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早已对他不悦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叶永烈 本章:江青早已对他不悦

    江青对于胡乔木的不悦,自然并不始于、也并不由于胡乔木的诗词“干扰”了毛泽东的工作。

    平素,作为毛泽东的政治秘书,胡乔木总少不了要与江青接触。他们之间除了“你好”、“最近身体好吗”之类“礼貌用语”之外,别无什么来往。

    江青对于胡乔木的不悦,由来已久。

    笔者可以有一份“文革”中红卫兵为了“歌颂”江青而编写的“大事记”,内中倒是各处点了胡乔木的名,从中多少可以看出江青很早就不悦于胡乔木。这份“大事记”的全称是《文化革命的伟大旗手——江青同志与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斗争大事记》。反面材料正面用,如今也还是有点用处的——

    △1949年4月

    中央电影局在北京成立,直属被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周扬、胡乔木等人把持的中宣部领导,后又归属文化部。以江青同志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派坚定不移地认为电影事业同样必须加强无产阶级的领导。

    1950年3月—5月

    △反动影片《清宫秘史》经周扬、胡乔木一伙批,在北京、上海等地上映,并在报刊上大肆吹捧。

    江青同志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在中宣部的一次会议上严正指出:《清宫秘史》很坏,应该批判。但却遭到陆定一、周扬、胡乔木等人疯狂抵制,胡乔木还搬出了他的黑后台:“少奇同志说的,这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影片,不能批判。”从而在政治思想战线上,扼杀了这场严肃的革命大批判运动。

    △1950年9月8日

    在“电影指导委员会”召开的第三次会上,胡乔木作长篇报告,公然反对以毛泽东思想指导电影艺术的创作,极力反对电影表现毛主席的军事战略思想。会上,江青同志和胡乔木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50年9月14日

    在胡乔木提议下召开讨论1951年一般故事片题材计划的座谈会。江青同志不怕暂时的、表面的“孤立”,继续坚持斗争,又一次明确提出:“要搞三大战役,希望明年至少要搞出一个来。”但胡乔木和江青同志大唱反调,胡说什么“描写人民生活的过去和未来,也就是我们的根本题目”等等。

    △1951年9月

    在中宣部一次会议上,江青同志对胡乔木、周扬等人坚持资产阶级反动立场、抗拒对《武训传》的批判,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提出尖锐的批评。周扬一伙极为不满,伺机攻击江青同志,到处散布流言蜚语,妄图反攻倒算。

    从这些“文革”资料中可以看出,江青和胡乔木的矛盾,早已产生。江青和胡乔木的关系颇为微妙:论职务,胡乔木是江青的“顶头上司”,因为江青那时是中宣部文艺处副处长,而胡乔木则是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然而,江青并不把胡乔木放在眼中,因为她是毛泽东夫人,而胡乔木是毛泽东秘书。

    江青总是把胡乔木视为“周扬一伙”,当然也有历史上的原因:三十年代,当江青(蓝苹)大闹上海电影界时,胡乔木担任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周扬则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委书记。他们深知当年蓝苹的底细。

    不过,自1952年2月江青因病休养,直至1962年,一直“锁在云雾中”(内中只在1954年为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简论》而露过面),也就与胡乔木没有“磨擦”。胡乔木对她敬而远之,只在给毛泽东的信中附一笔“问江青同志好”而已。

    然而,随着江青权势的不断膨胀,随着“文革”的日益逼近,她“讨伐”胡乔木也就提上日程了。

    本来,胡乔木作为毛泽东的政治秘书,“文革”原本不会“革”到他头上的。他被划入“另册”,大体上有几桩原因:

    第一,毛泽东抨击中宣部是“阎王殿”,而他一直担任中宣部副部长;

    第二,那桩影片《清宫秘史》公案;

    第三,那桩《海瑞罢官》公案。


如果您喜欢,请把《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方便以后阅读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江青早已对他不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江青早已对他不悦并对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