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城整训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李志民 本章:沙城整训

    我人民解放军四个月的自卫作战,使挑动内战的蒋介石愈遭失败。他感到发动全面内战的准备尚未就绪,在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压力下,不得不于一九四六年一月召开有我们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参加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并于一月十日同我们党签订了《停战协定》,发布了《停战命令》,规定:双方军队干一月十二日午夜,在各自位置上停止军事行动。可是,蒋介石一面下停战命令,一面又密令国民党军队乘停战令尚未生效前,“尽速抢占战略要点”,以便在其大规模进攻我解放区时处于有利地位。在此情况下,我军遵照毛主席“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指示,进行了一场反抢占战略要点的斗争。

    一九四六年一月五日,我冀中纵队全部由绥远转移到沙城、怀来地区进行整训,并准备抗击由南口沿平绥线西犯张家口之敌。

    一月十日,大同阎锡山部骑兵第四师、省防第五军和东北挺进军,分三路向阳高、丰镇和浑源等地进攻。晋察冀军区当即令我纵队第十三旅由沙城地区车运至雁北地区,协同冀晋纵队和晋绥军区部队歼敌。

    一月十日拂晓,大同敌骑兵第四师向聚乐堡、阳高进犯,占领三十里铺后向遇驾山冀晋纵队第四旅第十一团阵地进攻,并以一部向四十里铺迂回。我第四旅以第十一团正面阻击,以第六团向敌两翼反击,将敌击溃,毙伤俘敌一千余人。大同敌另一路山西省防第五军第十四师第三十九团,十一日占领吉家庄,十二日占领我浑源城。军区令冀晋纵队第四旅率第五、第十一团,并指挥我冀中纵队第十二旅第三十九团及第五军分区的独立第十二、第十三团,歼灭进犯浑源之敌。第四旅以一昼夜急行军一百八十里,十四日下午进到浑源,乘敌立足未稳发起攻击。第五团及第十一团第二营迅速占领西关,将敌一个营大部歼灭;第十一团在城东歼敌一个排,余敌缩入城内。

    十五日,敌集中优势兵力向第五团连续进行三次反扑,均被第五团击退;同日十六时,应县之敌增援至水磨町,被独立第十三团阻击。为争取时间迅速歼敌,未待我纵队第三十九团赶到,第四旅即于十七时向浑源之敌发起总攻。第五团首先由西门突入,但东面第十一团由于动作稍缓,敌人乘夜暗向东北方向逃窜。我纵队第三十九团在前进途中,于桑干河畔截歼逃敌三百余人,余敌溃散,浑源重获解放。

    与此同时,大同敌另一路东北挺进军及伪骑兵第一集团军王英部二千余人,于一月十三日绕过孤山袭入丰镇。冀晋纵队第三旅以第一、第十团反击;我纵队第十三旅第三十八团向孤山方向攻击,配合第三旅歼敌。敌在第一、第十团反击下,迅速退出丰镇,向大同方向逃窜,可惜我第三十八团未能及时赶到,敌得以退入大同城。

    在停战令生效后的一月十四日,傅作义部新编骑兵第四师及伪蒙骑兵第二集团军李守信部四千余人,仍不顾信义侵占我绥东重镇集宁城。我冀晋纵队第三旅和第四旅第六团协同晋绥军区部队反击,经过三天猛攻,至十七日晨歼敌二千多人,余敌溃逃,我收复集宁城。与此同时,在东面我冀察热辽军区各纵队也粉碎了敌夺占古北口、喜峰口进而占领承德的企图。但由于敌人无孔不入地肆意侵占,而我们有的部队在停战令生效后放松警惕和准备,又未及时组织反击,致使敌侵占了我朝阳、叶柏寿、凌源及平泉等地。我冀中纵队参加反敌抢占战略要地战斗的各部队,于一月十七日仍返沙城地区。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抢占战略要点的行动,在我军沉重打击和全国人民强烈反对下,其军队大规模军事进攻被迫暂时停止,随后国、共双方在美国方面参与下,开始划定停战线、整编军队和改组政府等问题的谈判,从而出现了暂时的和平局面。但这不过是国民党的一个政治欺骗手段和进行大规模内战的一个准备步骤而已,斗争仍然是十分激烈复杂的。当时,华北之敌仍不断向热河、冀东地区进攻,向冀中、冀晋和冀察地区进行蚕食。为此,我军遵照党中央、毛主席《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一方面与敌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一方面利用暂时休战的时机,加紧进行练兵、减租、生产三大工作,以准备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时使我立于不败之地。在停战期间,部队进行了整编复员工作和以军政训练为主的练兵运动。

    根据军区的决定,将由延安原准备调往东北的教导第二旅第五团、独立团和一九四五年十月进入热河地区的冀中第二纵队(即“黄寿发纵队”)第七十二、第七十六、第八十一团和独立第二总队由热河调来沙城,编入我冀中纵队(原冀中第二纵队的第六十二、第七十二团编入冀热辽军区);并调出第十一旅旅部及所属第三十三团和原第十三旅之第三十八团回冀中地区坚持斗争,隶属冀中军区建制。

    原来我冀中纵队都是冀中子弟兵,不习惯山地作战,通过整编,编入从延安调来的部队,使我纵队增加了一些熟悉山地作战、具有“延安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骨干力量:延安的教导第二旅第五团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由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第五连为基础组成的晋察冀军区第三支队兼第四分区所属的第七、第八大队。一九三九年三月整编为第五团。该团第二连即第六八五团第五连,原是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第二连,是井冈山时期的老红军连队。该团组成后,活动于平山、灵寿地区,屡创日寇,特别是一九四零年八月收复娘子关,以血战磨河滩而名闻全区,后又参加了南下太行区,讨伐朱怀冰的战斗。一九四三年国民党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以重兵包围我陕甘宁边区时,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于一九四三年七月连续行军四十五天,进到陕甘宁边区,编为教导第二旅第五团。

