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回顾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云寒 本章:重组回顾

    3月3日下午,中粮在江山制药会议室召集会议,中粮方出席人员:孙成松、中粮国际新任总经理马建平、中粮法律部刘丽律师(化名)、中粮法律顾问贺金山(化名)律师。海企奚德仁应邀出席,江山制药、丰原和金鼎所等有关人员列席会议。

    孙成松:中粮对这件事情感到震惊,华源的反请求歪曲事实,我们一直想召集1997年签约的当事人见面澄清一下。1994年EA公司是溢价进入江山,1997年江山公司经营困难,银行很担心,派人参加股东会,当时江山公司5000吨维C项目快完工,其他三方股东资金困难,当时糖厂厂长张建树找中粮协商解决江山债务,因为EA公司在1994年约定是不承担项目建设的债务,最后达成协议。

    回顾当时情况,1997年债务重组和股权重组是结合在一起,各方股东当时在海企会议室达成共识,现在回头看看有些协议,可能文字不准确。EA公司是以承担债务和股东借款为代价,总注册资本不变,后来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复,以后EA股权增加到28.6%,按新的股权比例承担盈亏,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问题。

    现在江苏华源提出异议,我想一是赵光明不了解情况,二是对事实了解程度不够,今天正好孔总、奚总在,我们三个是当事人,其他在座的同志通过一段时间工作,都有所了解。今天请孔总、奚总帮我们一起回顾,作为中粮方,我们给丰原一个明确的答复。

    孔智:你说的是这个情况,因为这个事情过了很长时间,出了这个事情,我们也把文件找出来看看。当时重组以前,中粮和三方股东有个协议,EA公司1000万美元给12.6%的股权,这个明显是低的,它是溢价进来,老股东给承诺,其中一个是1740万美元,从表面上还是江山公司还,江山是债务人,这个不可能由三个股东还,但是怎么做这个文件,没有法律毛病呢?

    当时好像没有注意到,就是签了个协议,EA公司对1740万美元债务以及可能超过的债务不承担,可能按现在的说法,在手续上有点问题,比如这钱怎么还?你不可能是三个股东还,你还是江山自己还。

    到1997年,由于我们公司1996年、1997年连续两年亏损,交通银行有点顶不住,看了我们报表以后害怕,因为按原借款协议1997年是还款高峰,可江山公司还不了。1994年我们销售2个亿,利润1个亿,当初做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做风险预测,价格下浮20%,这个好像已经很到位。实际到1996年,价格下降了60%-70%,这个简直是灭顶之灾,哪里还有利润啊,全世界维C企业都亏损,就是比哪个能抗得住,最后倒了一批,价格开始有所反弹,反弹也是很有限,最低的时候我们到了3美元。

    没有钱还,交行提出那就用折旧费来还,当时我们账上折旧费倒很大,但是用折旧费来还,就涉及原来股东三方侵犯了EA公司的利益,因为折旧费是四方股东共有,而债务约定是属于三方股东。在这种情况下,糖厂厂长张建树和我一起,找中粮斡旋,提出用折旧费还,希望中粮也一样承担债务,最后谈成了,达成了一份股份重组协议。协议主要内容:中粮股份增加16%的股权,其他股东按各自比例下降,总注册资本不变,EA公司增加的股权是其他三方股东给它的。

    事实是另三方股东用股权换债权,谈不到再付钱,根本没有这种说法,按这种指导思想,就报批了。大致情况这样,从现在的法律角度来讲,可能当时的一些文件不完善,有一些缺点、漏洞,所以这一次华源就提出异议,引发了这一场争论。

    奚德仁:我退休了,没有想到会有这个事情,我来听听,作为当事人对这个事实说说。我是1996年从南京调到海企,1997年以前的事情不清楚,后面的清楚,海企进入的时间较早,投资已经收回了。中粮是高潮的时候进来,进来以后维C价格就下来了。当时老股东提供的贷款不能到位,主要是糖厂的,我们集团按自己的比例承担没有问题,但不能帮糖厂再提供了。如果当时不作小的让步,那么企业垮掉了,5000吨维C项目建设不下去,交行要查封资产。

    股权重组在当时特定条件下应该说是比较好的方案,我们与中粮商量,中粮同意这样做,是在江山最困难时候给发展创造了条件。我们集团在江山一直顾全大局,包括和罗氏谈,我们也充分考虑员工和经营班子的利益,连华源收购,我们当时也很顾大局。这件事希望尽快解决,妥善解决可能更好一些。

    孙成松:我代表中粮,对孔总、奚总回顾当时情况表示感谢,中粮作为老股东,也希望看到江山公司发展壮大。请丰原放心,交给你们的股权没有问题,可能在有些条款上有瑕疵,既然华源非要挑起诉讼,我们只有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就跟他打吧!各位律师,如果有什么问题,孔总还有我们都在。

    孔智:当时华源的丁志学过来,他对情况也不清楚,他问我。我当时说一个观点,我们用现在的观点去看五、六年前的事,都是有问题的。1990年成立江山制药的时候,当时所有的合同、章程都是我写的,我们都没有请律师,现在看起来有点天方夜谭,我们也都过来了。

    孙成松:24日仲裁开庭,律师需要了解一些情况,当时一些文件、记录、债权债务的变化。

    孔智:需要什么,只要有的,都能提供,这个没问题。

    贺金山:问几个具体问题,在1740万美元贷款形成的时候,江山应该有借款协议,原来三方股东对贷款提供担保或者反担保。

    孔智:第一次借1740万美元,这个担保是有的,当时是怎么做的呢?你这么大的贷款,当时交行总行不放心,要我们找个大单位担保,靖江县找不到这么大的单位。我们靖江县委书记带着我到南京找中江公司,中江公司老总是我们县委书记的老朋友,15分钟,就办妥了,也没有做三方股东反担保。

    贺金山:我们文件里面谈到了中江公司有反担保。

    孔智:那是第二次,到1998年,第一次1740万美元贷款没有如期全部还掉,银行对贷款重组,第二次1400万美元贷款,约定从1998年再分五年还贷。交行要求这次债务重组,还要找中江公司担保,我们说担保还是有效的,原先担保承诺是贷款还清为止,这时候担保法出来了,找对方再担保肯定麻烦。但是交行不干,没办法,我们找中江公司,中江公司死活不肯,说第一次担保我们已经上当了,正好原来中江公司老总下来了,换了新老总。中江公司说,这个1个多亿的债务,让我们白白给你担保,绝对不可能。

    怎么办?我们向交行提出由股东分别提供担保,交行不同意,最后交行总行威胁中江公司,你们不担保也行,原来的担保仍然有效,你不担保也等于担保。在这种情况下,中江公司没有办法,最后同意担保,但是要求股东按比例提供反担保,还要给钱,收担保费0.5%。第一次担保是稀里糊涂的,就手写个东西,盖个章就完事了。

    贺金山:1997年重组后股东提供借款,有没有借款协议?

    孔智:股东对超支4900万元有协议,没有单独与江山公司的借款协议,股东提供借款,账务有记录,会计附注有。

    点评:中粮内部投资资料不健全,孙成松对情况不是很熟悉,求助孔智、奚德仁回顾往事,这导致中粮对出资问题整体把握程度不足。

    虚假出资子虚乌有,仲裁开庭迫在眉睫,华源和丰原将如何应战呢?

    下一章《同床异梦》:丰原和中粮组建律师联合兵团,然而利益不同,内部展开合分之战。


如果您喜欢,请把《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方便以后阅读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重组回顾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重组回顾并对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