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九烈士(一九〇二年——一九三九年)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党德信杨玉文 本章:王禹九烈士(一九〇二年——一九三九年)

    王禹九烈士,浙江省黄岩县人,自幼聪明好学,手不释卷,善撰诗文,后感于列强各国侵略我国,北洋政府腐败无能,人民生活痛苦不堪,遂生投身军旅,怀富国强兵之志。以后,王禹九考入浙江干部学校,在学校学习期间,他勤奋努力,刻苦训练,历次考试均成绩优秀,深为同学们拥护和校方的赏识。

    不久,北伐军出师讨伐北洋军阀吴佩罕、孙传芳。王禹九也加入北伐军的战斗行列,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军、第四军、第十八军十一师、第五十二师等部队的排长、连长、营长、团附、参谋主任等职。

    一九三二年,王禹九被选派入中央军校高教班学习深造,毕业后提升为陆军第七十九军第九十八师第五八四团中校团附,尔后又升任该师第五八七团上校团长。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王禹九对日寇侵华义愤填膺,立即上书军事当局,要求率部杀上战场,誓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

    不久,淞沪战场战斗激烈,急需精兵良将,第九十七师奉令开赴抗日战场,王禹九也从武汉赶回部队。他到达南京后,为表达自己抗日救国、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和勇气,特立下遗嘱:“……强邻压境,国步艰危,余为国捐躯,分所当尔。……”

    当时,淞沪会战打得难解难分,王禹九协助长官,周密筹划战斗。在常熟战役中,第九十八师与友军失去联系,不明敌我情况,正在这时,大批敌军拥至,战、退争议很大,王禹九力排众议,主张乘敌未稳,主动出击,打掉日军的气焰,结果稳定了战局,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尔后,第七十九军在苏浙皖边区,与敌周旋作战,袭击日军,炸毁公路,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王禹九以抗日作战有功升任第七十六师第二二六旅副旅长,后又提升为第七十九军军部少将参谋处长。

    1938年,第七十九军奉令从第三战区转入江西南浔线作战。

    1939年,日军全力压向江西南昌,七十九军在江西安义、高安一带布防。同月17日,日军向南昌进攻,七十九军处于日军中路方向。20日,与日军展开激战,至23日,守军伤亡过半。26日,七十九军军部在虬岭陷入敌军重围,而军部兵力仅有1个特务连。27日凌晨,王禹九率领特务连奋力拚杀,激昂地对即将冲锋的官兵们说:“国军之光荣与军长之安危,系于此役,吾人若不具牺牲决心,其何以对国家,何以对团体,更何以对长官?此正吾人成仁取义时也。”尔后,他亲率部队冲锋,拼力厮杀,连克两个山头,敌人拼死反抗,弹飞如雨,王将军毫不畏惧,仍一马当先,率部冲杀,不幸被一颗敌弹击中胸部,壮烈殉国。

    遗体被部下丁保良(中共党员,时任七十九军少校参谋)突围时背出,葬于高安县伍桥乡。国民政府追晋他为陆军中将。

    1984年7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王禹九将军为革命烈士,并向其在上海的亲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如果您喜欢,请把《国民党抗战骁将·炎黄忠魂录》,方便以后阅读国民党抗战骁将·炎黄忠魂录王禹九烈士(一九〇二年——一九三九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国民党抗战骁将·炎黄忠魂录王禹九烈士(一九〇二年——一九三九年)并对国民党抗战骁将·炎黄忠魂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