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成了毛泽东和胡乔木的共同爱好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叶永烈 本章:读书成了毛泽东和胡乔木的共同爱好

    胡乔木本来就喜欢看书。在毛泽东身边,受毛泽东感染,便更注意读各种各样的书。后来,读书成了胡乔木最大的兴趣爱好,他甚至同时看五、六本内容截然不同的书。在胡乔木晚年,家中藏书达三万多册,装在一百四十个书架上。即便这样,他还要经常向北京图书馆、中央编译局图书馆等处借书。另外,每到一地,逛书店、置书,成了他的习惯。在中共领导人之中,胡乔木是读书较多的一个。

    在毛泽东身边,胡乔木除了大量读书之外,还大量读了中共有关文献。他当毛泽东秘书后的“第一课”,是协助编选《六大以来》。接着,他又协助毛泽东编选《六大以前》和《两条路线》两书。

    此外,胡乔木还常常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对别人的文章做编辑、修改工作。现存的1944年5月27日毛泽东致胡乔木函,便提及对艾青《秧歌剧的形式》一文作修改(后来发表于1944年6月28日延安《解放日报》):

    毛泽东所说的“猴子变人的小说”,也就是苏联科普作家伊林和夫人谢加尔合写的《人怎样变成巨人》一书。毛泽东要胡乔木找这本书,因为他在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内中有一节《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请你就延安能找到的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史,不论是翻译的,写作的,搜集若干种给我。听说有个什么苏联作家写了一本猴子变人的小说,我曾看过的一本赖也夫的社会学,张伯简也翻过(或是他写的)一本《社会进化简史》,诸如此类,均请收集。

    毛泽东1939年1月28日在延安的演说中,曾说过一段他的“读书观”:

    还有一本《唯物的社会学》,是赖也夫斯基着、陆一远译,1929年由上海新宇宙书店出版。

    胡乔木把毛泽东意见转告艾青,并帮助艾青修改了文稿。

    毛泽东提到的另一本张伯简的《社会进化简史》,1925年由国光书店印行。张伯简是中共早期党员。

    迄今,在档案中,还保存着胡乔木所写的十二本马克思列宁主义着作目录,毛泽东在前面加了“干部必读”四字。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这份《干部必读》书目印发给所有到会的中共中央委员。这十二本书是:

    延安时期的毛泽东,是非常勤奋的。他的一系列重要着作,如《实践论》、《矛盾论》等等,都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写出来的。延安的图书匮乏,毛泽东总是千方百计寻来阅读。

    《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左派”幼稚病》、《论列宁主义基础》、《联共党史》、《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斯大林论中国》、《思想方法论》。

    《六大以前》于1942年10月在延安出版。此书收入1921年3月至1928年6月期间,中共和共产国际以及苏联领导人有关中国革命问题的文献一百九十八篇,是研究中共“六大”以前的历史的重要资料。出版后,供中共高级干部在整风运动中学习、研究之用。此书是以中共中央书记处名义编印的。

    此文写得很切实、生动,反映了与具体解决了年来秧歌剧的情况和问题,除报上发表外,可印成小册,可起教本的作用。最好把文尾附注移至文前,并稍为扩充几句,请与作者商酌。

    毛泽东在1943年12月10日,曾给秘书胡乔木写一便函,反映出他求知的渴望:


如果您喜欢,请把《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方便以后阅读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读书成了毛泽东和胡乔木的共同爱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读书成了毛泽东和胡乔木的共同爱好并对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