。

    狗妈妈没有发生意外,主人不会杀它,就是狗崽不值钱,没人买,也一窝窝地养起来,到年底杀了吃。梅山山民说:犬不怨家贫,子不嫌母丑。狗是最容易喂养的动物,没有米饭,可以喂红薯,也可以喂猪潲。更有人说,狗吃不了多少东西。俗话说:狗肚子。狗的肚子小,二三十斤的狗,肚子不过两个拳头大小。狗的肚子小,主人一餐只给它一碗饭吃。狗贪吃,看到东西,总是恋恋不忘,过一会儿又去吃,吃得肚子胀歪了。所以,梅山有句骂人贪吃的话,叫狗吃相。

    狗喜欢啃骨头,梅山土狗尤甚。人们把光骨头扔给它去啃,狗像捡到了宝贝,抱着啃个不停,非吃完骨头渣滓不可。其实,狗最喜欢吃肉,没啃光的骨头,有些许肉迹,它就细细地舔,慢慢地啃,啃得有滋有味,直到抠下肉末为止,还流着长长的唾液。一些难啃的骨头,都被狗啃碎,最后吃掉。

    狗有两颗大牙,又长又尖,成勾形,锋利无比,人叫犬牙,是狗的特征。人的门牙如有突出的话,常被梅山人戏称为犬牙。听了这话,长犬牙的人会气个半死,恨不得马上拔掉。我倒认为不必生气,人的牙齿根本比不上狗的犬牙,很多骨头缝里的肉吃不到,多可惜。有人把突出的牙齿说成是虎牙,说吃子女,其实是骂人绝后,这话才气。

    狗吃屎,也是狗的特征。人们常说,狗改不了吃屎。这不能太绝对,也许有两种情形,一是被逼的,一是自愿的。

    梅山的年轻人,结婚成家后,父母就会给他们分条狗,作为财产的一部分,这是人安排狗去吃屎的一条明证。年轻人结婚,第一要务是生儿育女,婴儿吃喝拉撒,没有自控力,也没时间规律,想拉就拉,不管空间是否允许。婴儿大便水分多,拉在地上,要撒草木灰才能扫掉,气味还很难闻,为年轻人所痛恶。只有狗,主人“恶诺,恶诺”两声,大狗小狗奔跑而来,主人手指往地上一指,众狗围住屎堆,一哄抢个干净,既不要清扫,也没有臭味。

    狗喜欢往厕所里钻,自己去找屎吃。这也许是狗的习惯,因为它到处嗅,寻找食物的味道,满足自己的胃。

    梅山人认为,狗的胃可以吸收所有营养,狗屎没有任何养分。说人不行,就是狗屎不如。还嫌恶狗屎,说狗屎烂鞋底,踩在脚底烂脚板。

    梅山山民,嫉恨狗屎,看到狗到处拉撒,就用石头打。所以,狗拉撒,要到深山老林里去,才算得上好狗。每家养狗崽,开始就要训练它把狗屎拉到屋外去。

    年轻夫妇养狗,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尴尬和烦琐,提高卫生条件。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小孩大了,养狗成了习惯。亲戚朋友保不准哪天带着婴儿来访,婴儿的拉撒,成了大人的厌恶,只有梅山土狗,可以调节好客人与主人之间的尴尬。它一出现,就可以吃掉婴儿拉的屎。

    20世纪90年代初,一夜之间,梅山土狗全部消失。这与药物三步倒有关。改革初期,农村冒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影响社会的安定。有文化的青年人,都去沿海打工,剩下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小混混,待在家里生事。他们不安分,又懒惰,不思进取,还干些偷鸡摸狗的事。他们没钱的日子,为了满足食欲,常去偷鸡偷狗。看到人家养的鸡、狗,就垂涎三尺。虽然梅山不缺猪、牛等大型家畜,但是他们不敢偷,怕犯法。狗长期在外面乱跑,出了门成了野狗,无人管束,弄死了也找不到证据。他们找一块肥肉,拌颗“三步倒”,看到野狗,丢给它吃,狗吃完就倒地,他们用编织袋装好,背到朋友家,一齐动手,饱餐一顿。为人服务的狗,就这样结束了生命,成了冤死鬼。

    很短的时间,梅山的土狗几乎灭绝,很难听到狗叫声。一些特别想喂狗的家庭,就到外地寻找狗种,替代梅山土狗。有的从邵东、长沙带回狗崽。这些狗崽,成活率低。主人为了保住狗的性命,训练它不吃陌生人丢的东西。

    老人传说,狗崽生下来是闭着眼睛的。我看到刚生下来的狗崽,红色的肉体,没有长毛,脑袋大于躯干,嗯嗯地叫个不停,声音像婴儿。老人还说,狗崽没人看七天可以睁开眼睛,看了要半个月。我不信这些传说,认为是迷信。狗妈妈很聪明,怕人惹它的宝宝,就会选个安全的地方生宝宝,如木板房楼板底下。山村木结构的房子,第一层用厚木板与地面隔开一段距离,保存干燥,人很少进去,狗可以爬进爬出。狗妈妈在生产前,要在地上掘个坑,再弄些稻草、干草叠在上面,以防冻坏宝宝。狗妈妈生下宝宝,主人很少发觉,直到狗宝宝看得见,爬到外面来。

