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罗峪整编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刘秉荣 本章:第十九章 罗峪整编

    向工农革命军发起攻击的是黔军四十三军李燊部龙毓仁旅,陈渠珍下属向凤翔、姜文周两团配合,还有地方团防陈策勋部。

    贺龙到了军部,钟慎吾见到他说:“陈策勋让士兵扛着大旗,上写抓住你赏洋5万。”

    贺龙笑骂道:“蒋介石花10万大洋买我的脑袋,陈策勋这个王八蛋一下就贪污了5万。”贺龙言罢,又对钟慎吾说,“仗要打,但不能在村里打,传我的命令,队伍立即拉到后山,通知父老乡亲收拾细软,撤离村寨,免遭敌劫。”

    刚刚布置好,龙硫仁、陈策勋、向凤翔、姜文周人马即赶到了洪家关。敌兵缘何来得这样快?

    原来,贺龙到洪家关树起大旗后,陈策勋大惊失色,急欲发兵征讨,无奈自己手下兵微将寡,自知不敌,便以桑植保安团的名义,向河键、鲁涤平、谭道源、陈渠珍等发了告急电,电文云:

    湖南省政府主席鲁清乡督办、鲁会办,何省党部,常德潭代指挥,凤凰师长陈钧鉴:

    各县清乡督察员、清乡委员会、各防军、各机关、各报馆均鉴:

    桑植光棍钟慎吾,一名善谨,原系共匪首领贺龙之义子,恩宠甚厚,被我委为桑植守备队长职,发枪济弹。今春古历二月,贺逆龙匪,乘湘政改组之际,率党徒潜回。策勋负有清乡重责,探悉之余,不顾利害,统率所部,并饬令慈桑边界各团防严密堵截,讵料钟慎吾念私情而忘公义,擅率所部开门揖之,致使贺逆,达于故巢洪家关,招集旧羽,潜称工农军司令,希图复活,煽惑青年,蔓延半县。策勋恫瘝在抱,救民情殷,奈兵微将寡,数百之卒,虽愤而进剿,然杯水车薪,不济于事。伏恳:

    钧府迅令与桑植接近各县之军团一致围剿共殄巨魁,以除党国后祸,毋任切祷!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独立师桑植保安团陈策勋叩

    陈策勋的告急电发出后,湖南省政府主席、清乡督办鲁涤平,省党部何键,南京的蒋介石,都发了电令,令湘、鄂、黔三省武装,趁贺龙立足未稳之际,一举而歼之。

    国民政府黔军四十三军军长李燊,接到南京的“围剿”贺龙人马的电令,立即令该军驻湘西的第三师第五旅旅长龙毓仁率本部人马,会同陈渠珍部,“围剿”贺龙。

    龙毓仁接到电令,不敢怠慢,即会同陈策勋的地方团防,向洪家关发动了攻击。

    敌军冲到洪家关后,由于抓住贺龙有重赏,所以人马攻击的势头还很猛,兵丁们边冲边喊:“抓贺龙啊!抓住贺龙发大财啊!”“抓住贺龙做大官啊!” 兵丁们狂喊着,冲到了洪家关后山的半山腰儿。

    这时,贺龙的匣子枪响了,工农革命军的长短枪也一起开了火儿,立时,龙、陈两部兵丁死伤一片。陈策勋亲自在后边督战,有几个后退的兵丁被陈策勋当场毙了。吓得那败退之兵丁,又调头冲了上去。

    工农革命军因为刚刚成立,武器七拼八凑,弹药又奇缺,抵挡了一阵,渐渐不支,参谋长黄鳌对贺龙说:“军长,撤退吧,再打下去就要吃大亏了。”

    贺龙点头。黄鳌刚刚下了撤退命令,一粒子弹飞来,打中了钟慎吾,钟慎吾当场牺牲。贺龙急令人将钟慎吾尸体背定。当下,工农革命军退了下去。

    工农革命军一撤,龙毓仁、陈策勋的人马都来了劲儿了,紧紧追赶工农革命军。革命军一下被冲散,贺龙、黄鳌带着几十人,连夜退到一个叫罗峪的地方。周逸群、贺锦斋等亦不知到了哪里。

    罗峪是个大镇子,由上罗峪、中罗峪、下罗峪组成,位于桑植的内半县,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敌人轻易进不来,群众基础也比较好,且是刘子维的势力范围。于是,贺龙在这里停住了脚步,重整队伍。

    在罗峪驻下后,贺龙派人去找周逸群、贺锦斋等人,没几天,周逸群、贺锦斋、王炳南等人都来了,队伍也收拢了几百人。大家会面后,谈到钟慎吾的牺牲,自是一番伤感,这天晚上,贺龙拉着周逸群坐在一棵大树下,叹了口气说:“真没想到,部队招集的容易,垮的也容易。”

    周逸群说:“云卿,我们抓的是未经改造的旧军队,就像手里有一把豆子,抓起来容易,手一松就散了,要建立工农革命军,必须依靠苦大仇深的工农子弟为骨干才行,你想想,叶挺的铁军团的骨干,不都是共产党员么,这部队要整顿才行!”

