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战略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刘世英 本章:人才战略

    自古道:“得人心者得天下。”《蒙牛内幕》一书火遍中国大江南北,书中描写牛郑之争时有一句精彩的评语:“郑俊怀在与牛根生的搏斗中,他赢了,但是也输了;他赢得了权力,却输掉了人心。”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经济。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人的行为活动才能完成。所以,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是企业的主要价值创造的源泉。所以,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所以,人才才是企业最大的资产。

    难怪安妮·布鲁金将企业等同于有形资产+智力资本。难怪当有好事者问比尔·盖茨:“如果让你现在立刻离开微软,你还能创造另一个微软吗?”比尔·盖茨的回答很巧妙:“能!如果允许我带走100个微软员工的话。”更难怪,无独有偶,日用品巨头宝洁前CEO理查德·德普雷说:“如果有人把宝洁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把宝洁的人带走,宝洁公司就会垮掉;相反,如果你把宝洁的资金、厂房及品牌拿走,而留下宝洁的人,10年内宝洁将重建一切。”

    因此,企业根本的问题是如何解决“人”的问题,企业管理的根本在于“人”的管理。对“人”的观念与理解也直接决定着企业人才战略的执行水平。

    江南春说:“专业人才的缺乏是作为一个CEO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的新媒体行业非常需要相关的专业性人才,但目前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的人才培养显得不足,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如何寻找、培养和留住专业人才是江南春很关心的问题。

    江南春在整合人力资源方面向来驾轻就熟、信手拈来,这种才华可以说对他的事业和分众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招揽人心”,分众浪里淘“金”

    彼得·德鲁克说:“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基石,基石坚固企业大厦才会耸立不倒,招揽人才是基石的建造过程。”

    江南春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不仅是个生意天才,还是一个以人为本、重视公司文化、有着浓厚人文色彩的年轻企业家。他说:“人才占有率就是市场占有率。只要积聚业内最优秀的人,这个世界便是你的。”

    江南春在分发到分众各地员工的CEO话题中提到:“我们以选接班人的态度招募新人,并且定下规矩,所有人都必须寻找并发展自己的接班人,这是工作的一部分。这样大家就知道我和我们的高管团队为什么每年都花数百小时的时间亲自去挑人的原因了。我们是在今日的应征者当中寻找领导型人才,寻找接班人,这怎么可以掉以轻心?”

    分众的用人标准是“专业、敬业、有创新精神”,并积极找寻那些能对公司做出实际贡献、能开创崭新局面的人才。在分众工作的员工大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学历,不过他们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致性:

    ·想象力与创造力。能时刻通过积极地思考,发现新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以及达到某个目标的最佳途径。

    ·十分强烈的进取心。具有克服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和信心。分众人都具有坚强的韧性,坚忍不拔,再艰难、再困苦的工作任务都能以百分之二百的热情完成。

    ·正直的人格。分众人按照??公司信条”来工作,在每天的工作中努力遵循诚实和正直的原则。

    ·协调一致的合作精神。分众的卓越领导层以领导一个团队取得成功为骄傲。分众的管理层懂得如何在工作中激发全体员工的热情,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达成最终目标。

    ·工作目标导向下的强学习力。

    “笼络人心”,分众卧虎藏龙

    楼宇电视行业本质上是一个资源竞争的行业,除了稀缺性的楼宇资源之外,人才资源的竞争也是关键所在。“市场上优秀的人才不多,挖掘市场上优秀的人才一定是企业重要的宗旨,因为这些人不是你的同道就是你的敌人。”江南春在参加一个论坛时说,挖掘一流人才将是分众实现质变的关键因素,“最近几年,中国媒体有巨大成长,给新媒体提供的舞台非常大,好主意不缺,但能落实下去的人很缺。”

    应该说分众的市场份额不仅仅是楼宇的占有率,很大程度也依赖于对稀缺性人才的占有。对稀缺性人才的占有也是分众主要的竞争优势之一。

    分众在人才聚集上是不遗余力的。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的这句座右铭同样激励和感染着江南春。每一个“投奔”分众的优秀人才无一不是冲着江南春对事业的激情和对工作的热情而来,而分众也确实没有让他们失望。

    分众传媒的核心管理层较为稳定,其人力资源可以形容为“八仙过海”,既有来自于《经理人》杂志、《东方企业家》杂志、《财经》杂志等传统媒体的高管,也有来自知名户外媒体公司的高管,如MPI全国销售、通成系各地销售主管多名,另外还有源于电视媒体、报纸媒体、网络媒体的人才,甚至有来自许多广告主公司的市场主管和江南春华东师大的师兄,现任公司的副总裁、从日本学成归来的嵇海荣。

    原任分众传媒总裁的谭智拥有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此前曾是框架媒介董事长兼总裁,并曾担任过微软(中国)公司副总经理、Ut斯达康公司中国区高级副总裁等职务。首席财务官吴明东拥有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MBA学位及纽约大学学士学位,此前曾担任美林证券(亚太)有限公司科技投资银行部副总裁,港湾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首席财务官,及瑞澜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代理首席执行官。而前凤凰卫视华东区总裁陈从容加盟分众,出任首席营销官,更是使得分众的人才团队如虎添翼。陈从容曾于凯雷投资聚众后出任聚众的首席运营官,但短期内即离职;仅仅数月,在与江南春就媒体经营理念做了一次深入沟通以后毅然加盟分众。原实力传媒集团户外副总经理陈岩也加盟分众,出任首席战略官,可见分众对人才的巨大吸引力。分众的人才战略已推广至财务管理、市场推广、楼宇拓展、售后服务等更多部门。

