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说“不”的艺术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洪向华 本章:四、说“不”的艺术

    在采访过程中,不论情况多么复杂,从被采访的领导干部角度来看,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可以(或必须)正面坦率回答的;二是需要暗示或隐晦地回答的;三是要不置可否或需要委婉回避的,这就涉及说“不”的艺术。

    有些人认为现在讲政务公开,政务透明,领导干部没有什么可回避的,实话实说就行。当然也就没有必要谈什么说“不”的技巧了。其实这是误解。政务公开,并不是国家任何机密都没有了,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需要有问必答,言无不尽;提倡回答问题时要加大信息量,也不是对什么问题都要知无不言。

    当然,说“不”不是让领导干部动辄对媒体来一句“无可奉告”,然后沉默是金。实际上,巧妙地回避问题,不但不会引起记者反感,有时还会赢得记者的欣赏和尊重。作为领导干部,回答采访时,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可以说,说到什么程度,都需要有一定尺度和分寸,该说“不”的时候不仅要说“不”,而且还要说好这个“不”。这是领导干部与媒体打好交道的基本功。

    资料链接 “故技重言”的麦克莱伦

    布什总统的第二任新闻发言人麦克莱伦可以绝对称得上说“不”的高手。在他就任后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是记者关注的焦点,记者问了许多有关问题,但麦克莱伦的回答只有一句:“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据报道,有人数了一下,他竟然把这句话说了9次。

    当然,做到熟练地说“不”,需要一个积累经验和“修炼”的过程。说“不”时要根据问题的方式和内容的不同而相应改变,不能千篇一律。

    资料链接 常用的说“不”的“外交辞令”

    (1)这个情况我不太清楚,为了给你一个负责任的答复我愿在了解清楚情况后再回答你。

    (4)这不是我们要回答的问题,请你向有关方面询问。

    (5)请问你能告诉我消息的来源吗?

    (6)这个问题不属于我回答的范围,但我了解后会正式向你作出回答。

    (7)这个问题实际上刚才我已答过了。

    (8)对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

    (9)我也是刚从报纸上得知此事,还需核实。

    (10)我还没有被授权公布有关方面的消息。

    有些记者问一些敏感问题或不便回答,有的记者甚至在问题中设圈套,领导干部要用合适的方式巧妙地说“不”,恰当地予以回避。说“不”的方式可有以下几种:

    第一,用套话说“不”。用这种方式回答记者提问,表面上看似乎回答了记者的问题,但实际上,说的都是空话,没有任何实质信息。

    一位市委书记在回答记者有关一位县委书记当选时他“投的是赞成票,还是反对票”的问题时就很艺术:“对不起,这是组织保密的要求,我不能违反组织纪律。”这样的回答,既断然拒绝、滴水不漏,同时又和盘托出理由,让人信服。

    第二,幽默地说“不”。用开玩笑的方式回避记者的敏感问题。既没有提供信息,又不让记者难堪。

    第三,进攻性地说“不”。这种回避方式,不是一味消极应付,而是在回避对方问题的同时主动出击。具体做法是对对方提出的问题不予理彩,或语焉不详,而重点在表达自己对有关问题的立场上。

    1999年美国对南斯拉夫军事行动前后,西方媒体和政府都指责南斯拉夫联邦部队卷入了对科索沃平民的屠杀,记者经常问中方对此问题的看法,中方的回答一直是:科索沃问题是南斯拉夫的内政,应由南人民自己解决。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一记者突然向发言人孙玉玺发难:那么中方是否认为,南斯拉夫政府对平民的屠杀是其主权范围内的事?孙玉玺答:你说的这一情况现在还有待核实。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是,南斯拉夫大批平民在北约的空袭中伤亡,大批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第四,归谬法说“不”。所谓归谬法就是顺着记者问题中的逻辑把其观点无限放大,以显示出其荒谬性,从而对其观点予以根本否定。记者问题中本来不明显的逻辑错误,通过归谬法就会使其错误被放大到让人人都感到荒谬的地步。

    朱镕基总理于2000年10月14日与日本市民举行电视讨论会,与日本市民进行直接的公开对话。有人问:“为什么中国只允许每个家庭要一个孩子?”朱总理回答:“如果十二亿五千万人口的国家无限制地生下去的话,那全球就都是中国人了!”朱总理在这里运用的就是归谬法。让对方明白十二亿五千万人口的中国如果无限制地生下去的后果,使对方自己都能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荒谬的。

    第五,对假设性问题说“不”。对记者提出的假设性问题,领导干部一般需要回避。碰到这种问题,可直接回答:“我不回答假设性问题”、“现在还不存在这一如果的问题”、“这是一个假设性问题”等等,否则,很容易绕进去,掉入陷阱。

    2000年3月15日下午,九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朱镕基出席记者会,台湾《联合报》记者问:“中国大陆最近强调,台湾的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在台湾,新的总统在三天之后选出,如果这个新任的总统在他未来的一任或者二任的任期,也就是四年到八年的任期里面拒绝就中国统一的问题进行两岸的谈判,他选择维持现状,这样是否会导致两岸出现战争的结果?在统一的问题上,是否会制定一个时间表?还有三天就是选举,在这三天之内,中国大陆是否会采取一些军事演习,例如导弹试射的行动,例如1996年的那次行动,以发挥它的影响力?”朱镕基答:“关于台湾问题,我认为我刚才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没有必要再回答假设的问题。至于是不是会举行军事演习,请你等着瞧,不要着急,只有两天了。”朱总理的这个回答颇似太极推手,只轻轻一拨,就把这个带有故意挑衅性的问题给化解掉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方便以后阅读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四、说“不”的艺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四、说“不”的艺术并对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