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文贵 邹静之等 本章:第一节

    第一节

    乾隆高坐在养心殿上,纪昀与大臣们立于一侧,和珅捧着古砚跪拜乾隆。“奴才理著院尚书和珅参见皇上。”和珅道。

    “走近来一点说话吧。”乾隆道。

    和珅道:“奴才在琉璃厂的店铺中偶然购得宋朝苏东坡古砚一方,孝敬皇上。”

    乾隆听了十分惊讶,“东坡砚?快!快呈上来!”太监从和珅手中接过古砚,乾隆欣赏着古砚,道:“东坡之砚,我只见过宫中藏砚的“东井从星”,这种素心雕龙,朱砂鹊眼,紫袍金带,实属罕见,可谓稀世之珍宝。”

    和珅道:“万岁乃古往今来第一文才皇帝,配合东坡古砚真乃珠联壁合,必将传为千古佳话!”

    纪昀双目微合,似有所思。乾隆注意到纪昀的表情,道:“纪学士,你好像有话要说哦?”

    “天下事什么都逃不过皇上的眼睛。臣请皇上,让臣看一看这方古砚?”纪昀道。

    乾隆慨然应允,“宋朝第一才子之物,理所当然要由我大清第一才子来鉴定!”

    纪昀上前接古砚端详,和珅冷笑,道:“纪大人,和某请教过行家,此砚千真万确是东坡之物。”

    纪昀道:“臣大胆禀告皇上,此砚乃膺品。”

    乾隆一怔。和珅道:“不可能,纪晓岚分明信口雌黄。”

    纪昀道:“皇上,此砚一侧刻有‘德比颛顼(砖虚)’四古字。”

    乾隆看着古砚,“不错,是有这四个字,颛顼乃上古三皇五帝之一。”

    和珅道:“皇上,这是苏东坡献给宋室皇帝颂词,不足为奇?”

    纪昀道:“皇上,苏东坡一生效忠宋神宗,神宗皇帝姓名就是赵项,试问,苏东坡怎敢把皇帝的名字刻在石砚上?”

    和珅佯作理亏,“这……”乾隆道:“纪晓岚言之有理!臣子避讳,天经地义,砚有帝名,必是膺品。”

    和珅冷静地说:“纪先生果然有眼力,佩服!”悄悄向太监一使眼色。

    站在乾隆背后的太监上前,靠近乾隆,以手一指,低声道:“万岁爷,您看这儿,颜色有异……”

    乾隆注视古砚,喷然冷笑。古砚一处颜色不同。

    乾隆道:“障眼法的雕虫小技。”说罢,他拿起案上的刀一刮,砚上一层烧泥刮去,纪昀鄂然一笑。

    和珅故作吃惊,“万岁,您……您早就看出破绽来了。”

    乾隆兴奋地说:“此法乃是后人在上面烧了一层封泥,以保护古砚。”

    和珅道:“皇上真是慧眼如炬,奴才诚惶诚恐五体投地。”

    众臣齐声赞叹,“万岁英明!”

    乾隆看着石砚,道:“以朕之见,此砚的确是东坡之物,纪晓岚你看呢。”

    纪昀道:“皇上一眼便看破此中机关,透过封泥,不仅看出此砚是稀世之珍宝,而且透过古砚看出了一个臣子之忠心赤胆,怎能不让微臣为您鞠躬尽粹,肝脑涂地呢。”

    和珅道:“多亏皇上英明,还奴才一个清白!”

    乾隆大悦。“和大人,外层那泥是你自己烧上去的吧?”纪昀低声说。

    和珅一笑,“这种雕虫小技,纪先生怎么看不出来?可惜啊!”纪昀道:“是啊,为此我正要向皇上请罪呢!”

    纪昀向前两步,叩拜皇上,“皇上,臣纪晓岚学艺不精,鱼目混珠,险些迷蒙皇上的慧眼。”

    乾隆道:“好啦,好啦,不必如此自谦。其实你早已看出内中之手段,只是嘴上不说而已。”

    纪昀道:“还是皇上看破机关,微臣才恍然大悟的。”

    乾隆道:“算啦,我也不追究你差点冤枉了好人的诬陷大臣之罪了。和珅晋献古砚有功,赏黄马褂一袭,你替他穿上就行啦。”

    和珅大喜,“谢主龙恩!”

    纪昀道:“谢皇上的恩典!”

    纪昀一头大汗,他为和珅披着黄马褂,道:“和大人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好戏还在后头。”

    和珅翘起大腿,晃着,道:“不敢,我什么时候不是奉陪着纪大人玩呢!”

    纪昀道:“臣有话要对皇上说。”

    和珅冷笑,“纪先生,不是要弄什么花招吧。”

    乾隆笑道:“和爱卿放心,不论纪晓岚说了什么故事,朕还是要他穿马褂的!”

