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眼巴巴地看着毛泽东挖自己的墙脚,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文辉抗叶健君 本章:蒋介石眼巴巴地看着毛泽东挖自己的墙脚,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说起重庆谈判,许多人都会津津乐道那43天的唇枪舌战,以及它最终达成的成果:《双十协定》。但倘若我们把眼光看远点,就会发现,毛泽东重庆之行的最主要成果根本不是这个,不是这个有形的成果,这个“纸上的东西”。毛泽东重庆之行最主要的成果是毛泽东的个人魅力在山城赢得的民心以及他的统战活动在日后国共的较量中为中共赢得的感情投资。

    长期以来,由于国民党的军事封锁以及他们宣传机器的作用,毛泽东和共产党人在国统区一般百姓眼中的形象是被扭曲的,是“杀人放火”的“土匪”和“魔鬼”的形象。

    毛泽东重庆之行的第一个收获就是改变了国统区人们对他以及他领导的中共的看法。

    促使国统区人们转变看法的因素有很多,但毛泽东的个人魅力绝对是不可低估的原因。

    毛泽东个人魅力的第一条就是他的“弥天大勇”以及人们从中看出的中共和平的诚意。

    谁都知道,蒋介石在重庆设的是“鸿门宴”,但毛泽东为了和平与民主,不计个人安危,毅然决定深入虎穴,令国统区人们肃然起敬。所以,当时有人高度赞扬了毛泽东的“弥天大勇”以及他“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的壮举。

    毛泽东个人魅力的第二条就是他的“文韬武略”以及人们从中领略到的领袖应该具有的素质。

    重庆谈判,是中国现代史上,国共两党第一次,也是到目前为止惟一的一次领袖谈判。

    领袖谈判,既是领袖之间个人能力的较量,也是领袖背后他们所拥有的实力的较量。

    毛泽东自然十分清楚在当时的情况之下,他身后的实力是无法与蒋介石匹敌的。所以,他没有太多地在谈判会场花心思,而是主动地作出了许多的让步。他要与蒋介石较量的是前者,是领袖个人的素质。

    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场较量中,毛泽东在1936年所作的一首咏雪词《沁园春·雪》竟然帮了他的大忙。

    8月30日,国民党元老、著名诗人柳亚子访问桂园,与毛泽东谈诗论政,即席赋诗一首,题为《赠毛润之老友》,诗曰:

    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

    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

    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归同舟。

    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

    9月6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到沙坪坝回访柳亚子,将旧作《沁园春·雪》书就赠柳,诗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阙词即景抒情,融情景于一体,转接自然,技法堪称一流,境界尤为特异。柳亚子读后如获至宝。

    此事不胫而走。骚人墨客转辗传抄。《新民报》重庆版晚刊《西方夜谭》,在11月14日首先登出了毛的咏雪词,并加编者按:

    毛润之氏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咏雪一词者,风词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据氏自称则游戏之作,殊不足为青年法,尤不足为外人道也。

    后来各报争相转载,流传极广。

    重庆知识界为之震撼,对“土匪头子”竟有如此文采!如此气势!如此深刻的思想内涵!赞语不绝,次韵相和者接踵。

    普通老百姓虽然难以理解毛泽东用艺术语言表达的卓越思想,但凭着中国人特有的传统心理,他们知道相比蒋介石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一介武夫来说,毛泽东是一个了不起的学问人。

    蒋介石退到台湾几十年之后,圈内人向外界透露了当时的一个绝密情况:蒋介石看到毛泽东咏雪词闹得满城风雨,曾经集合过一批御用文人,要他们仿咏雪词的韵律也写一些词,把毛泽东比下去。然后在其中挑写出最好的,用蒋介石的名义发表,以收回咏雪词在山城造成的影响。无奈,这些文人实在力不从心。蒋介石的计划泡汤,乃嘱咐此事为“绝密”,不得向外界透露。

    一首词弄得蒋介石头痛莫名,毛泽东在重庆的社交活动就更是牵动着蒋介石的神经了。

    在重庆期间,毛泽东除参加谈判外,大部分的时间就是遍访各界人士。用毛泽东、周恩来的话说,叫做“看望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用国民党顽固派的话说,毛泽东是在大搞统战“阴谋”。

    毛泽东在重庆拜访得最多的是那些著名的左派民主人士。宋庆龄、冯玉祥、柳亚子、张澜、郭沫若、黄炎培、沈钧儒等,毛泽东与他们一谈就是几个小时。

    国民党党政军各界显要人物,孙科、于右任、陈诚、白崇禧、朱家骅、吴铁城等毛泽东也都一一亲自登门,他们也先后设宴,款待毛泽东。

    甚至连以反共顽固派著称的陈立夫、戴季陶等人,毛泽东也去拜访。一天,毛泽东去拜访戴季陶归来,正巧与蒋介石狭路相逢。蒋介石很客气地问:“润之到哪里去了?”毛泽东坦率地告诉他:“刚去看了戴传贤。”蒋介石听罢,干笑几声:“好,见见好,见见好!”

    据说,蒋介石这天回到家后,心情特别不好,把东西往桌上一甩,骂道:娘希匹,毛泽东统战居然统到我的家里来了。谁都知道,戴季陶是蒋介石的忠实谋士和“智囊”,是跟他反共最铁的哥们。

    蒋介石眼巴巴地看着毛泽东挖自己的墙脚,却又不能公开反对,因为毛泽东是他自己请到重庆的,目的又是和平谈判。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所以,有人评论说,毛泽东重庆之行的真正成功,在于他以自己的行动击破了国民党散布的中共不要和平的谎言,使他和中共的威望在国统区获得了空前的提高。

    这话很有道理。


如果您喜欢,请把《红色大本营·延安》,方便以后阅读红色大本营·延安蒋介石眼巴巴地看着毛泽东挖自己的墙脚,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色大本营·延安蒋介石眼巴巴地看着毛泽东挖自己的墙脚,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并对红色大本营·延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