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邓建军——中国技工 知识楷模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张明林 本章:22、邓建军——中国技工 知识楷模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工作岗位上,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为企业增效,为国家争光。我们纺织工人,就是拼命也要创出世界名牌!

    邓建军,男,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中共党员。1969年出生,现为江苏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这位手染墨迹、相貌憨厚的年轻人,似乎有无穷尽的创造力,随时随地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用青春、汗水和睿智,展示了龙城新一代蓝领的精神,更挺起了中国当代产业工人的脊梁。

    一、领跑行业创新

    十几年来,邓建军的名字,总是和“创新”两字紧密相连。他的人生和心路历程,融化在中国纺织产业的艰难崛起中。

    染整行业,一直是我国纺织工业的薄弱环节,主要被色差、缩水率等问题所困扰。从1988年进厂开始,邓建军就憋着一口气,凭什么我们的工人拼死拼活,出来的产品硬是比外国的差一截,价钱也没法比?

    黑牡丹的主产品是出口牛仔布,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预缩率问题。预缩率高了,国家经济受损失;缩小了又达不到质量标准,做出的服装会因收缩不当而变形,造成国际索赔等问题,因此是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

    越是有难度的挑战,邓建军就越兴奋,他立志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与科研组一起奋力攻关,经过无数次调试,熬过了几十个不眠之夜,通过运用电子技术与气动技术的完美结合,预缩率不稳定这个老大难问题终于攻克了,黑牡丹牛仔布的预缩率精度稳定控制在了2.5以内,优于3%的国际标准。

    一连串数字,记录了邓建军技术创新的坚实步伐:工作17年来,他共解决重大技术难题23个,参与技改项目400余个,独立完成的达145个。去年黑牡丹共开发双弹牛仔布、丝光牛仔布等300多个,占公司总销售额的30%左右。

    “企业有今天,离不开邓建军的科技创新,他是行业科学发展的领跑者。”黑牡丹集团董事长曹德法深有感触地说。

    二、攀登永无止境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工作岗位上,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为企业增效,为国家争光。我们纺织工人,就是拼命也要创出世界名牌!”

    在去年的全国职工道德建设“双十佳”表彰会上,邓建军作为个人代表,此番讲话引起全场掌声。

    2002年8月,世界流行的新产品“竹节牛仔布”在企业生产告急,如不能如期交货,公司不仅丢掉400万美元的订单加付违约金,还会将大块市场份额拱手让人。受命于危难之际,邓建军带着科研组奋战15昼夜,自行设计、调试安装了四台分经机,保证了公司按时交货,客户在满意的同时,又爽快地抛来800余万元的外贸订单。有人为此算了笔账:一是从国外进口设备需花44万美元,自行设计的成本仅为其1/8;二是不仅使企业免于支付巨额违约金,还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客户。

    在记者采访邓建军的前一天,他还在组织大家围绕染浆联合机的“轴退让”问题开会,共同研究第五次改良方案,目的是让染色更均匀。业内人士介绍说,目前该机器性能已经比同类进口设备更实用,各项功能却毫不逊色,价格只有国外产品的1/10。

    十余年创新路上,邓建军和黑牡丹已形成良好互动——企业以信任、机会和激励来营造环境,让他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而邓建军的创造力和品牌魅力又“反哺”企业,使之获得深层次的发展动力。

    智慧为经,汗水作纬,邓建军一路走来,步履坚实。他的一个朴素的想法是,也许自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练就一身“绝活”,做个能工巧匠,同样无愧于时代。


如果您喜欢,请把《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方便以后阅读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22、邓建军——中国技工 知识楷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22、邓建军——中国技工 知识楷模并对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