    纪昀道:“说来可真巧,昨日臣下在琉璃厂也看到一样东坡之物。”

    乾隆惊喜,问:“是哪家古玩铺?这么巧?”

    纪昀道:“那是路边小摊,不是店铺,除了纪昀,谁也不知道那件是东坡之物。除了纪昀,谁也找不到那摊子。如果臣去迟了,那东坡之物万一被卖掉了,那可就成了千古憾事了。”

    乾隆心动了,问:“你可看得真切?”

    纪昀道:“一清二楚。”

    “皇上,东坡之物早已绝迹,哪有那么容易找到?奴才这方古砚,花了十年精力,踏破了琉璃厂的门槛才寻得,我看这分明是纪昀脱身之计!请皇上叫纪昀为我穿黄马褂才能去!”和珅道。

    纪昀道:“臣怕夜长梦多,宝物被卖出去,皇上就看不到了。”

    乾隆缓缓点头,道:“好一个纪晓岚,好!朕令你前去购取东坡之物,不过,若你空手而回……?”

    “臣愿为和大人更衣脱靴!”纪昀道。

    乾隆道:“好!那你就快去快去!”

    纪昀谢过皇上,飞奔而去。

    和珅叫屈,乾隆道:“要是纪晓岚能为朕也像你一样觅得另一件东坡之物,朕就心满意足了。”

    和珅无奈,道:“是……只要皇上高兴,奴才不会计较纪晓岚的花招!”

    大街两侧小摊上摆着各式古玩、泥塑、面人,纪昀和小月在人群中走着。

    小月好奇地看着四周,问:“纪先生,我们不是来玩吧?”

    “来玩?你知道吗?皇上限期要苏东坡之物!”纪昀苦笑道,“唉!那讨人嫌的和珅,居然上贡了一件苏东坡的石砚,皇上爱不释手。”

    小月道:“这么说,你也是出来找古砚的?”

    纪昀道:“我更惨,今儿我要是买不到一件苏东坡的遗物,我就得给和珅更衣脱靴了!”

    小月道:“就在这种乱糟糟的地方,你能买到苏东坡的东西!”

    纪昀道:“是啊,京城古玩,我家家都熟,苏东坡?连苏西坡也没有了!”

    “啊?你要是给和珅更衣脱靴,你的手……就沾上了和珅的臭味了!”小月道。

    纪昀道:“是啊!纪晓岚宁断双手,也不给他脱靴!”

    小月笑了,道:“这才是我心中的纪晓岚!”

    大街上行人一阵骚动,一群随从驱赶着行人:“闪开!闪开!没长眼睛啊?”

    行人被撞,撞到纪昀身上,小月道:“怎么回事?老虎上街了?”

    纪昀笑道:“什么老虎?准是哪个狗官也上街找苏东坡来了。这些蝇营狗苟之辈,哪能放过这种邀功取赏的机会呢。”

    大街上,随从保护着和珅走来。纪昀看到和珅,把头扭开,“我猜想就是他!”

    小月笑道:“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小月啊!”和珅笑眯眯地走上来,几乎不把纪昀放在眼里,只是望着小月。

    小月甜蜜地一笑,应道:“和大人。”

    和坤道:“小月姑娘……咱们真是有缘!”

    小月笑道:“可不是……有缘……”

    和珅满面堆笑,道:“小月,看中什么了吗?看中了告诉我,我送给你!”

    小月笑道:“那我先谢谢和大人。”

    “看看!看看!”和坤说着眼角一瞟纪昀,纪昀不理他,对着路边老宋的古玩摊子,出神检视一个瓷器砚滴,和珅立刻发现纪晓岚手中之物。

    “纪先生。”和珅招呼道。

    纪昀故意装作出神,把玩砚滴,不理和珅。和珅难堪地望着纪昀。小月靠近纪昀,拍拍他的肩,“纪先生,和大人叫你呢!”

    “唉呀,和大人,真是该死,居然没看到大人……”纪晓岚有眼无珠。纪昀回头故作惊讶地说着,慌忙把砚滴藏在身后。

    和坤道:“纪先生不是骂我吧?先生如此专心致志一定是被什么宝贝吸引住了?

    纪昀故作掩饰,“没什么……没什么……”他用手来暗示小月把和珅拉走。和坤敏锐地发现纪昀的目的,暗暗好笑。

    小月拉着和珅,“大人,我们到那边看看吧?”

    和珅笑道:“好!好!走!”

    纪昀道:“和大人,恕不远送。”

    和珅道:“小月,这边走……”

    和珅和小月走开,纪昀立刻扑到老宋摊前,贪婪地抱着砚滴,与老宋低声讲价。

    人群中,和珅向随从使眼色,随从钻入人群中,监视纪昀。

    纪昀贪婪地向着老宋,却故意说给和珅的随从听见,“老宋,这东坡笔洗你一定要留给我,我出五百两!我这就去取钱,你等我回来哦!”

