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交错:请看分众这张网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刘世英 本章:纵横交错:请看分众这张网

    通过一系列并购,分众传媒席卷数字化户外,横跨互联网广告和手机广告,有人形容江南春已经成为一个纵横广告圈的“野蛮人”,这种“野蛮”体现在江南春的强势、分众广告网络的无处不在,也体现在他们随时可能出现的并购或创新动作。请看江南春罗织的这张网,纵横交错,是否要让人无路可逃?!

    纵横坐标系:分众的数字化网络

    2007年7月,江南春提出“数字化媒体集团”的概念,将户外电视、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模式进行了打包,也改变了过去“楼宇电视”、“户外生活圈媒体”等难以准确描述分众的概念。“他将跑‘流水’的广告代理商角色,通过技术转化为更高利润率的增值服务商;他摆脱条框限制,横向整合,已经将起家时单纯的楼宇电视广告的触角伸向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领域,4年后俨然成为tMt领域不可小觑的‘野蛮人’。”《It经理人》记者这样写道。

    依靠楼宇广告起家的分众,在短短3年的时间内,迅速地对自身的网络进行了纵横延伸,如果把“楼宇视频”当做原点,可以对分众现有网络进行一个简单的坐标分析:

    横向坐标:业务板块的增长与扩展

    一方面,由楼宇视频延伸产生的一系列数字化户外联播网,主要包括商务楼宇联播网、卖场终端联播网、框架2.0以及商旅人士联播网、领袖人士联播网、时尚人士联播网、医药联播网,以LED城市彩屏联播网和银幕巨阵影院广告。

    另一方面扩展到数字新媒体,包括分众无线手机广告、分众互联网广告等。

    数字户外、互联网、无线手机三大板块的媒体网络使分众与受众的沟通平台呈现出立体的网络结构,三大板块在技术、客户资源、销售模式等方面的相互补益则促进了分众跨越式的业绩增长。

    纵向坐标:目标点的全程、精确覆盖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广告精确地送到适当的人群、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空间中去。”无论户外LED彩屏媒体,覆盖都市中心商务区的行进路途,锁定白领上下班、购物途中的时空,以户外高清晰影视形式吸引注意;影院广告,中国最大的银幕电影频道,锁定最具消费意欲、消费倾向的电影观众。卖场终端联播网锁定快速消费品的主要购买决策人群,影响终端购物中的品牌选择和消费决策,填补了全国性终端媒体的空缺,2007年12月,分众传媒并购领先的卖场视频广告运营商玺诚传媒,将在卖场终端视频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95%以上。

    相比较于户外传媒,分众无线手机广告、分众互联网广告这两大业务板块体现出它更为全面却又精准的投放趋势,并有效地体现出了互动和强势增长力。手机这个与受众接触时间最长的媒体平台,使得它的广告投放也具有精确到位和庞大、活跃受众群间的可再传播能力。无线手机广告及互联网广告这些并购后产生的业务,瞬间便与数字化户外合并为分众的三大业务。

    随着纵横坐标轴的扩展,江南春理所当然地要成为广告圈的“野蛮人”了,分众的成长如日中天,正如江南春自己所言,“如果谁再质疑分众的增长空间有限,可能他对分众的了解比较有限”。

    广告疲劳:拿什么吸引下一只眼球?

    就在江南春向大家介绍“分众传媒已经拥有商业楼宇视频媒体、卖场终端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平面媒体(框架媒介)、户外大型LED彩屏媒体、手机无线广告媒体、分众直效商务DM媒体、影院广告及互联网广告等多个针对特征受众并可以相互有机整合的媒体网络,分众在各个领域展开并购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提醒大众,“该感到江南春的可怕了,他的媒体、他的气息几乎穿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严防“江南春”进我们家厕所》一文中,作者用戏谑的语气提醒大家注意“江南春”这一类把广告植入生活轨迹的创意人士。

    分众的出现是以“无聊”为契机,其经营理念和运行模式不同于传统广告的播放方式,“在无所事事中接受广告传递的产品概念,激发购买产品的冲动”。但随着野心的加大和并购战役的一再加强,江南春和分众的战争已经开始变得多元化。郎咸平在其《多元化使分众陷入了致命的危机》一文中提到:受益于对行业本质的洞察与准确把握,从事“商业楼宇广告联播”业务的分众传媒,通过“分”开受众以及利用电梯前的“无聊”凝聚广告效果,曾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功:不仅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融资近2亿美元。而2007年3月以后,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户外视频广告运营商的分众传媒,转而进军多元化媒体市场。

    “这条‘不归之路’可能使分众传媒陷入危机。现在,‘分’开受众的特质已发生转变:分众传媒已不再专注于高端商务人群;而是开始试图吸引所有人,并摇身变为一个大众媒体。”在文中,郎教授对分众将液晶显示屏相继装入卖场、户外其他多种领域提出质疑。

    而在分众看来,郎教授的担忧事实上应该从更广阔和发展的视野来看,分众所坚持的“分受众精准传播”理念一直没有变,相反是在打造生活圈媒体、数字媒体的前进中不断深入和完善。事实上,卖场视频、户外LED、商旅视频网等等产品仅仅是分众传媒数字化业务板块中的几个业务形态或业务分支,只是户外视频业务的一些补充和完善,称不上多元化,也谈不上多元化的危机。分众的多元化是在“数字化媒体”这个大的战略框架下实施的,数字化户外、互联网、手机无线各种媒体之间是关联的、互为助益的,它们有机整合后会为广告主提供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实际上,从分众的财报上可以看到,分众多元化后的业绩都在强劲增长,是“1+1>2”的多元化增长。

