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杨虎城——革命先驱 忠烈千秋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张明林 本章:56、杨虎城——革命先驱 忠烈千秋

    杨虎城将军在一九三六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推动全国一致抗日,有功于国家民族。

    杨虎城(1893~1949年),原名忠祥,号虎臣,后改为虎城。陕西蒲城县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

    杨虎城1910年在家乡组织以打富济贫为宗旨的中秋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率会众参加陕西民军与清军作战。1912年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1915年率众参加陕西护国军,在华县、华阴等地截击袁世凯军。次年所部被编为陕西陆军第三混成团第一营,任营长。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先后任陕西靖国军左翼军支队司令和第三路司令。1922年拒绝直系军阀收编,被迫率部由武功退入陕北。

    1924年,加入国民党,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北京政变后,任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先后率部击败镇嵩军和陕西督办吴新田部。遂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聘共产党员在其举办的三民军官学校和所属部队任职。1926年,与国民军第二军李虎臣等部联合坚守西安孤城达8个月之久,以不足1万兵力抗击7万镇嵩军,从战略上策应了北伐战争。1927年初就任国民军联军第十路军司令,旋改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军军长,率部东出潼关会攻河南。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十一师师长。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拒绝在所部“清党”。1928年11月就任第二集团军暂编第二十一师师长。次年蒋介石与冯玉祥关系濒于破裂,率部附蒋,任新编第十四师师长,驻防河南。先后参加蒋冯战争和蒋唐(生智)之战。1930年蒋冯阎战争中,相继任蒋军第七军军长、第十七路军总指挥,率部攻击冯军。同年10月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积极主张抗日。次年1月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

    1933年曾请缨抗日,遭冷遇。同年6月,所部与川北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达成互不侵犯默契。1935年任陕西绥靖公署主任,奉令调兵在陕南阻截红二十五军,遭到痛击。同年4月被授为陆军二级上将。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逐渐倾向联共抗日,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并与东北军张学良消除隔阂,从而在抗日救国的基础上在西北形成红军、东北军、第17路军三方合作的局面。1936年12月趁蒋介石亲临西安督逼东北军和第17路军“剿共”时,在与张学良多次向蒋进谏无效后,12月12日,同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发生以后,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事变,并派周恩来等为代表到西安帮助张、杨正确解决事变。经过多方努力,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枢纽。它粉碎了亲日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促进了中共中央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从此,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为在抗日前提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创造了条件。

    1937年1月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撤职留任。6月被迫出国“考察”,游历美、英、法、德等国,宣传抗日主张。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多次向蒋介石发电,要求回国抗日,遭拒绝。1937年11月底由法国回到香港,准备参加抗日工作。随后被诱至南昌囚禁。在此以后的12年中杨虎城一直被监禁,先后关押于湘、黔、川等地。1947年妻子谢葆真死于重庆狱中。1949年9月国民党兵败溃逃时,杨虎城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四川重庆戴公祠,同时被害的还有杨虎城的二儿子杨拯中,不满十岁的小女儿杨拯国,杨虎城的副官阎继明、警卫员张醒民,杨虎城的秘书宋绮云夫妇及孩子宋振中。

    综观其一生,由蒲城起事,反清抗暴,讨袁护法,转战关中,坚守西安,出师北伐,回陕主政,被迫内战,直到呼吁抗战,张杨合作,实行“兵谏”,逼蒋抗日。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同其他许多人一样,经历了曲折、复杂的道路;但他也有不少超过前辈和同时代许多人的地方。他特别伟大处,是1936年12月12日,同张学良将军联合一起,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抗日,反对内战,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49年12月16日致杨虎城家属的唁电中指出:“杨虎城将军在1936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推动全国一致抗日,有功于国家民族。”“杨将军的英名,将为全国人民所永远纪念”。


如果您喜欢,请把《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方便以后阅读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56、杨虎城——革命先驱 忠烈千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56、杨虎城——革命先驱 忠烈千秋并对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