    老宋道:“行了,纪先生!这不是真货,您怎么能看走了眼呢?先生……”

    纪昀装作没听见,又不放心地回来,道:“你一定要留着哦!千万别给人抢走了!我这顶乌纱帽,可全仗着他了!”

    “纪先生!我留给你不怕。只怕这货是……晦!”老宋在后边尴尬地唤着纪昀,纪昀匆匆挤出人群,随从在人群中监视着纪昀,也随之匆匆离开。

    古董店内摆着各式珍珠、翡翠、古玩。小月眼花缘乱地望着,

    和坤讨好地说,“小月姑娘,看中什么没有啊?”

    “我……我看得眼睛都花了”,小月道。

    和珅的随从入店,向和珅附耳低语,小月俏皮地望着他们。

    “东坡笔洗?难道这么快就被他找到了!”和珅失声说道。

    随从低声说:“纪昀跑去拿钱了,出价五百两啊!”

    “这个诡计多端的大烟袋,怪不得刚才他那么神秘呢,又故意支走小月跟我逛街,原来真的找到宝了!”和坤低声说着,又看看小月,焦急地说,“小月姑娘,你和纪大人配合得真是天衣无缝啊……”

    小月笑道:“和大人,您一定是误会了”

    和坤匆匆忙忙与随从跑去,小月偷笑着在后面跟踪。

    和珅跟着随从沿着大街匆匆来到老宋的摊前,随从以手一指,和珅一把抓起笔洗。

    和坤兴奋地说:“掌柜的,这笔洗我要了!”

    老宋陪笑,道:“大爷,这笔洗不卖。”

    和坤脸色一沉,问:“你说什么?”

    “这是纪晓岚纪先生定好的。”老宋说。

    和珅冷笑,道:“他定了多少钱?五百两银子?”

    老宋一怔,“是……”

    和珅掏出一张银票,道:“这是八百两银票。”

    “啊?八百两?”这……老宋迟疑着。

    “老宋!老宋!”纪昀一面喊着一面匆匆忙忙跑来,手中提着一个包袱。

    和珅见了焦急地对老宋说:“快,收了我的银票。”和珅迫不及待把银票塞给老宋,自己拿着笔洗,纪昀冲上前,佯作吃惊,道:“和大人,你也看中这笔洗了?真是巧啊!我已经定了……”

    和珅也装出一副吃惊的神情,道:“纪先生也看中此物?”

    纪昀道:“和大人,我跟皇上说的就是这东西。老宋,这是五百两。”说完就奉上包袱。

    “抱歉,我已经付了钱了!现在此物归我了!”和珅笑道。

    纪昀急切地说:“和大人,你怎么跟我抢东西呢?”

    和珅笑道:“纪先生,我买的时候,不晓得先生也看中了!他望着笔洗,说,“抱歉……”

    “买了还可以退嘛!——纪昀说着望着老宋,道:“老宋,把钱还给和大人,把这笔洗要回来。”

    老宋不知所措,道:“这……和大人……”

    和珅严肃地说,“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单买卖已经成交,岂能反悔?失陪了!纪先生!”说完他扬长而去。

    纪昀故作喷怒,道:“和大人……你怎能这样强买强卖呢。”

    小月出现在纪昀身边,小月冷笑,“真是缩头乌龟。”

    “你骂我吗?”纪昀问。

    小月道:“你说我骂谁?我看你连和珅一根汗毛也不敢碰,自己挑中的东西又被人抢走了。”

    纪昀一笑,道:“小月,你懂什么呀,明天上朝,就有好戏看了!”说完他解开包袱,包袱内是两块砖头。

    紫禁城大殿上,众臣羡慕地围着和坤。和珅洋洋得意,献出笔洗,道:“北宋柴窑的天青一色……人间绝品!”

    众臣道:“和大人,真有办法!……皇上面前,和大人又是第一功了……这下子,纪晓岚如何交差啊?”

    和珅笑道:“此公只在琉璃厂大古玩店寻找苏东坡的东西,自然要失望了!我呢!专门在路边的小摊子寻找,果然大有所获。”

    众臣道:“路边小摊?假货多啊!大人要小心为上!”

    和珅道:“不错!这些人正是专卖假货,故而收到真品,也辨区认不出来。”

    众臣道:“那和大人……”

    和珅道:“我精研苏于十余年,东坡一字一画,一纸一物,我了如指掌,所以,方才在一堆鱼目中发现了这颗珍珠……”

    众臣道:“佩服!佩服!……哎,不知纪晓岚今天献什么宝?”

    和珅冷笑,道:“他……?手里可能有个包袱皮儿!”