    贺龙赞同他说:“逸群,你说的对,如今,跟我拖枪的人,什么打算都有,一遇点挫折,就变了卦,队伍不整顿不行。”

    周逸群说:“除此以外,在打仗的战术上,我们也要改变,北伐时的那一套打法,现在不行了,当以游击战为主。”

    贺龙听了,连连点头。

    周逸群想想又说:“云卿,我们在焦山河会议上 决定的6月湘西部队与洪湖部队会师的计划,从目前情况来看,是实现不了啦。我有个想法,我去洪湖,和洪湖的同志们一起,创建洪湖革命根据地,迎接会师。”

    贺龙听了,端着烟斗沉吟不语。

    周逸群看出贺龙不舍之意,便说:“云卿,你现在己不是几年前的贺龙了,我走了,你一定能干好,而洪湖也更需要我。”

    贺龙一把拉住周逸群的手说:“逸群,你一定要走,我也不留你,这边的工作,我和同志们摸索着干,你把洪湖队伍搞好,我们会师。”

    当晚,在一间四面透风的房中,召开了湘西北特委会议,会上决定,周逸群再返洪湖,去那里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建立革命武装。

    第二天早上,周逸群装扮成一个教书的先生,骑了头大黑驴,登程上路了。

    贺龙等人送到数里之外,彼此才洒泪而别。周逸群这一走,贺龙心里可真不是滋味儿,想到自从与周逸群结识以来,逸群对自己帮助太大了,是最知心的良师益友,数年之中,朝夕相处,而今一别,自然难过。贺龙的心情,众人都晓得,少不得安慰他一番。

    周逸群刚走,陈协平带着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来到了桑植,在罗峪见到了贺龙。

    湖南省委的指示是决定合并湘西北特委与湘西特委,成立湘西前敌委员会,负责部队党的工作及其所在地方党的工作。中共湖南省委的这个决定产生于阴历三月,是根据中央指示,为加强统一指挥而作出的。陈协平传达了指示后,湘西特委与湘西北特委随即合并,成立了湘西前敌委员会,前委由贺龙、贺锦斋、陈协平、张一鸣、李良耀5人组成,贺龙为书记。前委的成立,对部队的恢复与整编,起到了组织保证。

    这时,洪家关的贺氏族人又派一些人到了罗峪,劝贺龙改弦更张,贺龙听了来人之语,说:“你去告诉他们,就说我贺龙当红脑壳当定了。”

    来的人说:“你贺龙是个老虎胆,闯下天大的祸也不管,可咱们族中人受不了。”

    贺龙见这些族人纠缠,不觉心头火起,斩钉截铁般说:“我是干共产党干定了,你们害怕就分道扬镳,你们走你们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再不然,你们就来打我,把我打坍了算你胜,我把你打坍了算我胜!”

    这些人见贺龙意志如此坚定,不再元理取闹了,只得拿出最后威胁办法来,他们说:“你们既然都不听长辈之言,那就由着你们闹吧。可是有一样,你们家中的妻儿老小,生死存亡都归你们去管,我们户族人概不负责。”

    贺龙说:“我们自己的事,从来也用不着别人管,各人走各人的路,谁也不要给谁负责。”

    贺龙的意志不动摇,而这些族中“说客”却影响了其他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贺锦斋,贺锦斋在前委会上反对对外宣传打土豪分田地的主张,反对宣传农运。他在前委会上说:“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又说,“迟一点打,或到别处去打。”前委委员们批评了他,贺锦斋仍不通。他把贴有打土豪分田地内容的标语扯掉。

    贺锦斋思想的变化,主要是受到了家庭的影响,贺龙后来回忆说:

