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徐继素,陈君慧 本章:(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由美国等西方国家组成的军事政治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军队在对德作战中进入一些西欧国家。冷战开始后,美国在通过"马歇尔计划" 援助西欧国家经济复兴的同时,开始探索与西欧国家组成军事同盟的可能性。1949年4 月4 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等12国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8 月24日,各缔约国完成公约批准手续,公约正式生效。希腊和土耳其于1952年、联邦德国于1955年、西班牙于1982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组织的主要文职机构有:

    北大西洋理事会。是北约组织最高机构,由成员国政府代表组成,通常每年召开两次外交部长会议,必要时政府首脑、国防部长和财政部长也与会。

    各国常驻代表组成常设理事会。

    防务计划委员会。负责审议防务政策和制订军事计划,由参加防务一体化机构的成员国代表组成,通常每年召开两次国防部长会议,并定期召开常驻代表会议。下设核防御事务委员会和核计划小组等机构。

    秘书长和国际秘书处。是常设执行职务和机构。秘书长担任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主席,通常不由美国人担任。国防秘书处是秘书长领导下的办事机构。

    北约组织的主要军事机构有:军事委员会。是北约组织最高军事机构,负责就共同防务问题向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提出建议,并指导其他军事机构工作,由参加防务一体化机构的成员国军队总参谋长组成。

    国际军事参谋部。是军事委员会的执行机构。

    欧洲盟军司令部。是北约组织最重要的军事指挥机构,总部设在比利时的蒙斯,管辖范围大致包括欧洲和北非。辖北欧盟军司令部(设在挪威),中欧盟军司令部(设在荷兰),南欧盟军司令部(设在意大利),直属机动部队司令部等。最高司令由美国将军担任。

    大西洋盟军司令部。总部设在美国的诺福克,管辖范围大致包括除英吉利海峡和不列颠诸岛以外的北大西洋。辖西大西洋司令部(设在美国),东大西洋司令部(设在英国)等。

    海峡盟军司令部。总部设在英国的诺思伍德,管辖范围包括北海南部和英吉利海峡。

    加拿大——美国地区计划小组。负责制订北美地区的防务计划。

    北约组织的军事力量由参加防务一体化机构的成员国军事力量组成,包括战略核力量、战区核力量和常规力量,80年代中期有现役部队约540 万人。

    战略核力量和战区核力量由美国和英国的核力量组成,使用权掌握在美国总统手中。常规力量包括:陆军近300 万人(其中在欧洲地区208 万人),装备主战坦克2 万辆,火炮9400门,战术导弹发射架365 部;海军97万余人,装备舰艇1251艘,其中包括航空母舰15艘,攻击型潜艇188 艘;空军116 万余人,在欧洲地区有作战飞机3700多架。

    北约组织在初期主要受美国支配,以遏制和威胁苏联为政治目标,是美国对苏联的政治、军事包围圈的主要环节。军事战略也深受美国影响,全面接受美国的遏制战略和大规模报复战略,依赖美国在西欧的前沿军事部署。

    从60年代起,西欧在北约组织中的影响增大,要求取得与美国平等的地位。

    1966年法国退出防务一体化机构,北约组织总部被迫从巴黎迁往布鲁塞尔,欧洲盟军司令部等机构也被迫迁出法国。经过数年激烈辩论以后,北约组织在1967年接受了美国提出的灵活反应战略,随后宣布在政治上将从实力地位出发推行缓和东西方关系的政策。70年代初,美国转而主张与西欧盟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北约组织内部关系发生一定的变化。后来,西欧国家在美苏两国之间发挥了某种促进缓和紧张关系的作用。总之,在冷战期间,北约组织是西方国家间协调政策的主要机构,也是西欧防务的主要支柱。它保持了与华沙条约组织的军事对峙,肯定和强化了冷战的世界格局。冷战结束后,北约组织继续存在,但其性质逐渐发生变化,已由军事政治组织向政治军事组织转变,削减了部分军事力量,驻西欧的美国军队也大幅度减少。北约组织还积极准备向东扩大,先后与许多东欧和原苏联国家建立了和平伙伴关系。


如果您喜欢,请把《世界当代军事史》,方便以后阅读世界当代军事史(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世界当代军事史(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对世界当代军事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