    有人高声说,“纪大人来了!”众人回身一望,纪晓岚提着一个小盒子走来。

    “纪年兄……你也有东坡之物献礼?”一大臣问道。

    纪昀喜形于色,道:“没有找到东坡之物,我哪有脸上朝?那岂不是只有给和大人脱靴的份儿了?”

    和珅不屑,说:“纪先生,能否让我们开开眼界啊?”

    纪昀一笑,说:“这个自然。”他正要揭开盒盖,又说,“不行。”

    众臣失望,有人问:“这是何故?”

    纪昀道:“苏东坡之物,天下罕见,我怕我这宝物一露,和大人又要出高价来跟我强买强卖,我又如何抵挡得住了,各位都知道,和大人有的是钱,偏偏我又贪钱,经不起诱惑,我一定会卖给他,这一来,我别想讨好皇上,更别想升官了……”众人大笑。

    和珅微笑着出示笔洗,道:“放心吧!纪先生!我有此物,已心满意足了!”

    “哎,这不是大人昨日在小摊上所购之物吗?”纪昀问。

    和坤道:“正是!”

    纪昀吃惊地说:“和大人,你要把这种赝品献给皇上?”

    和珅自信地说:“然也!众大人,上朝吧!”

    “和大人,这笔洗……断然不是苏东坡之物啊!难道凭大人的学识,看不出来这是个假货。”纪昀说。众大臣一愣。

    和珅道:“我研究过苏东坡,你唬不住我!这个笔洗是北宋柴窑烧制,其款式大别,胎质细密,釉水融合,青中微绿,水色天明滋润如脂,何等美观,柴窑作品流传甚少,仅存于世,也不过四五件而已。”

    众大臣赞叹,“和大人真行家也!”

    纪昀一笑,道:“和大人所言,句句是真,无懈可击,真乃古玩大师啊!纪昀甘拜下风!”

    太监走出来,道:“各位大人,上朝了!”

    “纪先生,请吧!”和珅微微一笑,成竹在胸地说道。

    养心殿上乾隆含笑接受众大臣的朝拜。

    “众卿平身,纪晓岚,朕等着你的东坡遗宝呢!”乾隆开心地说。

    纪昀强笑着说:“和大人位在纪晓岚之上,请他先献礼吧!”

    和珅洋洋得意走出众臣之列,道:“臣晋献东坡笔洗一具。”

    乾隆惊喜,道:“东坡笔洗?和爱卿,还是你有办法啊!”

    和珅献上笔洗,众人羡慕地望着他,纪晓岚佯装出一副泄气的样子。

    和珅拍马屁道:“笔洗配古砚,相得益彰,是皇上洪福齐天!”

    乾隆开心地说:“和爱卿永远不会让朕失望。”

    和珅一笑,道:“皇上,奴才已孝敬过了,该瞧瞧纪先生的礼了!”

    纪昀佯装怕了,推辞着,“这……”

    乾隆催促道:“对,纪晓岚,该你了!”

    纪昀道:“皇上,可否容臣看看和大人这笔洗?”

    乾隆道:“看吧!看吧!看来今天你得给和大人脱靴了!”

    和珅笑道:“皇上英明!”

    纪昀看着砚滴,道:“臣斗胆向皇上借一杯醋。”

    和珅道:“醋?纪晓岚,你又要要什么花样?笔洗乃磨墨注水之用!”

    “来人,上醋!”乾隆笑道。

    太监走入大殿,以一碗醋倒入笔洗之内,和珅疑惑地注视着,众大臣屏心静气地望着。纪昀捧着笔洗走到皇帝面前,道:“请万岁御览!”

    乾隆愣了一下,看看笔洗内,盛满酷的笔洗内,出现一行字:“和坤狗眼看人低”。

    乾隆忍不住大笑。

    和珅一愣,众臣愕然。和珅莫名其妙地陪笑。乾隆与纪晓岚二人笑得前俯后仰,众大臣面面相觑。乾隆几乎笑破肚皮,道:“纪先生,这是……?”

    纪昀笑道:“这笔洗乃臣亲手烧制,并非什么‘天青一色’。”

    和珅看看笔洗,愣住了。纪昀说:“和大人,这笔洗是我平日精心仿制,为防他人行骗,我的釉彩改良了配方,只要放入酸醋,就会现出字来!”

    和珅尴尬。乾隆笑道:“没人会在东坡砚滴中放醋,所以这谜永远不会破解。纪晓岚,妙啊妙!”

    和坤急忙下跪,道:“奴才晋献膺品罪该万死!请皇上降罪。”

    乾隆道:“好啦!你们两个一来一往,打个平手!有趣,和珅,我赦你无罪,站起来回话吧。”

    和珅不服气,道:“皇上,纪晓岚答应晋献东坡之物,也应请他拿出来!”

