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明方同志的风范与教诲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强晓初 本章:忆明方同志的风范与教诲

    我们有幸能够认识并聆听马明方同志的教诲,是在1950年到1952年这段时间。当时他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和西北局第三书记,我们在省委研究室工作。这一期间省委的中心工作是土地改革、查田定产、镇反、剿匪、反霸和恢复城乡经济等。省委研究室主要围绕土地改革、查田定产和恢复城乡经济,给省委提供信息资料和当好参谋助手,工作上同明方同志接触较多,因而受益颇深。现就我们在工作中接触到并体会较深的一些情况追忆如下。

    <er h3">(一)

    关中土改,为了取得经验,使运动健康稳步发展,明方同志精心制定了开展运动的步骤、方法和指导思想:第一,分期进行,多点试验,取得实践经验,指导全面工作;第二,深入实际,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运动中出现的问题;第三,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正确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关中全区41个县(市),2522个乡,700多万人口,确定分两期到三期(边远地区)进行。第一期只在824个乡、200多万人口中进行,仅占关中总人口的十分之三,实际带有试办的性质,而且还规定地、县都要有自己的试点,以便领导上取得感性的实践经验,指导当地的全面工作。第一期土改开始不久,省上即抽调省级有关部门、省土改委员会、省农会负责同志下乡巡视检查土改工作。去西府巡视检查工作的负责同志是省委常委李景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马定邦、省民政厅厅长杨伯伦,我和另外两位同志是随行工作人员,大约是1950年11月中旬到月底,视察了宝鸡、咸阳两个地区的试点乡和一些县,回来后向省土改委员会作了汇报。明方同志不仅认真地听取了汇报,而且亲自到东府调查了解情况。关中地区的土改,是按照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确定的总路线、总政策进行的,即“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各地、各方面人士反映出不少意见,有的属于认识理解问题,有的属于掌握界限问题。比如关中地区有的村子中农多、贫雇农少,究竟依靠谁?有的村子贫雇农虽居多数,但看法上有分歧,认为“八百里秦川这么好的条件还受穷,除家中失掉劳力的外,多是不好好劳动的人”,对依靠贫雇农“不放心”。再是划分富农与中农的界限怎么掌握?与地主的界限怎么掌握?关中有些地主不是大量出租土地,而是种麦、收麦时大量雇用临时工,类似富农的经营方法,有的中农在大忙时也有大量雇用麦客的,界限的掌握上确有难度。还有小土地出租者,主要涉及农村知识分子、小学教师、小手工业者、小商贩等,各自的具体情况不同,看法也不同。还有不法地主与守法地主之争,等等。明方同志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多次召集省土改委员会、省农会,特别是党外各界人士座谈会,请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反复磋商探讨。有时也召集我们研究室的同志交谈这方面的问题,听取我们这些搞具体工作同志的意见。在他不厌其烦的深入细致的研讨和引导下,明确了界限,端正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保证了土地改革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

    <er h3">(二)

