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成为反右派武器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叶永烈 本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成为反右派武器

    指明了反击的目标还不够,人们手中还要有思想武器。于是,毛泽东忙于修改他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是毛泽东的秘书陈伯达协助整理、修改的。

    据陈伯达在一九八八年至一九八九年接受笔者多次采访时告诉笔者,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原是毛泽东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只写了两千多字的提纲,在会上毛泽东根据提纲随口而讲。讲毕,嘱陈伯达整理成文。陈伯达在整理时,又“揉”进了毛泽东在其他场合所作的讲话的内容。最初,毛泽东在讲话提纲上所写的题目是《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陈伯达整理出初稿时,毛泽东把标题改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陈伯达说,毛泽东非常看重这一讲话,所以反反复复地进行修改。笔者问陈伯达改了多少回,他说记不清楚了。如今经中共党史专家们根据手稿考证,《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前后总共改了十五稿!如果把毛泽东亲笔写的最初的提纲算进去,则总共有十六份稿子!

    毛泽东不仅自己修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而且在小范围内印发,听取意见。毛泽东嘱:“请收到此件的同志提出修改意见,交陈伯达同志汇总修改。”内中,陈正人的那封信,也就是“收到此件的同志”所提出的“修改意见”之一。

    本来,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断修改作品,是任何一个严肃的作家、理论家都这样做的。然而,毛泽东反反复复修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却有着另一番重要原因:主要是在他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之后,鉴于“事情正在起变化”,毛泽东不能不作相应修改和补充,以适合变化了的形势。

    五月二十七日,在印发第四稿时,毛泽东写了这样的批示:

    这是第四稿。请看“百花齐放”那一节,有一段重要的修改。还要修改。请你们在收到后,在你们认为应当修改的地方,即行动笔加以修改,于日内将原件退还杨尚昆同志为盼!

    这里毛泽东所说的“第四稿”,实际上也就是第九稿。

    毛泽东所说的关于“百花齐放”的那一节,“有一段重要的修改,”是指增加了关于区分香花与毒草的六条标准,这是原先讲话中所没有的。

    这一段新补充的内容如下:

    所谓香花与毒草,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也有各自的看法。那末,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点看来,究竟什么是我们今天辨别香花与毒草的标准呢?在我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中,应当怎样来判断我们的言论和行动的是非呢?我们以为,根据我国的宪法的原则,根据我国最大多数人民的意志和我国各党派历次宣布的共同的政治主张,这种标准可以大致规定如下:

    (一)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引者注:“全国各族”是在五月二十八日第十稿中增加的。),而不是分裂人民;

    (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三)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

    (四)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

    (五)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六)有利于社会主义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些团结。

    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施肇域先生研究表明①,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前夕,毛泽东又在前面一段文字末,加了一句话:

    “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

    这六条标准、毛泽东说是划分香花、毒草的标准。

    后来,也就演变成区分是否是右派言论的政治标准。

    后来,又演变成划分右派分子的政治标准。

    在“百花齐放”中,毛泽东的另一重要修改,是增加了关于修正主义的批判。这是讲话原稿中所没有的。

    这是根据毛泽东在《事情正在起变化》的一文中所作出的新论断而增加的。在《事情正在起变化》中指出:

    “几个月来,人们都在批判教条主义,却放过了修正主义。”

    毛泽东以为,右派就是修正主义。所以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增写了一大段关于批判修正主义的论述:

    修正主义,或者右倾机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潮,它比教条主义有更大的危险性。修正主义者,右倾机会主义者,口头上也挂着马克思主义,他们也在那里攻击“教条主义”。但是他们所攻击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东西。他们反对或者歪曲唯物论和辩证法,反对或者企图削弱人民民主专政和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或者企图削弱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以后,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梦想恢复资本主义制度,他们要从各个方面向工人阶级进行斗争,包括思想方面的斗争。而在斗争中,修正主义者就是他们最好的助手。

    毛泽东还对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作了新的补充。

    据施肇域考证,在第六稿,毛泽东增加了这么一句:

    “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之间的斗争,还是尖锐的,长期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

    不久,改成: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以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尖锐的,长期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

    此后,毛泽东又删去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此后,毛泽东又在全句之末,加了一句:

    “在这方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另外,毛泽东原讲话稿中一些已经不合时宜的话,诸如对王蒙小说的热情肯定,也就一一删除了。

    毛泽东不断地修改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特别是在六月八日打响反击右派的战斗的那天,毛泽东虽然工作非常忙碌,仍不忘给政治秘书陈伯达写了一信:

    此件请参酌。如果文件今晚搞不完,明日下午二时交我也可以。

    毛泽东在信中提到的“此件”,指的是陈正人在一九五七年六月七日致毛泽东的信。

    陈正人早在井冈山,就和毛泽东一起战斗,所以在看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征求意见稿之后,也就给毛泽东写信,谈论自己的见解。

    陈正人在信中建议,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一句之前,加上“革命时期”四字。

    毛泽东嘱陈伯达“参酌”,陈伯达采纳了陈正人的这一意见。后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稿中,加上了“革命时期”四字。

    六月九日,毛泽东在应付反右派战斗打响后的千头万绪中,在他自己标明“六月八日修正稿”的清样上,写了批示:

    即打清样三十五份,于本日上午九时交杨尚昆同志,即分送政治局、书记处各同志,及田家英。另即刻付翻译。

    经过如此反反复复的修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终于在一九五七年六月十七日最后定稿。

    六月十九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由《人民日报》和首都其他报纸公开发表。

    这一文献,顿时成为全国人民的重要学习文件,成为反击右派的理论武器——尽管这一讲话是在反右派运动之前讲的,但是由于后来加了许多新的论述,对于正处在反右派热潮中的读者来说,仍有很强的针对性。

    毛泽东一直站在主动的地位,一步步收拾那些进入“口袋”的“右派”们……


如果您喜欢,请把《反右派始末》,方便以后阅读反右派始末《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成为反右派武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反右派始末《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成为反右派武器并对反右派始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