    乾隆道:“对!朕一定公平处置!纪晓岚,拿不出东坡之物,朕照样治罪!”

    纪昀取出一盒,道:“臣有东坡之物。”

    乾隆道:“打开瞧瞧!”

    纪昀正要打开盒子,和珅忽然提出,“皇上,请您仔细明察,不然任纪晓岚信口雌黄,我们也不知道他的东西是真是假啊!”

    纪昀道:“臣启万岁,纪昀这样东坡之物,货真价实,如果在座大人们有一位说它是假,纪昀立即为和大人脱靴!”

    “好!”和珅应着向一大臣使眼色,那位大臣冷笑着点头。他向身边的另一位大臣说:“纪晓岚东西一拿出来,我们就说它是膺品!”另一位大臣一笑,低声说,“放心!咱要为和大人出口气。”

    “纪晓岚,呈礼!”乾隆道。

    纪昀打开盒子,和珅注视着他,众大臣关切地望着纪昀双手中盒捧物,纪昀捧出一碗红烧肉,冲着乾隆一笑,道:“东坡肉!”

    和珅书房里,和珅怒不可遏将茶壶摔个粉碎。仆人走入书房,道:“老爷,福康安大人到!”和珅一怔,“福康安?有请!”

    福康安走入书房,看看地上的碎片,笑道:“和大人又生谁的气了?不会是纪晓岚吧?”

    和坤泄气地说:“除了他还有谁?他在皇上面前骂我是狗眼看人低,我还得陪笑脸!他拿碗东坡肉,皇上还说他敏学巧思……气死我了!”

    福康安笑道:“平日这个纪晓岚搞风搞雨,我们拿他没办法,可是这回,我可以助大人一臂之力了。”

    和坤说:“姓纪的,比泥鳅还滑,弄不好,抓不到鱼,还沾一手泥。”

    福康安取出一个盒子,道:“大人,请过目!”

    和珅望着福康安把盒子放在桌子上,打开是一本《石头记》。

    福康安道:“此乃一本反书!是我刚刚搜到的!”

    和珅眼睛一亮,“反书?”

    “此书又名《红楼梦》,红者朱也,正是暗喻朱氏明朝,书中亦有反清复明之意。”福康安说。

    和珅取书翻阅,道:“咦,就这么几页,书没写完?”

    福康安道:“写书的人名叫曹雪芹,市面上流行的全是零星的抄本……现在好多书商都出高价,寻求全书原稿,原稿就在他的临终侍女香云手中。香云到处打听纪晓岚的住处,我猜她一定想把原稿交给纪晓岚。”

    和珅翻阅抄本,道:“纪晓岚会收下吗?”

    福康安道:“这本《红楼梦》乃占今第一本奇书,纪晓岚若是一睹,必定爱不释手,他一定会私藏这部书的!”

    和珅道:“好!太好了!”

    一幢老屋长满青藤古树,大门上高悬一个匾额“阅微草堂”。莫愁默默在一旁晒着梅子,纪昀在一边望着梅子,小月笑说,“喂,阿姐,你知道先生今天在朝堂之上怎么修理和坤那个狗官吗,笑死人了!”

    莫愁表情凝重,问:“好笑吗?”

    小月开心地说;“你知道先生在笔洗那里头写什么吗?和珅狗眼看人低!”

    莫愁严肃地说:“是吗。”

    “不好笑吗?”小月一怔说道。

    莫愁注视着纪昀,问:“先生以为好笑吗?”

    “莫愁一定有自己的看法。”纪昀说。

    莫愁冷冷地说:“莫愁以为先生不必与和珅这种人为敌。”

    小月道:“阿姐,和珅这种大坏蛋,就该好好整整他!让他知道我们先生的厉害!”

    莫愁道:“不错,和珅是大坏蛋,所以他一旦受辱,必定报复!”

    小月道:“怕他什么?比文的,他比不过先生,比武的,他比不过你阿姐,再说,还有我杜小月呢!”

    “先生一生抱负,满腹经纶,正要辅佐皇上,造福百姓,如今却为这样一个小人而冒险,值得吗?”莫愁说,“先生逞一时口舌之快,而忘了一肩重任,莫愁太失望了。”

    纪昀缓缓走近莫愁,诚恳地说:“莫愁,谢谢!……”

    “阿姐骂先生,先生还谢谢他?”小月问。

    纪昀道:“纪晓岚太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了!”

    莫愁道:“先生,君子永远斗不过小人的!”

    纪昀点头,道:“莫愁之言,纪昀铭刻在心。”

    莫愁微笑。小月莫名其妙,看看二人,道:“你们两个怎么了?打什么谜啊?笑什么?有病啊?”

    宫门前,乾隆意气风发,太后神采飞扬,百官在为他们送行。

    乾隆走到和珅与福康安面前,道:“两位爱卿,朕陪太后此去泰山,朝中之事你们多辛苦了!”

