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指示“深入反右”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叶永烈 本章:毛泽东指示“深入反右”

    右“右派”头面人物们纷唱“是我错”,表明大势已去,已处于大溃退之中。

    在这一巨大的胜利面前,毛泽东分别对“加强左派”和“打击右派”采取了措施。

    毛泽东抓了两件事:一是加强上层建筑的左派领导,二是深入开展“反右派运动”。

    毛泽东批示发出了两个中共中央文件。

    一个是一九五七年七月二十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知识分子工作中三项组织措施的指示》。这一文件要求各地:

    (一)下最大决心,从党、政府、工矿企业系统抽调一批得力干部,去担负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报纸、刊物、出版社、广播、文化机关、卫生机关等的领导工作。

    (二)从上述各界知识分子中,挑选一批左派分子和政治上好的科学家,发展入党。

    (三)党委的宣传文教部门,要配备一批有文化知识、经过政治斗争考验能够团结知识分子的干部。

    毛泽东以为,“反右派运动”已进入“深入挖掘”时期。

    为此,一九五七年八月一日,毛泽东亲笔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反右斗争的指示》。

    这一《指示》第一次提出了“极右派”、“普通右派”和“中间偏右分子”的不同概念。

    这一《指示》全文如下:

    (一)在深入揭发右派分子的斗争中,现在一方面正向地县两级(在城市是向区级和大工矿基层)展开,一方面又必须在中央一级和省市自治区一级各单位深入地加以挖掘。这样,右派分子将继续发现和挖掘出来,人数将逐步增加。右派中的极右分子,即骨干分子,登报的人数,也应适当增加。不是百分之几,也不是百分之十,而是要按情况达到极右派的百分之二十、三十、四十或五十。他们既是极右派,既是实事求是地鉴定了的极右派(不是普通右派分子),多一些人在报上,揭露他们的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反动言行,使他们在公众面前出丑,就会越有利于教育广大群众,争取中间派,也有利于分化右派。这一点必须坚持,不要犹豫。

    (二)深入挖掘期间,必须实事求是,有些单位右派少,或者确无右派,就不要主观主义地勉强去找右派。

    (三)要准确地鉴定极右派、普通右派和中间偏右分子这三种人的界限,以免泛滥无归,陷入被动,丧失同情。此点必须注意。

    (四)反右派斗争,必须坚持辩论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而且事实要是准确的事实,不是虚构的“事实”,讲道理要讲得使大多数人心服,切不可以强词夺理。

    (五)地县两级、城市区级及工厂基层的领导人经验较少,有些人鉴别水平不高,你们必须谆谆给以教育,随时检查,使他们站得稳、打得准。这是要十分注意的。

    (六)党内团内右派分子,只要是同党外团外右派分子政治面目相同,即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向党猖狂进攻的,必须一视同仁,一律批判。该登报的,即应登报。

    (七)深入挖掘时期,党和政府工作中错误缺点,边整边改,取信于人,十分重要。这点请你们同样加以注意。


如果您喜欢,请把《反右派始末》,方便以后阅读反右派始末毛泽东指示“深入反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反右派始末毛泽东指示“深入反右”并对反右派始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