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与暴利共存的温商
    20世纪末,温州民间资本浩浩荡荡闯入上海、杭州等地商品房市场。2001年,温州资本兵分两路,第一支购房团前往上海,另一支前往杭州。仅此一年,投资在房地产的温州资本就高达2000亿元。注定将“名留史书”的“温州炒房团”由此诞生。

    你不知道的是,这只是温商们手握巨资四处突奔的狂舞之一。

    出租车与新能源

    在现在的城市生活中,出租车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而全中国最早的出租车私人运营就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温州。90年代,陈道明主演的《喂,菲亚特》中的原型就是投资出租车第一人——“张朝荣”。

    温州人有无孔不入的商业嗅觉。1983年前后,运送客人的三轮摩托车出现,在温州的街头巷尾灵活机动地穿梭,被形象地称之为“跳蚤”。“跳蚤”的市场行情不错,1985年,温州人张朝荣一次性从上海购进了30台“跳蚤”,准备大干一番,却不料政策有变,“跳蚤”不允许上牌。

    大笔的投入将就此泡汤,张朝荣一筹莫展。一个机关单位门口停放的小轿车引起赵朝荣的注意,这就是菲亚特轿车。张朝荣预感到,这种类型的小车将成为“跳蚤”的取代品,他当即租用了这台菲亚特在市内兜了一圈,温州有七十二条半小街巷,菲亚特进出无碍,灵活便捷。

    于是,张朝荣筹措资金,和亲戚朋友共30人一起前往上海买车,五马汽车出租公司就此成立,温州城有了私人出租车——车费统一为5元。

    于是菲亚特便成为了温州出租车的代名词,尽管多年后菲亚特退出了市场,但是当地人还依然称“打的”称为“打菲亚特”。

    90年代初,随着新的出租车在温州出现,第一批温州炒车族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994年,王克诚以11.5万元的价格买进一辆夏利出租车,仅仅7个月,车价飙升至38万元。

    之后出租车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1998年,温州市政府明文规定的形式确认出租车经营权的商品性。《温州市区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有偿使用暂行办法》明确规定:通过有偿取得的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长期有效,属个人的,可以继承、转让;属法人的,可以转让。同时,政府适度控制出租车市场。使得车总量一直维持在3329辆,3287辆车的经营权归个人所有。另外,出租车经营权不仅交易,甚至可到银行抵押贷款,一辆车最多能贷到50万元,10年内分期。

    温州300辆出租车营运权拍卖,新出租车经营权证竟以70万元的高价入市。敢于搞飞机营运的王均瑶没有放过出租车营运的机会,他斥资近亿元,以平均每辆68.8万元的价格买下百辆市区出租车经营权,大手笔让人瞠目结舌。

    与炒房、炒矿相比,炒车相对低调,资金投入量较小,而且利润甚至比房屋出租更高。在2000年前后,温州出租车主一台车每月可收到7000元的租金,而同样投入的一套房,月租金仅2000元。而且,房子出租前还要装修,而且还有被套牢的风险。

    2004年,温州的出租车经营权开始火爆,温州商人的闲置资金纷纷进入这个行业。数月之内,温州地区所有市县的出租车都经历了投资客的侵袭。

    4月底,有政策之风传出,“郊县出租车可载客到温州市区”,这意味着温州郊县出租车价格将上涨。不出意料,5月,瑞安的出租车牌照从65万元暴涨到75万元,永嘉则从20万元升到30万元,平阳、苍南等地的行业也大体如此。

    数月之内,温州市场基本被炒“熟”,岂料10月底又有利好消息传出:

    温州市道路客货运输发展规划(2004~2020年)显示,根据城区面积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以及出租车需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财富梦·温州大变局简介 >中国财富梦·温州大变局目录 > 第一章 与暴利共存的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