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邓中夏——工运领袖 革命元勋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张明林 本章:14、邓中夏——工运领袖 革命元勋

    就是把邓中夏的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

    邓中夏(1894~1933年),字仲澥,又名邓康。湖南宜章人。中共党员,工运领袖。

    1917年,23岁的邓中夏随父进京,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系。在李大钊的引导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鼓舞和影响下,邓中夏开始研究马列主义,并积极投入当时的反帝爱国斗争,成为学校中的积极分子和著名人物。

    1919年3月,邓中夏等发起组织旨在“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的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带领讲演团的同志到街头演讲,使群众懂得了许多反帝反封建的道理。5月4日,邓中夏和北大同学一起,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反帝爱国运动。5月6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邓中夏被推为联合会总务干事。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领导下,邓中夏、何孟雄、黄日葵、高尚德、罗章龙等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邓中夏如饥似渴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注意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世界观发生了根本变化,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1920年10月,邓中夏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他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最早成员之一。

    1920年11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邓中夏也成为这个组织的成员。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也在上海组成。根据临时中央局的要求,于同年12月,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邓中夏当选为书记。

    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作为中国共产党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构。邓中夏担任北方分部主任,负责领导北方工人运动。1922年5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以后,书记部总部由上海迁往北京,书记部主任由邓中夏担任。

    1923年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南京举行。大会接受了共产党所确定的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同意青年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大会选举7人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邓中夏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大会组织临时中央局,邓中夏被推选为委员长,主持团中央的工作。

    1924年中国工人运动又掀起高潮,从此,邓中夏离开了青年团工作岗位,专心致力于上海工人运动。1925年4月,邓中夏奉命离开上海,前往广州。他在上海工作期间,撰写了不少文章,对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农民运动和士兵运动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提出了不少卓越见解。这说明,邓中夏对马列主义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能以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探讨中国革命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了。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邓中夏来到武汉,他又参加了中共中央为挽救革命而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这次会议撤销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选举了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邓中夏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不久,邓中夏被派往上海,担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1928年2月,邓中夏又被派往香港,任广东省委书记。

    1928年3月18日,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邓中夏和苏兆征一起,率领中国工会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两人又一次被选为赤色职工国际中央执行局委员。6月18日,邓中夏和周恩来、瞿秋白等一起,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1930年7月19日,邓中夏从莫斯科回到上海。9月,邓中夏被党中央派往苏区革命根据地工作。王明上台以后,邓中夏被撤掉全部职务。1932年秋,党组织委派邓中夏担任全国赤色互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从事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下工作。

    1933年5月15日晚,邓中夏去互济总会研究和布置工作,被法租界巡捕房逮捕,同时被捕的有互济总会援救部长林素琴。邓中夏化名施义,但敌人怀疑他是我党负责干部。邓中夏据理力争,还请著名律师史良等人帮助自己辩护。任凭敌人严刑拷打,他始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后因林素琴经不起敌人的威逼利诱,供出了邓中夏的真实身份。国民党中央党部立即收买了法租界巡捕房,邓中夏被引渡解往南京。

    1933年9月21日黎明,在雨花台下,邓中夏高呼“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口号,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地贡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牺牲时,时年39岁。


如果您喜欢,请把《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方便以后阅读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14、邓中夏——工运领袖 革命元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14、邓中夏——工运领袖 革命元勋并对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