    2003年冬,我家的土狗要生产了,她在楼板底下掘洞,折腾了半个晚上,又跑出去。我外甥很顽皮,狗妈妈怕他弄它的宝宝,最后跑到屋后的山坡上去生产。母亲和弟弟找了几次,都没找到生产的地方。第四天晚上,大雪纷飞,一夜下来,地上堆了五六寸厚的积雪。早上九点多,狗妈妈还没回家吃早饭。父亲就去找,整个山峰找遍了,到下午一点多,才找到狗的窝。

    狗妈妈紧紧抱着狗崽,全身湿透了。父亲与狗妈妈对视了一阵,走过去,推开狗妈妈,有四只狗崽,其中一只已经被冻死了。因为狗崽多,狗的腹部遮不住。父亲抱了三只活的狗崽,沿着羊肠小道回到家里,狗跟在后面,时刻盯视着主人的行动。母亲用一只炭筛放上稻草做个狗窝,把狗崽放在里面。

    狗妈妈吃了饭,又跑到山坡上把那只死的狗崽叼回来,放在狗窝里。它不知自己的宝宝死了。也许,它不让自己的骨肉抛尸荒野,要待在一起。

    俗话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此话不对。捉耗子的狗不多,也就是说,要好狗才能抓得到耗子。家里养条好狗,耗子会抓尽,聪明的狗,只捉不吃。一个晚上,可以抓几只耗子,摆在一块儿,像搞展览,看起来挺风光。吃耗子的狗,不是好狗,容易连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山野耗子多,农民撒老鼠药,药死的耗子,狗吃了,就药死了自己。

    梅山狗崽,两个月才满月。狗妈妈生下狗崽,主人给它添些汤在饭里,叫催奶,让小狗有奶吃。小狗能吃饭了,也要在饭里放些洗锅水。炒过菜的锅子,放些水,放点盐,洗下锅上的油,烧开,是很好的汤水。盐可壮骨,油可长膘,狗崽吃了,很快就长大了。

    梅山人买狗崽,规矩多。一般事先约好,清早去挑。买了狗崽,不用笼子装,抱在怀里带走。过一个田坝垸或一座桥,要找一根棒子划一下屁股,说狗会把屎拉到很远的地方去。不然尽拉到家里或家门口,那只有在它拉屎的时候用竹枝打,打几次就会好。

    养狗要选狗种,高大体壮为佳。再就是要选狗崽相貌,四眼狗不能要。所谓四眼狗是狗的眼圈有一环黑色的,像戴墨镜。一条母狗产下七只狗崽,叫七心狗,是梅山最佳狗崽。一定有人争着去买,也是百年难逢的守家狗和猎犬。养畜生最怕猪生二、狗生一。猪生二为象,是要背时的;狗生一是独苗,是倒霉的事。狗生三四只是常事,也是理想的。选狗还要看狗的胡须、耳朵。一须狩猎,二须守家,三须懒。就是一根胡须是猎犬,两根胡须为看门狗,三根胡须是菜狗。狗崽的耳朵要竖起来,才是聪明的狗。耷拉着耳朵,这狗没人要。选猎犬,还有耳朵又尖又薄。

    梅山杀狗,从不用动刀,淹死或者吊死为多。俗话说:羊毛不可吃一根,狗毛可以吃一千。很多人用绳子捆住狗的脖子,悬于梁上吊死,那死相极像漫画里的恶犬。也有用水呛死的,狗的舌头伸出老长,死相特难看。杀了的狗,不能让它躺在地上。狗有地性,在地上躺上半个小时,就会活过来,这我亲眼见过。那是1989年秋天,祖父临终前想吃狗肉。开始把狗吊在桥上,我把它放在晒谷坪里,等水开时,它的脚可以动弹了。

    狗的毛用开水一烫,就会脱,但是绒毛很难拔干净,得用稻草烧。把狗架在两根木棒上,点起一把干草,一路烤过去,直到皮开肉绽,烧得呲呲叫。再用稻草在温水中擦洗,一下就白白嫩嫩的。吃狗,不只吃狗肉。俗话说:吃狗不吃肠,就像没吃一样。

    做狗肉要整脚整边地放在锅里炖,直到能剥下骨头为止。炖时加八角、桂皮,也可以放土鸡蛋一起煮。鸡蛋熟了,敲烂壳,煮到蛋白变成暗灰色再捞出。狗蛋吃了特补,能补元气。剥下来的狗肉切成块,等锅里的油烧开,猛火炒几分钟,加入五香粉,炒得香味翻腾。加入原汁,放味精等作料,出锅趁热吃。

    近几年,梅山土狗复出,养狗的家庭越来越多。吃狗的人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七心狗的价值不再只是狩猎、看家,开始得到山民的宠爱。


如果您喜欢,请把《食全酒美》,方便以后阅读食全酒美梅山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食全酒美梅山狗并对食全酒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