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烈士(一八九四年——一九三八年)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党德信杨玉文 本章:周元烈士(一八九四年——一九三八年)

    周元烈士,字凯之,壮族,广西宁明县洞廊村人。青年时代,有感于国事衰败,列强觊觎,人民生活痛苦不堪,遂立志救国救民,富国强兵,投身军旅。他以作战勇猛、为人豪爽而著称,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一九三八年五月,周元任第四十八军第一七一师少将副师长,在涡(阳)蒙(城)与日军的激烈战斗中,壮烈殉国。

    一九三七年七月,周元将军闻知日军大举侵略中国的消息,愤怒万分,他激动地表示一定要上阵杀敌,与日寇拼个死活,保卫祖国的领土。不久,淞沪会战爆发,我全国陆军精锐主力均调往上海参战,周元将军也奉令随部开往上海作战。

    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最残酷、最激烈的战斗之一。我爱国抗日将士冒着日军陆、海、空三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不顾重大的伤亡,誓死坚守阵地,用简陋的步兵武器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坚守上海达三个月之久,粉碎了日寇“二十四小时占领上海”的无耻谰言,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勇气,赢得了国际上的支持和同情。在激烈的战斗中,周元将军亲临前线指挥部队作战,用密集的步兵火力射向疯狂冲锋的日军,狠狠地打击了敌人,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在战斗中,他不幸负伤,被送往后方。

    周将军在养伤期间,仍念念不忘抗日救国,不等伤口痊愈即返回部队,继续参加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一九三八年五月,日寇在台儿庄会战遭到惨败后,集中六路主力大军,在各种重型火器的配合下,合围我中原重镇徐州,妄图围歼我野战军主力,报台儿庄一箭之仇。不久日军迂回到涡阳、蒙城一线,妄图切断我第五战区主力南下之退路。

    周将军时任第四十八军第一七一师少将副师长,奉令率一个步兵团火速驰往蒙城担任守城任务。到达蒙城以后,周将军立即亲自巡视阵地,督促各级军事主官完成修筑工事、配备火力通信联络及各部防守接合部的保障任务,作好了迎击敌人的准备。

    五月七日,日军第二、第九、第十三师团等部队进抵蒙城一线,与周部发生激烈的战斗。疯狂的日军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的掩护下不断发动猛烈的攻击,周将军临危不惧,亲临前线指挥作战,鼓励士兵奋勇杀敌。将士们见周将军这样奋勇,个个勇气倍增,击退了日军的一次次进攻,但终因伤亡太大,寡不敌众,于五月九日被日军攻破防线。

    周将军在此关键时刻,不顾负伤的身体,亲自指挥部队逆袭。不久双方混战成一团,展开了残酷的巷战。

    在激战中,周元将军奋力冲杀,不幸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为纪念这位守士抗战的将军,蒙城人民在东门外庄子祠东侧,为牺牲的官兵产筑起高大陵墓,并立碑纪念。同时还将城关镇改为周元镇,把乐育小学改变周元小学。

    1938年秋,在周元的第二故乡——广西桂林市南部,还立有“故陆军中将第一七三师副师长周元抗日阵亡纪念塔”一座,塔高5公尺,呈三棱形,两侧刻有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亲手书写的“成仁取义”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书写的“痛失干城”的题词。

    牺牲后安葬于宁明烈士陵园。

    1985年5月21日国务院民政部追认周元为革命烈士。

    1987年5月13日,值周元将军抗日殉国50周年,蒙城各界隆重举行纪念大会,党政军负责同志出席大会并讲了话。周元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女应邀参加了纪念大会。会场挂的挽联是:

    抗日寇,周元将军一腔热血洒蒙城,青史永在;

    卫漆园,桂粤壮士三千忠骨葬皖北,浩气长存。

    蒙城人民对当年与蒙城共存亡的周元暨阵亡将士之英勇壮烈捐躯精神,至今仍怀念敬仰,感恩不忘。


如果您喜欢,请把《国民党抗战骁将·炎黄忠魂录》,方便以后阅读国民党抗战骁将·炎黄忠魂录周元烈士(一八九四年——一九三八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国民党抗战骁将·炎黄忠魂录周元烈士(一八九四年——一九三八年)并对国民党抗战骁将·炎黄忠魂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