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的背后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云寒 本章:奇迹的背后

    卓越的领袖

    丰原和华源其实有很多共同点:国有企业、快速发展、资本运营高手、产业整合霸主、产业报国情结等。

    其中最核心的是,这两个帝国都有一个卓越的领袖,领袖和领导最大的区别是:领袖不是一般的领导,是具有神奇才能的领导。

    第一,李荣杰是个管理专家。

    非常时期,大刀阔斧进行三项制度,丰原是十大国企改革典范,这说明他是当之无愧的管理专家。

    第二,李荣杰是个技术专家。

    他不仅是丰原起步的技术专利发明人,也是丰原技术持续提升的指挥家。李荣杰经常到国外考察跨国公司,特别喜欢到车间了解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一般跨国公司技术都是高度保密的,你要是技术副总、总工程师根本不会让你进车间的,可谁能想到一个国有企业的董事长竟然是技术专家。所以丰原有个惯例,李总出国一回来,肯定要技改,因为又自学了一些新技术。

    第三,李荣杰是个战略专家。

    丰原是没有战略部的,一般公司战略部如果不能与外部紧密结合,制定的战略往往是空中楼阁,好看不管用。李荣杰的战略研究是两个渠道:一个是发展方向,国际跨国公司是怎么做大的?现在在干什么?这方面主要得益国际合作资源,他与国际跨国公司高层领导保持密切的联络,他流利的外语也是一个信息优势。另一个是产业政策,国家现在产业政策是什么?下一步产业政策方向?丰原怎样利用这些政策?这方面主要得益于政治资源,他与各级发改委领导保持紧密的联系,发改委领导就是丰原的战略部。

    第四,李荣杰是个资本运营专家。

    再好的投资专家只是参谋和执行,优秀的资本运营是建立在领导自己精通投资的基础上。丰原生化的三次融资,丰原药业的上市,幕后的主角都是李荣杰,另外股票市场上的融资只是丰原资金的一个小渠道,大量的银行贷款才是丰原发展的核心资金池,丰原与各大银行总部的关系网是以李荣杰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第五,李荣杰是个政治专家。

    他从一个平民,走向科级厂长,成为全国双代表,李荣杰政治舞台上华丽的转身,给丰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治环境。中国的企业发展是离不开政治环境的,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只要你想做大,没有政府的支持只能是水中花。

    因此,李荣杰卓越的才能是丰原奇迹的核心武器。

    高效决策

    李荣杰是集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于一身,丰原的崛起是李荣杰能人治企的结果,李荣杰卓越的个人才能又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因此职务权力、创始人威信和个人魅力都促使丰原形成集权管理模式。

    集权和民主是两个管理模式,客观说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集权的优点是决策效率高,企业的内耗少,执行力强;缺点是如果集权者不冷静,发生重大错误,那么无人能阻止这个错误的发生。

    民主的优点是充分发挥大家的思维,研究问题比较全面;缺点是效率低,管理层容易内耗,经常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通常,集体决策优于个人决策,但是最优秀的决策是个人决策。这在战场上经常可以看到,真正优秀的军事家往往是个人决策优于组织决策。

    所谓武断与果断就决策过程来说是无任何差别的,不同主要取决于结果,结果正确就被人称为果断,结果错误就被人称为武断。

    很多国有企业搞不好的重要原因,是少了一个核心人物,早期是厂长和书记斗,现在是董事长和总经理斗,精力一旦用于内耗上,那么搞不好是很正常的。所以,中国的国有企业优秀的基本都是集权管理,但是也容易在辉煌中发生蜕变,一蜕变专家们往往说是因为独裁把企业搞败了,指责集权管理模式不好,其实这是个逻辑错误,要知道这企业为什么红起来,还不就是因为集权吗?

    集权模式不是好不好的问题,关键是集权者本身的能力、动机。

    如果一个集权者能力很强,私欲很少,那么集权管理模式就能显示比民主管理模式的长处;如果一个集权者能力很差,私欲很多,那么集权管理模式就显然不如民主管理模式。

    丰原奇迹的原因就是,恰巧遇到一个卓越的集权者,正是李荣杰的集权才使丰原一开始就与众不同,民主决策能一下解聘8位副厂长吗?一半职工回家待岗这样的大事能通过吗?

    集权决策不仅在早期使丰原绝境重生,在丰原持续发展过程中,也起关键作用。江山争夺战中,丰原正是因为集权决策,才能闪电实施对江山制药的收购,一般企业决策效率低,肯定丧失时机,至少保密工作做不好。很多重大的收购是不能公开讨论的,一讨论就什么商业秘密都没有了,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哪能保守秘密呢?

    集权决策表现在对外投资方面,丰原比华源对子公司的控制力度更强,丰原一般要么控股自己管,要么参股自己不管。

    集权决策还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执行力强。

    丰原文化:令出必行,禁出必止,不做则已,做则到位。

    动态管理

    丰原的管理团队是动态的:

    第一,领导的分工是变化的。

    从副总到基层干部工作变动都很大,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打破部门利益、小圈子利益,很多领导出问题,主要是小圈子利益。在一个子公司干总经理,时间一长,关系网一多,那么利益诱惑就越大,如果很稳定,那么自己做点手脚就很难被发现,不定期换岗能抑制不良动机。现在政府也经常搞干部轮岗,就是怕屁股坐歪了。

    另一方面,岗位变化本身能锻炼复合型人才,锻炼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这使丰原在对外扩展中,能不断提供外派管理人员。

    第二,干部能上能下。

    丰原是有错必究,不管你是副总还是部长,只要你工作失误,都要惩罚。这也是集权管理的一个好处,民主管理经常有人情,特别是国有企业,你犯一点错误,如果和大家关系不错,一般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丰原不一样,你真犯错误,肯定会受到处分,降职、下岗甚至移交司法机关。