    和珅道:“奴才等敢不鞠躬尽瘁!”

    福康安道:“皇上,有几件反书案,必须立即查办!”

    乾隆道:“哦?又有反书?”

    福康安道:“一是徐述象反诗案。”

    和珅道:“对!此人反诗中公然说:‘明朝期振翩,一举去清都’。”

    乾隆眉头一皱,“什么?”

    “要振兴明朝,去我大清。”和坤说。

    乾隆怒道:“这还不立即查办?福康安。”

    福康安道:“喳!皇上,此外,尚有丁文彬反诗案,余腾较反诗案,《红楼梦》反书案……”

    乾隆似没听说过此事,“《红楼梦》?”

    和坤说:“对!此书以红喻朱,把我康熙、雍正二帝骂得体无完肤!恶毒之极呀!”

    乾隆怒道:“福康安!朕返京以前,这些案子,你全部给我办好了!”

    福康安道:“喳!”

    乾隆道:“凡藏、阅、传、抄、刻、印、销、售者,一律拿问下狱!”

    和坤低声说:“皇上,朝中有些大臣也涉其中。”

    “你们奉旨行事,大臣涉案,一样拿问!决不宽贷!”乾隆道。

    二人大喜,道:“奴才遵旨!”

    大臣之中,纪昀注视着乾隆三人,有些忧心。

    小月道:“先生,太后来了!”

    纪昀一笑,问:“小月,你不是有东西要给太后吗?”

    小月应了一声,跑上前去,太后慈祥地望着小月。

    小月跪拜,道:“小月拜见太后!”

    太后笑道:“小月!哀家正想着你呢!”

    小月捧出一个食盒,道:“太后,这是给你路上用的。”

    “好!难得你小小人儿有这份孝心。”太后笑道。

    音乐大作,旗帜飘扬,太后与乾隆登车。群臣送行,和珅、纪昀、福康安各怀心事望着乾隆与太后一行远去。只有小月开心地挥着手。

    琉璃厂大街上,莫愁一身白衣,好奇地逛着,摇着扇子,浏览着各式古玩,字画、古籍。“姑娘,看看这个,明朝归有光的手迹。”一商人说道。

    莫愁苦笑,“我?不识几个字。”

    商人一怔,道:“啊?不识几个字?姑娘开玩笑,姑娘手中拿的是八大山人的扇子。”

    莫愁看看自己的扇子,道:“这个?是……他弟弟送的。”

    商人问:“八大山人的弟弟?谁啊?”

    莫愁道:“九大山人啊!”说完笑着走开。

    人群中一阵骚动,莫愁好奇地一望,少女香云慌忙奔跑着,她身穿白衣,手中拿着一个包袱,一群捕快在人群中追赶着,香云惊慌而逃。

    莫愁道:“这班官府狗腿,专欺负老百姓!”

    香云惊慌失措地从莫愁身边经过。

    莫愁冲上去一把拉住她,道:“姑娘,躲在这儿!”她把香云拉到一口古玩大缸前,把大缸放倒让香云快进去,香云跨进大缸,莫愁顺手将大缸一滚,大缸滚到墙边。捕快们冲来,四下里搜寻。莫愁突然跳了起来。

    捕头喊,“在那儿!”莫愁飞快地跑走,在人群古玩中穿来跑去,捕快们追赶着她。

    香云躲在大缸内,紧张而视。莫愁身手敏捷,有如穿花蝴蝶,戏弄着众捕快。众捕快跑得气喘吁吁。莫愁停步,回眸一笑,问:“你们找我吗?”众捕快愣住了。捕头道:“追错人了!”他率众捕快跑走。

    “一群酒囊饭袋!”莫愁开心而笑。莫愁推开大缸,香云从里面出来。“多谢姑娘!”香云感激地说。

    莫愁道:“那群酒囊饭袋往那边去了,你可以放心回家了。”

    香云踌躇,道:“姑娘,我回不去了,他们肯定会一直找到我的家里。”

    莫愁道:“那你跟我走好吗?在我那儿躲几天。”

    香云道:“不敢再烦劳姑娘了。只是他们饿虎一般抢的是我手里这个包袱,我想请姑娘代为保管几天……”

    莫愁道:“那里面是什么金银细软,还是什么赃款赃物呢?要不然那些官差为什么追你?”

    香云道:“都不是,只是一幅画儿。”

    莫愁道:“好,我为你保管。我就喜欢个画儿。”

    香云道:“姑娘,小女这里有礼了。三天以后,在西直门外亮马桥我取包袱,并有重谢。”

    “我可不是为你的酬谢,才管这闲事的。”莫愁道。

    纪府莫愁住房中,莫愁和小月将包袱打开,展开画轴,看到《芹溪兰草图》。莫愁道:“真好看!我就喜欢兰草!”

