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大赢家?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云寒 本章:谁是大赢家?

    2月16日,王永斌、郭雨亭到南京,与金鼎所三位律师商谈战局:

    出资问题

    金鼎所对出资问题没有研究,原因很简单:丰原是委托他们申请仲裁,工作范围是解决股权合并,现在华源提出的出资问题属于反请求范围,超过了他们的工作内容,要干肯定是要再收费的,但这次肯定是中粮负责,他们判断自己收不到钱,当然不愿意帮忙。

    郭雨亭看了华源的反请求的附件,特别是《关于股份重组的协议》,认为协议的本质是股权转让,不存在增资问题,合同肯定是经办人理解错误导致的,不符合协议的精神,这是地址之战的翻版,可以进一步收集证据说明。

    阻击战术的应对策略

    华源这次是全面阻击,律师善于缠讼,把水搅浑,目的还是拖延;而我方是进攻方,想速战速决,这样就不能施展缠讼的手段,而只能一一回应,不制造事端,这样比较被动。

    大家谈论了几个细节:

    1.华源偷换了银河会议的内容,编制一个停止股权转让的承诺偷换了对非法并表追认的确认函,这影响将来我们用造假来举证。

    2.华源生命执行董事长于明德是国家经贸委医药司原司长,原先是国家医药产业最高领导,这样维C产业政策的解释权等于在华源手上,最怕开庭时冒出一个大家不知道的政府文件,文件明确规定禁止外商控股维C产业,这就比较麻烦。

    3.净资产、评估都不是大问题,如果价格他们认为低,大不了我们修改转让价格,反正我们是自己卖给自己的。但是“相互”这两个字有歧义比较讨厌,需要其他股东再出具证明,否则仲裁员也许误信歧义,至少裁决时间要长。

    隔岸观火还是临阵倒戈?

    《反请求》的附件13是江山制药的一份证明:

    兹证明,1995年元月,EA公司作为新股东投入江山公司1000万美元取得公司12。6%的股权,其后没有投入任何资金。1997年5月,EA公司增持我公司股份到28.6%,也没有投入任何资金。

    这份证明至少表明江山制药管理层的态度开始变化,在第一次仲裁中,管理层之所以全力帮助丰原的原因有2个:一是希望高价把新兰公司持有的股权卖给丰原;二是华源仲裁把四方股东同时列入被告,所以管理层愿意配合丰原威胁华源不提供财务报表,根本不买华源的账。可这次《反请求》中有大量的文件来源于江山制药历届董事会材料,说明是得到孔智默许的,这份证明更是如此,因为江山制药的实际控制人是孔智,没有孔智的点头,是盖不了江山制药公章的。

    初步分析孔智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原因有很多:

    首先,华源的阻击导致新兰公司持有的股权没有转让给丰原,原先孔智是恨华源的,可现在江山制药利润暴涨,原先认为的坏事转为好事,新兰公司没有及时转让等于少损失500万元以上,从这个角度考虑,管理层应该感谢华源才对。

    其次,管理层与华源的矛盾,本质是经营权和股东监督权矛盾,丰原如果控股,这个矛盾同样存在,只是转为管理层与丰原的矛盾。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来往,管理层也很清楚,如果丰原真控制了江山,自己的日子未必就比华源控制好过,说不定干涉更多。与其受制于新股东,不如隔岸观火,让你们股东之间互相斗,这样我的地位更稳固,两大股东都不敢得罪我。所以,股东之战对江山制药的发展确实有影响,但对管理层却是利大于弊。弊:有些需要股东决策的事情总是形成不了决议,影响发展;利:管理层的权力远大于一般合资公司的管理层的权力,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还有一种最坏的可能是临阵倒戈,因为管理层毕竟是以江苏华源名义委派的,不排除华源进一步许诺,比如委派孔智为江苏华源的董事长、甚至华源制药的董事长,这样在更大名利的诱惑下,管理层临阵倒戈,帮助华源阻击丰原。

    江苏医保面临的利益变化更多:

    1.如果不是华源阻击,江苏医保持有的股权早卖掉了,损失更惨重。

    2.丰原集团是省外企业,江苏华源是省内企业,出于地域关系也不应该帮助丰原的。

    3.丰原还有江苏医保承诺转让股权的函,如果不是因为丰原与华源开战,早就要逼江苏医保卖股权了,所以这场战争拖的时间越长,距离承诺转让的时间就越长,将来就越无法实施,如果太早,不排除丰原要与自己开战。

    4.华源提出的虚假出资,对江苏医保是有利的。华源真胜了,自己还能多挣几百万元,天上掉下一个钱包,哪有不想捡的道理呢?

    认真分析战局,大家认为丰原在第一次仲裁是与其他股东联合作战的,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这次仲裁一开始就是单兵挑战华源,但是现在的局势很可能是其他股东开始暗中帮助华源,情况变得复杂起来了。

    车涛开始担心仲裁的结果了,感觉变数很大,明确说:“现在看来,孔智可能是真正的大赢家。”

    丰原提出一起到江山调查,金鼎所找个理由,没有派律师参与,而以前类似的工作都是金鼎所和丰原一起行动的。

    点评:转让江山股权,海企和中粮原先很高兴,认为自己是大赢家,而事实上丰原捡了个大便宜,医保和新兰是因祸得福,那么谁是真正的大赢家呢?股东之间的利益之战是国有法人利益的胜负,赢的只是名,而以孔智为首的管理层是自然人,赢的却是利。


如果您喜欢,请把《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方便以后阅读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谁是大赢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谁是大赢家?并对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