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萨:站在第一线的作家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巴尔加斯·略萨 本章:略萨:站在第一线的作家

    素侠/文

    曾经参加竞选秘鲁总统的著名文学大师巴尔加斯•略萨,被视为新世纪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冲击者,他从上世纪就多次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随着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日期的临近,人们关注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他的身上。

    巴尔加斯•略萨1936年生于秘鲁南部的阿雷基帕,现在已经69岁,仍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由于在1990年竞选总统时被藤森击败,他自1993年起就移居西班牙并获该国国籍。他经常居住在英国伦敦,从事自己所酷爱的文学创作。近几年他被人们以为是随时可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级大师。他的创作相当丰富,长篇就有十几部之多,另外他还在戏剧、散文等方面也颇有建树。

    他的《胡利娅姨妈与作家》记述的是他的一段真实情感:年少轻狂的大学生爱上了比自己大 10岁的胡利娅姨妈,她有着尴尬的双重身份: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和略萨舅舅的小姨子。但是,他们最终冲破了世俗的阻挠和家长的恫吓,两颗心勇敢地走到了一起。另外,他的《城市与狗》、《酒吧长谈》等也讲述了特别吸引人的故事。

    无可逆转的文学之路

    略萨少年时曾在玻利维亚求学,回国后他于1950-1952年在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学习,1957年他毕业于圣马科斯大学语言文学系。他年纪轻轻就与他的胡莉娅姨妈结了婚,生活的重负几乎压得他透不过气,有时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兼做几项工作,文学不过是他的业余爱好,照他的话说,尽管他“把文学看得比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重要,但从未想到过有一天会成为作家。”

    可是,他没有想到他写了又撕撕了又写的残存作品,将他无可逆转地引向了文学之路,因为《挑战》获了《法兰西杂志》组织的秘鲁短篇比赛奖,为此略萨得到了到巴黎旅游15天的奖励。这进一步激发了他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于是,他喜欢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喜欢上了亨利•米勒,喜欢上了福克纳、卡夫卡、加缪,他把萨特当作偶像,刻意模仿海明威……结果,到了1959年略萨明确宣布:“文学是我选定的生活道路,我决不会再改变。”

    他客居巴黎时,先是为一家通讯社工作,后为法国电台、电视台服务。正是在那里,他结识了一批移居巴黎的拉美作家,如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墨西哥的胡安•鲁尔福等。在六十年代,正是略萨和他的朋友马尔克斯、富恩特斯等人引领了影响深远的拉丁美洲的文学大“爆炸”。

    “不妥协”的文学

    巴尔加斯•略萨提倡“不妥协”的文学,主张“文学要抗议,要控诉,要批判”。

    作为结构现实主义流派的掌舵人,他的骨子里终究不肯彻底放弃他的文学主张,随处以一种先锋的姿态继续自己的文本实验,他甚至敢于把艾柯、米兰•昆德拉与约翰•厄普代克这些大名鼎鼎的当代作家贬得一文不值。

    略萨更多的创作触角伸向了广泛的社会现实,其锋芒直指独裁统治、教会的伪善与官僚们的结党营私、倾轧弄权。他善于发表言论,对国际大事尤其是拉丁美洲的事务,往往阐明自己的看法,提出解决的设想。他认为当今的人们对现实社会有很多盲点,所以他要把它揭露出来。

    2003年,巴尔加斯•略萨发表了一部题为《伊拉克日记》的文集。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他前往伊拉克,和街上的行人以及某些阶层的人士进行交谈,收集了不少材料,其成果就是这部文章。他记述了伊拉克平民百姓在萨达姆统治下的痛苦生活,披露了萨达姆政权多年来对人民的控制、压迫、剥削和对进步人士的迫害。

    长篇巨著《小山羊的节日》花去了他3年半的心血,这部再现了多米尼加共和国前独裁者特鲁希略的专治统治,这个被描绘为魔鬼的独裁者曾对3百多万多米尼加人施行了极端残酷的暴政,在他30多年的专制统治下,整个国家成了人间地狱。略萨通过杜撰的一个妇女乌拉妮娅的所见所闻,再现了拉美最血腥的独裁统治。

    文学竞技的常胜冠军

    1959年,他的《首领们》获西班牙莱奥波尔多•阿拉斯文学奖。1960年开始创作第一部长篇《城市与狗》,后来获西班牙“简明文库”文学奖。1965年他出版的长篇《绿房子》,次年获西班牙文学批评奖。另外,1967年他被授予秘鲁全国奖,1968年又获委内瑞拉“罗慕洛•加列戈斯” 国际文学奖。

    在1980年,意大利拉美研究院授给他的《胡莉娅姨妈与作家》文学奖。1985年,他的《世界末日之战》获海明威文学奖,第二年又获西班牙阿里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1988年他获得了美洲金质奖章。1994年他获西班牙塞万提斯文学奖。1995年,他获得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

    2000年,略萨获得了第13届梅嫩德斯•佩拉约国际奖,奖金为800万比索。该奖专门授予那些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知名人物。古巴国家文学奖得主巴勃罗•阿曼多称略萨“是位伟大的作家,一位站在第一线的家”。“他的几部是我们世纪的‘重头’著作”。

    此外,在1976年8月的第41届国际笔会代表大会上,他被推选为主席。这是拉丁美洲的作家第一次担任国际笔会的主席。

    巴尔加斯•略萨,这位只缺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在对待诺贝尔文学奖问题上,他认为一个优秀的作家不应该想得什么奖,因为这会干扰他的创作,他认为得不得奖有很多偶然因素,不能强求。据可靠消息,略萨在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文学排行榜上名次不断前进,去年就已经排到了第二位。

    巴尔加斯•略萨与中国

    自从1979年北京大学的赵德明教授第一次在国内刊物发表文章介绍略萨,继而又在1981年将这位著名作家的《胡莉娅姨妈和作家》译成中文发表,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名字就在我国读者中似一声春雷般炸开来。目前,他的主要作品,都相继被介绍到中国来。

    略萨受到中国读者的青睐可以说是从两部长篇开始,一是《胡莉娅姨妈与作家》,另一部是他的《绿房子》。

    “略萨曾经获得众多的文学奖项,是杰出的结构现实主义家。他的将触角伸向了广泛的社会现实,既能深刻抓住现实生活中的本质问题,更能将其加以想象和升华。他的作品对现实主义的革新产生了影响,在作品结构上有自己的特点。”这是略萨研究专家赵德明教授对作家略萨的总体评价。

    今年8月,赵德明亲笔著作的《巴尔加斯略萨传》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此书讲述了作家巴尔加斯•略萨颇富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对父亲的仇恨、狗一样的军校生活、放荡的小记者、他与胡利娅姨妈的恋爱结婚……通过种种出人意料的情节,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属于秘鲁同时也属于世界的巴尔加斯•略萨的“动态生活”。《巴尔加斯•略萨传》使人们有了一个能够深入了解这位著名作家的机会,尤其对于众多喜爱略萨作品的读者,这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福音。

    --------------------


如果您喜欢,请把《给青年小说家的信》,方便以后阅读给青年小说家的信略萨:站在第一线的作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给青年小说家的信略萨:站在第一线的作家并对给青年小说家的信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