    日本投降后,一九四五年九月由延安向东北进军,十二月进到张家口附近。独立团则是以一九三八年一月第一一五师警卫连第二排扩编组成的晋察冀军区警卫连为基础,于一九四二年五月扩编为独立营,再于一九四三年四月编入晋察冀边区政府警卫大队,扩编为独立团。一九四三年七月该团与第五团一起开赴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编为教导第二旅,仍为独立团。日本投降后,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与第五团一起进到张家口附近,这次整编又一起编入我冀中纵队。整编后,一九四六年六月,我冀中纵队正式命名为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仍是杨成武和我;所属之第十二旅改为第七旅,所辖第三十一、第三十四、第三十五团改为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团。第十三旅改为第八旅,所辖之第三十二、第三十七、第三十九团,改为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二十四团。

    在整编的同时,部队进行了复员工作,将年大体弱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同志复员回乡,参加生产。这时部队的思想问题较多,因为整编初期,军区发下了二三万个“光荣退伍”的证章,计划复员的数量太大,过分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后经我们深入连队调查研究、摸底排队,如实向上报告情况,反复核实,最后确定复员一万多人,虽比原定计划减少许多,但仍不适当地复员了一些精壮兵员和干部,一度影响了干部、战士的情绪。加之当时确定有一部分干部要返回冀中工作,有的干部乡土观念较重,想回冀中,组织上却确定他留下;而有的干部则认为于主力军光荣,干地方武装“降了格”,乐意留在主力军,组织上却确定他回冀中,矛盾较多,整天都有干部找上门来谈话,这确是一件不大好做的思想工作。由于各级党委重视整编工作,领导干部逐个做思想工作,安定情绪,基本上达到“走者愉快,留者安心”的要求。

    一九四六年一月至四月,我们纵队结合部队整编,进行政治整训,针对部分同志存在的和平幻想、地域观念及种种个人主义思想,开展了以保卫人民胜利果实为中心的教育运动。通过形势、任务教育与忆苦教育,使广大指战员认识到无论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是八年抗战之中,蒋介石总是要把战争强加在革命人民头上,对人民是寸权必夺,才利必得的。我们看他的过去,就知道他的现在;看他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他的将来。我们不要受他几句“和平”的口号和诺言所迷惑,必须从他自抗战胜利之后,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抢夺我浴血抗战八年的胜利果实的种种罪行中看到,现在蒋介石已经在磨刀了,我们如果不尽快磨刀,把我们的刺刀磨得亮亮的,就不能保卫我们的胜利果实。通过教育,提高了部队对美蒋反动派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了战备观念和野战化的思想,随时准备对付美蒋的进犯。这时,地方开展的减租减息、反奸反霸斗争和生产运动,特别是各解放区反对国民党反动军队的“蚕食”进攻和土地改革运动,更实际地促进了部队政治思想方面的进步和提高。

    在政治整训中,为了鼓舞斗志,我们召开了全纵队的英雄模范大会,表彰和奖励了在进军绥远战役中涌现出来的二十二个有功单位和七十七名英雄模范,授予第三十四团第四连和第三十五团第一连为“蔚县连”,第三十六团第四连为“广灵连”,第三十八团第七连为“模范连”的光荣称号,树立了单位、个人的学习榜样。当时,部队刚整编不久,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新干部特别是基层新干部比较多,许多班、排、连长不懂带兵、爱兵,开小差的事故时有发生。所以,我们通过英模大会,特别树立了老排长高永来这样一个带兵、爱兵典型,开展“学习高永来运动”。高永来是原九分区的一个排长,他打仗勇敢,在战斗中身先士卒,英勇顽强,为掩护战士不顾个人安危,是个战斗英雄;在带兵中是个爱兵模范,他对战士如亲兄弟,关怀体贴备至;在训练中既严格要求又耐心诱导,训练成绩也很好,所以,深得战士爱戴,在那样行军、作战的艰苦环境中,全排没有一人开小差。纵队领导把高永来树为带兵、爱兵模范,在英雄模范大会上介绍他的事迹和带兵经验,奖给他一面写着“爱兵模范”的大锦旗,以高永来这个典型推动尊干爱兵运动的深入开展。这对巩固部队、推动训练起了很大作用。

    一九四六年五月,我纵队在整编和政治整训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以军事训练为主的部队整训。训练初期,由于过分强调“正规化”,反对游击习气,过多地抓了制式教练,发现问题后立即纠正。连队抓紧了射击、刺杀、投弹三大技术及单兵和班、排战术训练,并利用早操适当进行一些制式队列训练,以加强部队的组织纪律性。

    纵队则集中主要精力进行营以上干部集训,学习合同战术,并结合绥远作战的经验教训,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歼灭战”和“运动战”的思想。各旅也在此期间轮训了连、排干部。同时,各部队还依据保卫张家口的作战方案,进行了攻防战术演习。

    我纵队利用停战期间,通过整编和政治、军事整训,使部队的军政素质和战斗力有了显著提高,战备工作逐步加强。这对于后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大举进攻,完成历次的战斗任务都有重大作用。


如果您喜欢,请把《李志民回忆录》,方便以后阅读李志民回忆录沙城整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李志民回忆录沙城整训并对李志民回忆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