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云寒 本章:财务造假

    就在双方僵持过程中,丰原决定加大新闻披露力度,往日丑闻这个武器终于被公开使用,直接揭露华源制药财务造假:

    6月21日,《财经时报》头版刊登一篇经典的大战新闻,新闻剪辑:

    华源制药被指财务造假 股东项庄舞剑

    公司章程的设计被充分、精巧地运用,丰原集团步步紧逼,丧失了“利润奶牛”的华源制药左右为难

    一场惊心动魄的争夺战展开了。在刀光剑影中,丰原集团、华源制药、中粮国际、江苏海企等纷纷登场,此事牵扯内地和香港,又与资本市场息息相关。

    直接诱因是丰原集团在香港秘密买股。

    2002年10月2日,中粮国际公告:其香港子公司EA持有的江山制药28。6%的股份,已于两天前悉数卖给了丰原集团。几乎同期,江苏海企属下的Rt,也将手中江山制药23.78%的股份全部售予丰原。

    这对上海华源制药来说,不啻平地惊雷。

    因为它本是江山制药的第一大股东江苏华源的控股股东,作为间接第一大股东合并江山制药财务报表。从2002年年报看,江山净利3363万元,并表后,华源制药净利2026万元。即江山制药本身净利大于华源制药净利,净利润中江山制药贡献1291万元(3363×42.05%×91.5%)占63.7%,也就是扣除江山净利之后,华源制药所有其他公司只赢利735万元。

    丰原浮出,击溃华源“旗阵”:丰原持股江山制药超过52%,比代表华源制药的江苏华源42.05%还多出10%。这样,华源制药2003年就必然失去了并表的前提和基础。

    “它甚至不应该在2002年年报中并表,”丰原集团人士本周对《财经时报》说,“因为2002年9月,我们已经是江山制药的第一大股东。”

    就在各方乱纷纷争夺控制权之际,江山制药4方股东发表联名《声明》,指证华源制药涉嫌2001年、2002年财务造假,“2001年财报还有涉嫌伪造董事会公章的事情(丰原人语)”,令事态扩大。

    考虑4月16日华源制药计划向全体股东配售2796万股的公告,观察家指,不并表虽不影响它2003年配股资格,但如果华源制药涉嫌财务造假的事实被认定,将直接影响华源制药,甚至是其母公司中国华源集团的市场公信力。

    丰原集团 暗度陈仓

    ……

    “制药就是其一。华源制药怎会舍得放手!”丰原集团副总经理孙朝辉说。

    中国华源集团总裁周玉成最近现身央视《对话》,大谈江山制药,慨言:维C是华源一个没有圆起来的梦,并透露在拿下江山后,他还试图说服4家联合,周为此亲身四下沈阳,又去过石家庄,但无果而返。

    “我想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圆梦!”他说。

    江山制药的原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中任何一方转让其出资额,不论全部或部分,都需经其他合资方全部同意;一方转让时,其他合资方有优先购买权。为控制江山,在2001年3月一次上海的董事会上,华源在江山制药和罗氏合资计划上坚决投了反对票。

    但丰原集团击破周玉成好梦。

    孙朝辉他们为了绕开这道关,委托香港中联出面以1.8亿元整体收购了EA、Rt公司。这种收购是合法的,但表面上看江山的股权构成仍然没变,江苏华源表面上还是第一大股东,仍然要合并报表。

    “我们花了近2亿元资金,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儿?”孙朝辉说,第二步,丰原集团打算重组EA、Rt,将两家的股权合并在一起。

    收购由孙朝辉任董事长的EA出面,全购Rt,至2003年4月,香港律师已经完成了正式的股权交割。

    EARt声东击西?

    丰原集团曲线救国,整体收购EA、Rt,华源束手无策。

    但EA收购了Rt则不同。在江山制药,它们是两大股东,根据原公司章程,江苏华源最少有两种方法阻止交易:一是不同意EA收购Rt,一票否决;二是行使优先收购权,和EA竞购Rt。

    2002年8月20日,江山制药的一次成都会议影响重大。

    会上修改了江山公司章程和公司合同。在章程上,将“一方转让其全部或部分股权时,另4方有优先购买权”改为“各方股东以不低于合营公司净资产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时,其他股东应放弃优先购买权,并配合完成有关转让手续”。将“董事长由江苏华源委派”改为“董事长由最大的股东方委派”。

    这样,EA收购Rt一帆风顺,收购完成后,EA公司立即提名孙朝辉出任江山制药董事长。

    不可置信的是,江苏华源在成都会议决议上签了字,尽管现在却追悔莫及。

    “他们当时是做了一个局,”江山制药董事长赵光明在电话里告诉《财经时报》,“是声东击西。我在签字时还以为EA、Rt东家是和罗氏谈股权转让,这个事情,原来就达成共识,是同意的。何况,当初还有一个排他约定:只和罗氏谈。谁知成都会议时,他们已经偷偷找丰原了,所以随后不多久,股权就转了。我们被骗签字。”

    2002年10月18日,江苏华源向省经贸厅提交《关于江山制药外资股东(EA、Rt)欺诈行为的报告》,11月18日,江苏华源向上海仲裁委提起仲裁申请,请求裁处成都会议决议。

    华源制药被指财务造假

    这令丰原集团不爽:江山制药公司合同、章程修改文件报批遇到困难。

    而半个月后,2002年12月4日,江山4家股东:EA、Rt、江苏医保、新兰公司反戈一击,一纸联合《声明》送到华源制药、江苏华源、东华所案头,直指华源制药2001年、2002年涉嫌财务造假。