    龙毓仁带队伍来攻,就打仗,队伍太乱,没打好,失败,周逸群同志不得己去湖北,后来就在那里工作了。

    桑植失败前是有方针的,成立县委,发展组织;第二步改编队伍。这两项都抓得很紧。我一走(贺龙去走马坪搞粮食——引者注),贺锦斋改编队伍时就松了劲。他父母以为他有功,而他在海陆丰时就把我的队伍缴了枪,我叫他当时打不胜就到玉华打游击,他却缴出枪。这时他又没抓紧。周逸群的走又是没有计划走的,就剩下我和卢冬生合心,锦斋是我的堂弟,又有娇气,又受家庭的一条线拉扯住。我说,他干就干,不干就反革命。

    桑植第一次失败,封建占主要作用,个人号召,家属亲戚,旧部下,没有党组织,不是明白党的方针政策后自愿组成的,而是我来了,跟我一起搞,认为还可以升官发财,所以说封建占主导。若有了教育,有了觉悟就打不垮了,这些部队,枪是他们的,又没发钱,只是打土豪,而打土豪一方面与他们有联系,一方面简单化,我虽是个人,也有党员成分,也代表了党,但没有党的骨干,没有党的教育,经不起风波。

    这时候,湖北省委又派了汪毅夫、关亮如等到了桑植,汪等辗转到了罗峪。

    罗峪整编分为两个阶段,从前委成立到8月1日为第一阶段。当时,前委考虑部队情况比较复杂,整编遂逐步进行。

    一是训练部队,由于部队大都是游击性质,士兵们游击习气严重,而且缺少基础的训练。

    二是派宣传队到樵子湾等地张贴标语、布告,利用赶集的机会,讲演、唱戏,向群众宣讲共产主义主张,揭露封建剥削制度,号召农民起来斗争,打倒土豪劣绅,建立苏维埃政权。整编开始即遇到了困难,要把一些队伍合编,这样有的军官就不愿意,原由队伍是他们自己拉的,队伍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若把队伍从他 们手中提走,他们当然不愿意了。

    再有,一些军官又与上豪劣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贺锦斋成了这些军官中的典型代表。

    前委会上贺龙等对他进行了批评,贺锦斋才勉强接受。

    8月1日,在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一周年之际,工农革命军遵照湖南省委指示,改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贺龙任军长、恽代英任党代表(未到职)、黄鳌任参谋长、陈协平任秘书长。第四军下辖一个师,两个大队,四个支队,贺锦斋任师长,张一鸣任师党代表,王炳南、滕树云分任大队长;贺炳南、文南甫、贺沛卿、王湘泉分任支队长,然改编基本上仍是各自的原班人马,枪也是各归各。

    贺龙在成立大会上讲述了整编的意义。宣布了前委关于第二阶段整编的决定。

    一、原有的部队必须渐进地予以彻底地改造,故必须加紧下级干部和士兵训练工作,同时吸收进步士兵为党的中坚分子;

    二、扩大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治宣传,掀起广大的农民起来斗争;

    三、红军停滞在桑植,于政治作用太小,待子弹的补充充足时,向石门发展,扩大游击战争,同时向常德取包围形势。

    贺龙在给中央的报告谈到罗峪整编时写道:

    在洪市与敌陈策勋等团作战,李团长云青阵亡,故只得退守内半县,以便休息与整理,在这期间之中,反动派的压迫,虽然比较小些,但我们部队的内部,非常复杂,一切行动多与党的政策违背,尤其锦斋同志的动摇,使龙对于部队的改造,无从着手进行,如阴五月末,前委决定实施士兵训练和对外宣传,锦斋坚不赞同,对士兵高呼口号,表示反对,不过前敌障碍无论如何的多,我们的工作仍是依然进行着……

    正式将部队改编,成立了工 农革命军第四军,并委锦斋为师长,炳南、文炎各为大队长,形式上已是焕然一新了!

    不过党的工作,虽渐有起色,而内部的冲突和动摇,较前更要厉害了,事实是:

    (一)宣传队在樵子湾张贴标语和布告,锦斋同志竟公开地撕毁,并发表了很多违反党的政策的意见。

    (二)一部分军官只愿拖队捉肥猪称土大王,不愿下去暴动,遂蓄意拖枪潜进。

    前委对锦斋如此举动本决定开除其党籍,因他表示忏悔,请求处分,并愿随红军下去暴动,故仅予以留党察看并撤销其前委委员的职权。同时为防止带兵官的携枪潜逃和提交党的威权,大队以上均设有党代表,以帮助并监督军官的工作与行动。


如果您喜欢,请把《洪湖血浪·湘鄂西暴动纪实》,方便以后阅读洪湖血浪·湘鄂西暴动纪实第十九章 罗峪整编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洪湖血浪·湘鄂西暴动纪实第十九章 罗峪整编并对洪湖血浪·湘鄂西暴动纪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