    第三,利益人员轮换。

    一般企业的采购部、工程部都是肥缺,国有企业更是如此,在这个部门工作,就是员工也是要与领导有一定的关系才行。丰原不一样,你不仅有法律部、审计部的制约,而且也不会让你长期在这个部门干,不定期调整轮换利益人员,目的就是防止你犯错误。

    严格管理:

    丰原是实现严格管理的,李荣杰自己是以厂为家,提倡爱岗敬业,一天只睡4个小时,白天接待外部领导来访,晚上经常12点开会,研究工作,早上4点睡觉,8点上班。

    集团副总同样辛苦,晚上一般要参加各种会议,研究工作,早上同样要接受考勤,丰原专门安排几个退休老干部,负责检查副总、部长的迟到早退。

    丰原总部的干部、员工都很辛苦,晚上9点之前很少回家,丰原并没有要求大家加班,只是在快速发展中,确实有很多事情忙不完,没有办法。

    这形成丰原一个亮丽的风景:晚上总部灯火通明,大部分人在自觉加班,尽管丰原没有提出日清日结的口号,但是事实上做到了。

    至于周末,只要工作需要,那也是休息服从工作,大家已经习惯了。

    作为化工企业,丰原严禁抽烟,检查抽烟不是以你抽了烟才罚款,而是你带了香烟就要处罚。

    这也形成另一道风景:中午在公司门外有一批人在抽烟,周边的几个小店专门提供香烟散卖服务,香烟你可以只买一根,我帮你点火。

    严禁抽烟不仅给丰原减少了安全事故,也节约了招待费用,因为即使来了客人,客人也只能在规定的会议室内抽烟,丰原人陪抽都不行,更谈不上递烟了。

    丰原要求干部洁身自爱,明确规定副部长以上的干部不准到歌舞厅,不定期派人暗访类似场所,一经发现立即下岗。

    严格管理使丰原形成高效执行、高效做事的风格,丰原人以几倍的辛苦和汗水,推动丰原帝国向前大步发展。

    不拘一格用人

    安徽经济在国内是明显落后的,工资水平要比经济发达地区差一大截,蚌埠是工业城市,不仅经济落后,居住环境也差,这导致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很难。

    丰原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很大,为满足快速发展需要,丰原用人是不拘一格,真正是能者上,庸者下。

    丰原管理人员的来源是多元化的:

    第一,同学、老乡

    李荣杰广泛网罗同学和老乡资源,这方面的人知根知底,稳定性好,是一个核心骨干圈。

    第二,退休干部

    李荣杰把很多退休政府官员招揽到丰原,如蚌埠市化工局、计委、粮食局、招商局、银行、工会、团委等部门退休领导,甚至常务副市长等。

    退休干部对工资无所谓,只是想要发挥余热,这批干部阅历深,关系网好,专业很精通,而且也有好处,各级政府领导来丰原接待都有面子,也好办事。退休干部既有担任集团副总、部长的实职,也有担任顾问类的虚职,是丰原高级人才的一支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培养年轻人

    李荣杰有意从基层选拔一批年轻人,刻意锻炼,重点培养。这批人经过各种岗位轮换,虽然学历低、年龄小,但是阅历多、管理经验丰富,也是一个核心骨干圈。

    第四,引进人才

    李荣杰大胆从外部引进专业人才,一般公司对新人有考验和试用期,丰原不一样,只要认可你,又确实需要你,立即赋予实权。这批人如果能认同丰原文化,也都迅速担任重要岗位,有效支撑了丰原的快速扩展。

    第五,欢迎再来

    李荣杰度量大,一般公司对主动辞职的人是有偏见,一是不会再让你回来,二是你再回来也不会受到重用。丰原完全不一样,只要认为你有能力,三进三出,甚至更多次来回都能接受,而且回来就回来,离职期间可视同放假。

    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使丰原在快速扩展中,能以较低的工资水平拥有更多的专业人才。

    缺憾

    丰原最大的缺点就是工资低,这里面原因:一是地方经济水平低,工资低;二是生化行业竞争激烈,利润低;三是国有企业,工资差距小。

    尽管工资低有客观事实,但是丰原毕竟已经不是小企业了,创业时期那是因为生存压力,大家拼命干,可现在已经是百亿集团,大家也都是身经百战。

    欲望和能力是成正比的,换个单位工资都要乘好几倍,为什么不换呢?

    这导致丰原的人才流失很严重,大量的人才因为看到这个事业平台而来,也有大量的人才因为不满意工资低而去。

    丰原第二个缺点就是工作太累,这里面主要是在快速发展中,确实有很多超常规工作,人员配备也少,你手中的工作很多,你就是忙不完,没有办法只好自动加班。

    单独一个工作太累本身不能算缺点,很多企业都很累,比如华为也很累,但是华为工资高,是个锻炼学习的地方。丰原因为工资低,工作又累,显然这就变成缺点了。

    尽管丰原有一些缺憾,但是丰原有卓越的领袖,有国家鼓励的产业政策,有清晰的战略规划,更有一批勤劳拼搏的丰原人,所以丰原仍然保持快速向前的发展步伐。

    点评:丰原的成功是一个奇迹,李荣杰是一只狮子率领一群勤奋、苦干的黄牛冲锋夺阵,一个梦想,一路向前,一片天高地远。

    资本奇才率领的丰原帝国迅速崛起,它为什么想要虎口夺食,强抢美人?中粮和海企又提出什么样的条件?

    下一章《密谋收购》:揭开丰原收购江山的内幕,华源恶梦开始的地方。


如果您喜欢,请把《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方便以后阅读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奇迹的背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奇迹的背后并对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