    依据是“华源2001年年报中非法并表,严重违反了《公司法》、《证券法》”。而且,还推翻了2002年8月20日签订的《江山制药股东各方关于江苏华源并表问题的内部协议》,否认了华源2002年合并江山财报的合法性。

    江苏华源占股42.05%,不超过50%。按规定,除非1.通过与该被投资公司的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持有该被投资公司半数以上的表决权;2.根据章程或协议,有权控制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3.有权任免董事会等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4.在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会议上有半数以上投票权,方能并表。

    华源制药2002年年报如是陈述并表理由:江苏华源系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根据公司章程及董事会有关决议,由江苏华源负责该公司的经营管理,并委派和推荐高管和财务负责人。因此,江苏华源取得了对江山制药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控制权。

    但反对者指:江苏华源在江山董事会中8席占3席,另5席华源无权任免,不符合第3、4条的并表要求;江苏华源虽然有权控制江山制药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但并不能完全作为合并江山制药财务报表的依据,只有在公司章程有规定或有协议的情况下才能完全符合第2条的规定。

    江苏华源就是拿第2条做文章。

    华源制药2002年年报中对并表的表述有这句话:“根据公司章程及董事会有关决议……”但事实上,江山董事会章程中无相关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之所以给他们合并报表,是因为江苏华源给其出具了一份江山制药董事会决议。

    问题就出在这份决议上。4方股东联名《声明》正是“董事会决议”的合法性大有争议。此外,还有另一桩故事。

    本来,成都会议上,与会股东签订内部协议,同意华源制药2002年年报并表,但这份内部协议极具“智慧”:此项决议如在下届董事会遇有异议,可由股东各方在下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时根据具体情况再进行商定。此项决议如遇合营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化,以致江苏华源不再是第一大股东,江苏华源则立即停止并表。

    这个条款设置,有利于这4家股东推翻该内部协议。因为此后不足1个月,丰原就取代江苏华源做东。果然,4股东在联名《声明》明确指出,当初签内部协议是在“江苏华源隐瞒违法事实(认为董事会协议是有争议的),对我们4方股东事实欺诈的情况下签署的,声明撤销该协议”。

    这4方股东既对董事会协议有争议,它又是怎么出炉的呢?

    赵光明说:“其实,我们在2001年就已经并表了,以前,靖江糖厂一直对江山并表。先前,大家一直没有公开说什么,但现在我们和上市公司并表,力求规范些,于是在成都会议上,就补了一个董事会决议。”

    “现在,他们不认账,反而说我们非法并表,说协议是假的,我很奇怪,反正我手上的协议是真的,让他拿出假的协议给大家看看!”

    既然华源制药在2001年年报上就出现了上述的“董事会决议,为什么江苏华源在2002年8月20日的成都会议上还要补”呢?

    四大股东 项庄舞剑

    “我们是被他们骗了。”赵光明在电话里的声音很激愤,“2002年上半年,中粮国际和江苏海企一心要把EA、Rt股权卖掉(共52%),但罗氏说了,除非拿到江山制药60%以上的股份,否则不买。他们就要挟我们也卖,后来,我们出于帮忙,愿意卖一部分给罗氏。谈了半年没有谈成,谁知道他们私底下已经和丰原谈好。”

    赵光明电话中讲到“要挟”。4家股东为什么要挟?赵说:“不知道有什么把柄在他们手里,很奇怪。”

    知情人称,4方股东发出联名《声明》,并不全为投资者着想,更主要的逼迫江苏华源撤销仲裁申请。否则丰原在江山第一大股东的合法地位就无法实现。

    2002年12月28日,各股东就合同章程报批和其他问题的争议,召开了一揽子解决协调会议。一个月后,江苏华源函告上海分会,称各方已就相关事宜达成一致共识,提出撤案申请。

    新矛盾重启假账之争

    2003年4月,江山制药已经完成合同、章程等相关手续报批。但这并没有消除股东们对华源制药2001年、2002年财务造假的指证。

    EA的董事长孙朝辉在完成对Rt收购后,要求公开江山制药股权结构新变化,提名孙朝辉为江山制药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这需要召开董事会讨论,并报批。

    “但这会导致华源制药不能并表,因为它正在实施配股计划,财报难看,对它的再融资和市场形象有极大伤害。为了让此事晚一步公开,华源就迟迟不召开董事会”。

    据了解,江苏华源设定了开董事会的前提条件是:出具一份承诺书,承认2001年江苏华源合并江山制药财务报表是合法的。

    “2001年他们合并报表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收购EA、Rt,让我们出具这样的承诺书不合适。何况,原来他们4方股东已经声明他们2001年、2002年并表非法。”孙朝辉很为难。

    据了解,4月、5月,孙朝辉向赵光明两次发传真、邮寄,要求尽快召开江山制药董事会,没有结果。

    在这期间,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到上海华源,协商解决办法;中国华源集团董事长周玉成、华源制药董事长丁志学也到丰原集团。地方政府官员也参与意见。

    但是,到发稿止,江山制药董事会仍然没有召开。

    据说,私下的思路很多,丁志学提出:可以让丰原集团行使实际第一大股东的权利,但EA、Rt的股权不要“捏”在一起,江苏华源还是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这样,2003年,华源制药再和江山制药合并一年报表。但丰原集团没有答应。

    此事如何演绎,本报将继续关注。

    点评:赵燕凌的这篇报道很经典,一方面写得好,另一方面表明战争升级。如果说谋控江山只是口舌之争,那么直接说财务造假就是打架了。一时之间,各大网络、报纸、杂志纷纷转载报道,各路媒体异常兴奋道:终于有真戏看了,以前不少都是我们自己编的,现在连编都不要编,实战转播就行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方便以后阅读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财务造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财务造假并对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