    关中地区土改1951年5月全部完成后,明方同志就提出了1951年冬和1952年春,陕南进行土地改革,关中进行查田定产,即“查实田亩,评定产量,确定产权”。查田定产是由研究室秘书组负责联系情况、收集资料、提供信息等(农村组负责联系陕南土改)。搞查田定产的目的,明方同志在《关中地区土地改革总结和土地改革后的农村工作任务》的报告中指出:“关中地区,土地改革中遗留下来的问题还是很多,如划错了的阶级成分,地主向农民的反攻,未被废除的封建债务,未被追回的转移财务,土地分配的不尽合理,干部穷取土地改革过时和多的果实等等,在许多农村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均须认真的给予适当处理。对于地主的违法行为,应在在坚决保护农民利益的方针下依法予以惩处。农民内部的问题,则应采取调节说服的办法,已达到团结教育之目的。各地土地亩数必须调查清楚,各类土地的常年产量必须评议好。按经济地区,按土地类等,一整片一整片地分期做好,这是极其复杂细致的群众工作。”“除了土地改革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和实查田亩、评定常年产量、确定地权之后,我们在广大农村中,就必须更进一步地以最大的力量,领导全体农民开展一个长期的爱国主义生产运动。”在开展这一工作方法步骤上,大体和关中第一期土改相同,同样要求各地点先选点实验,取得经验后在全面开展。明方同志不仅在工作任务、方针政策方面规定的具体明确,在工作全面开展之后,还不断派人下去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他虽然当时侧重于陕南土改,但丝毫没有放松关中的查田定产工作。早在1951年8月中旬,为了摸清土改后农村的遗留问题,明方同志亲自到长安县的王莽村、皇甫村和韦曲区六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1951年冬关中查田定产全面展开,1952年2月,省委专门召开了关中地委书记、专员及长安县委书记会议,重点总结了关中的查田定产工作。瑞生当时是省委研究室秘书组组长,负责联系汇总关中查田定产的情况。这项工作刚开始,他根据省委的部署和群众中的一些疑虑,在省委办的《宣传员手册》第22期上写了一篇“查田定产讲话”,讲了查田定产要解决的问题和四大好处。紧接着《群众日报》转载了这仑“讲话”。这说明当时领导上很重视宣传导向,由此可见马明方狠抓查田定产工作之一斑。

    经过查实田亩,评定产量,确定地权,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互助合作组织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进一步增强了贫雇农和中农以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团结,巩固了基层政权,为开展大规模的农村经济建设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

    <er h3">(三)

    解放初陕西的工矿企业微乎其微,且由于蒋胡匪帮的横征暴敛很不景气。当时西安市是中央直属市,省上只管西安市区以外的工矿,如铜川煤矿,宝鸡新秦纺织厂、机械厂、造纸厂以及火柴厂、面粉厂等。但明方同志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除设有省工业厅外,省委研究室还设有工矿组(凤英在工矿组工作),负责联系这方面的情况,汇集这方面的资料,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1950年初中共陕西省委成立,到1952年初冬(10月中旬)明方同志奉调离开陕西、主持西北大区工作这段时期,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对于省内已有的工矿企业以及商业,我们的基本政策是保护、扶持,帮助其调整劳资关系,调整税收和工资,纠正一度出现的“有公无私”的“左”的苗头,并帮助其改进经营管理,开展爱国生产竞赛等,促其恢复与发展。明方同志多次在各种会议上强调:“我们的工业还很微弱,但只要我们加强领导,尽心尽力地做好现有工矿生产中的各项工作,我们的工业就能够求得迅速扩大与发展”。他要求“工业厅、劳动厅、省工会和各地财委,要用很大力量,把各地现有的私营厂矿管好。…”“做出成绩,学习经验”,“培养工业建设中的各种人才”。他还要求“公营贸易机关、合作社,要用自己所有的资金,并组织私商力量,把群众多余的粮食和土产、山货等副业产品,以合理的价格推销出去,换回群众所需要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指出“这是一件关系巩固工农联盟的重大政治问题”。

    “五反”以后,由于有些错误做法的影响,在商业流通和工、业生产中出现一些束手束脚、不够正常的情况,明方同志发现后,及时提出要把这个情况迅速改变过来。在1952年6月召开的地委书记联席会议上提出:从夏收到秋收的四个月内,以搞好生产工作、搞好经济工作、搞好城乡经济恢复和发展工作,为全省的中心工作,必须认真做好,以改变“五反”后出现的不正常情况。并明确指出:“生产工作包括农业生产以及工业生产,经济工作包括订货、贷款、税收、收购土产、资金投放、供给群众的需要品等等。”“已经进行过‘五反’的城市,主要的要搞好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和商业经营工作(加工、订货、贷放等),并加强工人、店员的教育,同时作好工商联及资方的工作。工人监督资方问题,可先重点的试办一两个小工厂,取得经验以后,经地委研究讨论,省委批准,然后再行推广,绝不应普遍展开。否则,势必要发生问题,即就是现在不出毛病,将来一定会有毛病出现的。”关于“五反”中对不法工商业者的补、退、罚问题,明方同志意见要视具体情况去处置:“凡是有用的与国计民生有利的,不应因‘五反’补、退、罚而垮台,让其继续经营;利少的或将来无利的,应尽量不垮、少垮、迟垮”。