    分众对人才的渴望还不只于此。打开分众传媒公司的主页,“空缺职位”便映入眼帘。分众打出的招募口号是:“分众传媒以真诚对待每一位员工。不论背景、年龄、性别,我们欢迎那些真正具有专业特长、职业精神和丰富想象力的人!如果你想寻找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团队,请马上与我们联系。”

    分众给员工实现个人价值提供充足的机会和宽松有利的条件,给人才成长创造更加和谐适宜的环境,搭建更为广阔的施展才华和能力的舞台。

    通过激活人才沉淀层、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分众给了员工一个机会和平台任其驰骋。而分众也以蓬勃的朝气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经营人心”,分众绝不为渊驱“鱼”

    人事振荡、人才跳槽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最致命的伤害,不仅严重打击了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更严重地破坏了公司的形象和商誉,造成的损害短时间很难弥补。

    号称“手机狂人”的tCL前任总裁万明坚及其手机团队加盟长虹旗下的国虹通讯后,tCL手机的销量大幅下滑,同时新品推出的速度依然很慢。tCL通讯2004年全年净亏损高达2.24亿元,仅2004年第四季度就巨亏3.784亿港元,而在2003年第四季度,tCL通讯的净利润为2.323亿港元。

    离开伊利、自立山头的牛根生曾自述说:“其实我不愿回忆和伊利的这段往事。做出离开伊利的决定时,我心里相当难受。段永平离开小霸王时老板送给他一辆奔驰,而我不但没有拿到我应得的年薪,还说欠企业20万元,到北大读书的1万元也要我交……在伊利那头越心寒,在蒙牛这头做事的动力就越强。”

    分众能够如此快速地发展与壮大,跟其善于“经营人心”的人才战略息息相关。分众深信“人才是公司发展的重要资源和资本”。分众一位高管常说:“分众传媒从艰辛创业到成为行业的领先者,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让我深感自豪的是我们拥有一支由众多优秀人才组成的精英团队,分众蒸蒸日上,正是源于大家的共同努力。”

    君子应虚怀若谷以接纳他人。其实江南春就是个人缘极好的人。第一,从韩国强那篇博客看得出来,他“中无私主,无感不通,以量容人”,为人仗义,朋友很多。第二,据说他的一个朋友有一次和一个IDG的风险投资商聊天,问,你们错过分众以后,为什么没有投聚众?他脱口而出,那要被江南春骂死的。事实上,江南春在做广告代理期间,曾在IDG做过一年,和那拨风险投资商很要好,其中有一个是华东师大89级的,和分众现在的副总裁嵇海荣是一个寝室的。

    “如果人才留不住的话,受训过的优秀人才的流失对我们将是一个重大的损失,”江南春深知人才对于分众的重要性,“为了能够使个人的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公司会给每个人提供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舞台,让员工看到自己的光明前景,弱化员工的跳槽动机。”

    因此,分众的人才战略不仅包括如何“笼络人心”,吸引人才加盟,更在于营造公司与员工之间心灵的感应,强化人才对分众的忠诚。

    “留住人心”,分众人同舟共济

    想让一个人一辈子忠于一家公司、一个企业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不少商业精英也认为,一个人要忠于自己的事业和职业,而非忠于自己的企业,这是有道理的。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忠心耿耿是一种美德,但是在市场经济文化下,往往是企业希望员工对企业忠诚,而忽略了企业对员工的忠诚。这样的忠诚不对等和不公平导致了企业提倡忠诚时的苍白无力和空洞乏味。

    令人羡慕的薪酬福利并不是留住人心、留住人才的全部。但员工在企业里的需求不外乎三个方面:物质、精神和工作环境。所以,分众在对人才求贤若渴、不惜重金的同时,也极力营造公司的文化工作氛围,留意员工的需求变化,注意内部人才的培养、激励和选拔。

    另一方面,高管失和、利益纠纷是人才流失的共同现象。当然,企业里不可能没有矛盾,战略的调整、利益的冲突必然使老板与经理人之间产生隔阂。但最重要的是,要去疏导而非漠视矛盾。治人如治水,不能采取围追堵截的方式,要因势利导。对此,分众提倡上下级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允许公司运作理念存在差异,但竭力避免根本利益上的冲突。而江南春杰克·韦尔奇式的“无边界沟通模式”,更是保持了分众的活力和激情。

    不仅如此,分众还努力建立充满人情味的“感激”文化。江南春曾说:“如果把员工为公司奉献、公司支付给员工薪水,看做是天经地义的事,那么人才流失就更是‘天经地义’了。因为公司和员工是契约关系,员工有好的发展,为什么不走?”所以,“尊重人、发展人”的分众文化始终萦绕在分众高层的每一个人心中。作为分众最高领导的江南春,更是不吝惜他的微笑和赞美。江南春相信,这样的人才战略一定能减免“为林驱鸟,为渊驱鱼”,避免关键员工的流失。

    使个人融入企业,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增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使员工团结一致为分众工作。相信随着资本的大量介入,越来越多的人才也正向着分众聚集而去。


如果您喜欢,请把《分众的蓝海·创意江南春》,方便以后阅读分众的蓝海·创意江南春人才战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分众的蓝海·创意江南春人才战略并对分众的蓝海·创意江南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