    “有人说姐姐有兰花缘,姐姐是不是有喜遇,那位存画人是不是一个公子呀?”小月问。

    莫愁笑着嗔道:“什么公子?也是个女孩子家,怕是家中有了什么灾祸变故了。”

    小月道:“管他什么灾祸变故呢!既然姐姐喜欢这幅画,我们在墙上挂几天。”

    莫愁道:“好!兰草对莫愁,莫愁对兰草!”

    二人将画挂在墙上。仆人叩门,小月抢着开门,道:“是纪先生回来了,也让先生看看画。”

    仆人走进来,道:“大门外有个女孩子家来找老爷。”

    小月道:“又是女孩子家,你不会告诉她纪大人不在家。”

    仆人道:“我说过纪大人在礼部议事,不在家,可那女孩子说,不见到纪大人她不走!”

    小月哼哼地说:“我去把她打跑!看她还敢不敢找上门来缠着纪先生!”

    小月从大门中走出,见面色惊慌的香云立在门厅,手中拿着一个包袱。

    小月掏出一小块银子递给她,道:“你又没见过我们老爷,你又和纪大人非亲非故,以后不要到纪府来纠缠,看你怪可怜的,这是五两银子拿去做盘缠吧,以后别让我再看见你。”

    香云道:“我不要什么银子,我是有重要的事情来找纪大人的。”

    莫愁来到门厅,认出香云。香云兴奋地拉住莫愁的手,道:“这位姐姐,是你救了我,我还有一轴画存在你那儿。”

    莫愁道:“快进来说话。”她转头对小月说:“你去外面把住风看看,有没有什么人跟着这位姑娘?”

    香云跟着莫愁进了客厅。

    “姐姐,你是纪府的人吗?是纪夫人吗?”香云问。

    莫愁道:“我不是什么夫人,我是纪大人的好朋友,从外地来,住在纪大人的府上。”

    香云问:“那位要给我银子的姑娘呢?”

    莫愁道:“也是纪大人的好朋友,我们姐妹相称。你有什么话尽管放心地说吧,是不是想把画要回去?”

    香云道:“我是有要紧的东西要交给纪大人,那幅画也是交给纪大人的,纪大人看过东西就会明白了。”

    莫愁道:“纪大人在礼部大堂议事,不知何时回府,姑娘如果放心,交给我好吗?”

    香云道:“姐姐是好人,想不到又在纪大人府上遇上,你又是纪大人的朋友,我没什么不放心的。”

    说着香云将包袱交给莫愁。

    “请姑娘留下姓名,让纪大人上哪里去找姑娘呢?”莫愁问。

    香云道:“告诉纪大人,到香山黄叶村,来找曹雪芹!”

    香云说完站起身,笑笑说,“谢谢姐姐,小女告辞了。”香云转身出门离开纪府。

    纪昀书房里各种书籍堆放着,纪晓岚抽着大烟杆,一边翻阅着书。“烂书!大烂书!简直是浪费笔墨!”纪昀说着把书扔入垃圾桶。

    书房门开了,莫愁走进来,道:“纪先生,这么晚了,还在公干?”纪昀道:“这四库全书,要修尽天下书,我哪能歇着?”

    莫愁看着屋里的书堆,道:“这么多书?先生会看花了眼的。”

    纪昀道:“好的少,烂的多,直是糟污了我的眼睛。”

    莫愁嫣然一笑,说:“要是我给你一部好书呢?”

    “你不识几个大字,你有好书?”纪昀笑道。

    莫愁从衣袖中取出一叠抄本,道:“好不好,我说了不算,天下第一才子纪晓岚说了算!”

    纪昀从莫愁手中接过抄本读了起来。

    “要是你看了,真的说是好书呢?”莫愁俏皮地在一边问。

    纪昀道:“那我就送你一把好剑!”

    莫愁道:“先生说话算数。”

    纪昀道:“当然,一字千斤!”

    莫愁道:“这书是人家上门送来的!”

    纪昀笑了,“上门送书?”

    莫愁道:“人家说了,这本书,只有天下第一才子纪晓岚才能欣赏。”

    纪昀道:“哦?又是哪个骗子?你使了不少钱吧?”

    “一文钱也不花!还有一幅画,人家说好书送识者,好画送方家。”莫愁说。

    纪昀道:“跟巷口那卖切糕的一样啊?好大的口气!”

    莫愁道:“你一看便知晓了。”

    夜里,纪昀书房中灯火飘忽,一缕烟柱在灯光中升起。纪昀抽着大烟,仔细阅读着莫愁交给他的发黄残破的手抄本,一页一页,“宝玉”;“黛玉”;“晴雯”;“宝钗”;“凤姐”的人名在他的眼中跳动,纪昀的双目有些湿润。

    大烟杆闪着火光,映着那幅《芹溪兰草图》。纪昀含泪而笑,道:“雪芹!雪芹!纪晓岚生平不服人,今日我可五体投地!”