    可见,明方同志在安排部署工作和贯彻落实政策中,总是要求从陕西的实际情况出发,处处考虑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国计民生。在他的这种求实精神和优良作风的指导下,陕西的城乡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据统计,1952年同1949年相比,社会总产值增长54.4%,工业总产值增长73%,农业总产值增长24%,国民收入总额增长47.3%。

    <er h3">(四)

    我们能同马明方同志接触的机会,只有短短两年。但他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虚怀若谷、能听取不同意见的民主风范,对我们教育很深。前边已经提到,明方同志经常召集研究室的同志分析研究土改、查田定产、工矿方面的情况和问题,以及研究修改文稿等。在会上他总是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什么想法、看法就讲什么。开始不习惯,觉得在省委书记面前应该谨言慎行,不敢言尽其意。后来在明方同志的教育引导下,特别是他真诚的谦虚态度,对有不同的看法不仅不批评而且给以鼓励,逐渐大家就敢于畅所欲言了,敢于相互争论,有时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在这种情况下,明方同志总是笑笑的插插话或点点头。有时还说:研究问题就要敢于争论,智者千虑总有一失,愚者千虑总有一得,对事物的认识各有自己的角度,必然有不同的看法,争论问题必然互有启发,互有提高,感情也就愈接近愈融洽,在研究人员中要倡导这种精神。在明方同志的言传身教之下,研究室同志的思想比较活跃,民主气氛浓郁,同志之间的思想情感十分融洽。

    再讲一件事。1951年冬至1952年春,陕南进行土改,安康地委发来一封请示电报。当时研究室秘书组负责室里的文电处理,瑞生和农村组商量后草拟了一个复电稿,还没来得及清抄,明方同志的秘书就打来电话,催问这一电报办理情况,要求把复电稿立即送马书记审阅。瑞生急忙请一位同志清抄后,没来得及细看就送到明方同志办公室。孰料复电稿上的“你们的来电收悉”,却抄成“我们的来电收悉”。明方同志很严肃地问:“我们是谁?”并将稿子上的错处指给瑞生看。瑞生承认自己粗心大意没有详细校对。明方同志再没说什么,埋头看电稿,瑞生站在他旁边,他修改好复电稿后,严肃而恳切地对瑞生说:以后办事情一定要细心,这虽是一之错,如果我和你一样粗枝大叶,将这份电报签发出去,会给地委什么印象?必然影响省委的形象,岂不是个大笑话!还说:年轻人遇事容易着急,着急了就容易出错,要学会遇事急而不慌,这也是一种个人的修养。之后,将电稿交瑞生,叮嘱立即发出。这件事情我们终身难忘,也得益于他这次的教诲,使我们多年在省委机关工作中处处谨慎细心,避免了一些失误。

    明方同志外表很严肃,不苟言笑,给人以不易接近的印象,其实他很平易近人。只举一个事例。大约是在1952年初,省委在省党校礼堂召开机关干部报告会。当时省委机关在五岳庙门,设备很简陋,全机关只有一辆旧华沙小卧车,一般的只供书记乘坐。常委和部长们只能以几辆旧的吉普车和中吉普供作公用,各部门公用车也只是少许的自行车。我俩去听报告,没有自行车可骑,只有步行,刚走出小南门,明方同志的车过来了,我俩急忙让路,站在一边。不料被明方同志认出来了,便停下车问我们是否去党校开会?我们说是,明方说:“你们步行赶不及了,坐我的车一起去。”省委书记对一般工作人员能如此关怀,事情虽小,难能可贵,足见明方同志的高尚风范。


如果您喜欢,请把《马明方》,方便以后阅读马明方忆明方同志的风范与教诲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马明方忆明方同志的风范与教诲并对马明方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