    有“名门癖女”之称的洪晃撰文指出:“在罗马的小巷里,我们感受到米开朗基罗;在柏林的大道旁,我们体会到包豪斯;而在上海的马路上,我们深深地陷入江南春。”事实上,虽然对于分众广告的受众们来说,能够在无聊的时间欣赏到动态的广告或许是件值得庆幸的事。然而有人认为,那些不了解人们的需求、不考虑人们接触媒体的时机与方式的粗线条广告也是一种骚扰。分众则不断将粗线条变细、再变细。

    对于分众的广告客户来说,以精准取胜、以量实现全覆盖,确实会加深消费者关于产品的感官视觉印象。尼古拉斯·阿伯克龙在其《电视与社会》中提醒的话,或许值得分众思考:“广告画面做得好,不等于能带来销售成功,时间长了还容易形成审美疲劳;广告只是一种营销的手段,重要的还是要懂得策略,能够审时度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根据信息反馈调整战术。”分众恰恰在广告创意和内容之外寻找到一条以精准渠道取胜的通路。

    数字电视广告:数字新媒体的下一站?

    “电视广告一直是分众思考的问题。”2007年7月26日,“2007艾瑞新营销年会”上,江南春发表主题为“整合营销下的价值实现”的演讲,对分众打造的围绕消费者生活形态无时无刻不在的形态进行了提炼。

    在江南春看来,新的媒介环境就是围绕消费者展开的屏幕的世界,而分众定义为数字化媒体集团是符合全球数字化媒体浪潮改革的。他将数字化媒体的特点归结为表现力更加丰富、更加精准、互动性强和自由的时空性。数字化媒体的这些特征和优势,促使江南春和分众相信数字电视广告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电视广告以前只能在晚上,现在它可以无处不在,可以出现在公寓电梯里,可以出现在你的手机里,也可以出现在互联网上,时空的限制已经被打破,任何的时间、空间都可能成为媒体的天下,这使媒体业态发生很多改变,中国广告主思维模型在改变,所以这在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其实,数字化媒体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数字新媒体,被归纳为tMt(tecelecom)产业,主要是指由数字电视、移动视频、网络流媒体、手机媒体、楼宇、高清电视等汇成的“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在这个意义上,惠普公司前任CEO卡莉女士曾把眼前这场新媒体革命称为“数字化的文艺复兴”(Digital Renaissance)。

    早在2001年,广告界行家吴征在其《媒体业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的文化使命》一文中,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新媒体的概念:第一,它是一种以个人行为指向的分众媒体而非大众媒体,传播模式是窄播而非广播;第二,它是一种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具有充分互动性的媒体;第三,它是一种复合媒体(多媒体),新媒体的内容呈现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在文本、视频和音频之间任意转换或兼而有之;第四,它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全球化媒体,全球的网络市场消除了国与国的界限,家庭甚至个人与跨国公司一样有机会拓展全球市场,信息以最低的成本让无数的人共享。

    “新媒体的根本特点是‘颠覆性创造’。”新媒体发展的过程,就是媒体整合的过程,从AOL并购时代华纳,到华纳的CEO就任雅虎的CEO,都证明了这一点。“旧”和“新”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新”和“旧”的整合。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新的整合方式,而不是单纯取决于新的技术。新媒体不是“新新事物”(thing)。经营新媒体的智慧来自于妥协和包容,而不是激进和排斥。在新媒体产业中,“随波逐流”可能要比“激流勇进”更见成效。

    “一个媒体公司收入增加,来源于1个小时广告接触中有多少眼球,在这1小时所占比例多少决定你市场份额。”这种“眼球理论”也给了江南春启示:媒介资源过剩的时代,企业如何抓住受众的“眼球忠诚度”,比建立“品牌忠诚度”更加富有挑战。在这个意义上,无干扰、无防范、无竞争的“无聊时间”,是企业进行“暴力营销”的最佳,甚至是唯一的机会。此外,他还提炼出另外三个加权因素,那就是媒体的表现力、与消费者互动的能力、时空。而在这种思路下,分众追求数字化的技术,不断提高互动效果,并试图围绕时空的每个点对受众进行广告的全面、不间断的无缝化传播。

    面对《上海证卷报》记者,江南春曾表示分众现在的成功和所有的一切都仅仅是另外一个起点,其完善的手机传媒网络平台开拓了,网络金字塔铸就了,而数字电视广告可能是下一步,数字化媒体就是江南春及分众的重点命题和新的创意。在被动转型和主动突破之间,江南春总是选择后者,“天黑时才想起开灯就已经晚了”。当人们还不习惯将分众看做网络公司时,江南春已经开始盘算广电领域的机会。在数字电视里面做广告,是江南春抢占“屏幕”的最后一站。当分众广告随时随处遍布在户外液晶屏、电脑屏、手机屏和电视屏的时候,《连线》杂志在2005年提出的“anytime,anywhere,anyscreen”的全球趋势将在分众这里成为现实。

    凭借对电梯里的“无聊”原理,分众发现了楼宇视频的蓝海,对高端市场进行了一次惬意按摩。“广告主不是把钱分配给不同媒体种类,而是分配在目标受众不同生活形态、不同目标轨迹点上。”江南春相信,未来人们对受众的全新理解将会导致很大的营销理念差别。而如今,如何从媒体业态到受众业态,围绕受众这个中心做更多的跟踪和覆盖,分众的下一个创意将演绎又一个神话。


如果您喜欢,请把《分众的蓝海·创意江南春》,方便以后阅读分众的蓝海·创意江南春纵横交错:请看分众这张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分众的蓝海·创意江南春纵横交错:请看分众这张网并对分众的蓝海·创意江南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