    纪府回廊里,纪昀披着衣衫,匆匆走到一个紧闭的房门前。纪昀用大烟杆敲着门,道:“莫愁!快起来!”

    房门打开。莫愁又好气又好笑,出现在门口,道:“大人,那是不是真的一本好书啊!”

    纪昀道:“是啊!是啊!他让我夜不能寐了!”

    纪昀走进莫愁房中,房内点着烛火。

    纪昀问:“莫愁,那位送书的人叫什么名字?”

    莫愁道:“曹雪芹,是个女孩子家!”

    纪昀吃惊地说:“女的?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就算李清照投胎转世,也比不过她呀!莫愁,她住哪儿?”

    莫愁问:“怎么了?”

    “明天一早带我去找她!”纪昀道。

    莫愁道:“明天一早?明天我和小月得去同庆班学戏!”

    纪昀问:“学完戏呢?”

    莫愁道:“学完戏,我跟小月去打猎。”

    纪昀急了,说:“这……你比大臣还忙呢?”

    莫愁道:“怪不得她说纪先生看了这几页东西,一定想去找她!”

    纪昀感叹道:“是啊!我恨不得立刻就见到他!”

    莫愁打了一二个呵欠,道:“先生,因为曹雪芹是个女孩子就更急着想见到她吧。”

    纪昀眼珠一转,说:“我说段故事给你听,你就会明白了。”

    莫愁喜悦地问:“是不是才子佳人的?”

    “一个是天下第一大才子,一个是人间第一大佳人。”纪昀笑道。

    纪略说:“这对苦命鸳鸯,男的叫贾宝玉,女的叫林黛王……”

    莫愁道:“那我把小月也喊起来一起听吧。”

    曙光初照纪宅,纪昀为两个姑娘讲了一夜《红楼梦》。房中双眼含泪的莫愁和泪流满面的小月仍不放过他,要他将故事讲完。

    “快说啊,可怜的黛玉后来怎么样了?”小月便咽着问。

    纪昀叹息,道:“后来,就不知道了。”

    “你还跟我卖关子?”小月生气地说。

    纪昀苦笑,道:“不是我卖关子,是书没了。拿来的就是这么几页了,后面的在哪儿?”

    “后面的?准在那个曹雪芹手中。”小月心急火燎地说。

    纪昀问:“那曹雪芹住在哪儿。”

    莫愁惊喜地说:“香山黄叶村!”

    纪昀道:“好!我们去香山黄叶村!”

    云雾级绕着香山,小月扶着纪昀走到长满青藤的曹宅门外。“先生,樵夫说就是这一家了!”小月说。小月推开曹家大门,几只蝙蝠从大门飞了出来,小月吓得发出一声尖叫。

    纪昀道:“奇怪,这里好像没人住了。”

    二人走入曹宅内长满青藤野草的大厅。纪昀与小月环顾四周。

    小月道:“先生,我们会不会找错地方了?”

    “你看!”纪昀以手一指,一张长满青苔的供桌上,放着一个牌位,上面写着“曹雪芹之灵位”。“这是……死人的牌位嘛!”小月说。

    纪昀道:“这就是曹雪芹的牌位。”

    小月吃惊地说:“曹雪芹?她死了。”

    纪昀道:“活人不会立牌位。”

    小月道:“不对啊!昨天她还跟我说过话啊!”

    纪昀注视牌位,默默不语。小月问:“先生不信?要不那几页东西是哪来的?就是曹雪芹亲手交给我的啊!”

    “曹雪芹已经死了……我本以为可以与他吟诗作对,共饮一杯……如今已成为遗憾了!”纪昀感叹道。

    小月呆立,“曹雪芹死了……那我见到的那人是谁?”她一颤,害怕了,“是鬼!”她吓坏了,“先生?我遇到女鬼了!”小月惊恐地躲到纪昀身后。

    纪昀默默地双手合十而拜。

    “先生,咱们走吧!”我在这儿者觉得一股凉气直冒上来。小月说。纪昀道:“小月,别怕,你见到的那女人是活人,她一定是曹雪芹的什么人。”

    小月道:“夫人?曹雪芹他不是女的?”

    纪昀道:“曹雪芹是个男人。”

    小月道:“不对!她要是曹雪芹什么人,怎么这儿都没人住呢?”

    纪昀道:“也许,这就是她给我们出的谜。”

    “谜?什么谜?”小月问。

    房门突然被踢开,一群武士冲入大厅。小月与纪晓岚一震,武士背后,福康安走了出来


如果您喜欢,请把《铁齿铜牙纪晓岚》,方便以后阅读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一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一节并对铁齿铜牙纪晓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