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本禹的文章掀起大风波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叶永烈 本章:戚本禹的文章掀起大风波

    胡乔木才“太平”了一个月,陡地又起大风波。

    3月31日上午,他乘公共汽车去北京医院打针、取药。下午,接待文字改革委员会的造反派,谈至六时。一切都还“太平”。

    凌晨两点多,正是夜深人静之际,胡宅门前忽地响起了“打倒胡乔木”的口号声。

    北京邮电学院“东方红公社”的七八十名红卫兵来了,在胡宅的高高的围墙上刷了大标语,并且又把胡乔木斗了一通。

    红卫兵们怎么会在凌晨二时多前来贴大标语呢?

    那年月,讲究“闻风而动”。红卫兵“闻”到什么“风”呢?

    那是因为又一篇“大批判宏文”发表了。此文的作者是红得发紫的“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那篇长文曰《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影片〈清宫秘史〉》,发表在1967年第五期《红旗》杂志。《红旗》是半月刊,那时乱了套,第五期在3月31日出版。当夜,先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红卫兵们刚刚听了广播,立即“闻风而动”了。

    虽说胡乔木已经被斗了多次,上了大字报,上了小报,而这一回却由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对他来了个“半点名”,意味着对他的斗争猛然升级了。

    戚本禹的文章是这样提及胡乔木的——

    毛主席严正指出:《清宫秘史》是一部卖国主义的影片,应该进行批判。他还说过:《清宫秘史》,有人说是爱国主义的,我看是卖国主义的,彻底的卖国主义。但是,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陆定一、周扬和当时的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等,以及背后支持他们的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引者注:指刘少奇),却顽固地坚持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公然对抗毛主席的指示,说这部反动影片是‘爱国主义’的,拒绝对这部影片进行批判。

    当时,担任文化部电影事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的江青同志,坚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几次在会议上提出要坚决批判《清宫秘史》。但是,陆定一、周扬、胡××等人却大唱对台戏……

    谁都明白,这“胡××”即胡乔木。在当时,这叫“半点名”。

    从戚本禹的这一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江青对于胡乔木的宿怨,确实由来已久。虽说一个目前江青以及陈伯达、康生还在关于“免斗”胡乔木的报告上画了圈,此刻从戚本禹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刀光剑影,才是他们的本意。

    戚本禹文章的发表,使一个目前汪东兴所传达的三项规定濒临作废。胡乔木一下子又成了“大批判”的“热点人物”。

    4月4日晚,胡乔木接到电话,说是6日下午要在人民大学操场开大型批判大会,斗争他。参加的单位有人民大学“三红”(即“红卫兵”、“工人红卫队”、“东方红”)、中共中央党校红旗战斗队、高等教育部延安公社、中国科学院红旗总部、中宣部哲学社会科学部红卫兵联队、北京邮电学院东方红公社等等。

    好在到了6日中午,只是来了两辆卡车,在胡宅门口大呼了一阵“打倒胡乔木”之后,扬长而去。

    紧接着,12日又接北京邮电学院“批判胡乔木总联络站”的通知,说15日下午召开斗争胡乔木大会,陪斗者为陆定一、周扬、吴冷西。胡乔木搬出那三项规定来对付。谁知对方竟说:“请示过‘中央文革’,已经同意!”

    于是,“免斗”牌失效了。15日上午九时半,胡乔木便被揪到北京邮电学院。下午一时四十五分,当胡乔木被押进会场时,陪斗者不仅有陆定一、周扬、吴冷西,居然还有彭真!这表明,批斗大会的幕后操纵者,确实是“中央文革”!

    24日,胡乔木又被拉到中国科学院批斗,又是“喷气式”,恢复“老规格”了。

    26日下午,心理学研究所来电话,告知5月4日举行“北京心理学界斗争批判大会”,主斗为胡乔木。对方声称,已经得到“上头”同意。参加批斗的单位除了心理学研究所之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井冈山”、北京大学“新北大公社”。

    就在胡乔木面临着又一次批斗之际,一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方便以后阅读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戚本禹的文章掀起大风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戚本禹的文章掀起大风波并对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