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传工作与媒体造势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洪向华 本章:一、宣传工作与媒体造势

    国务院网站的资料中,对宣传部的翻译不再是以前的Propaganda,而是Publicity。这两个词汇有着非常重要的区别。前者强调灌输、宣传、铺天盖地的重复,后者强调公开、引导、公关。这是政府面对新时期媒体变化的主动应对。

    自古以来,注重宣传,是我们的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将宣传工作和武装斗争比作“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越要动员和团结群众,越要重视宣传工作。胡锦涛同志也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党的宏伟蓝图,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大任务,担负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使命。

    宣传工作的特殊地位是由它能够产生强大的舆论引导作用所决定的。在当代社会,宣传工作更多的是通过媒体报道来实现的。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工作一定要注重运用媒体来造势。一个时期的宣传工作,既要有平缓的地方,也应有突起的时候。这就是宣传工作的“势”。宣传工作要借助媒体造好势,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抓住热点。只有选择当前的热点问题来做才能成势。抓住热点既是媒体造势的基础,更是我们造势的目的。不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既造不成势,更无造势之需。是热点,造势就有了良好的基础,群众的热情和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和调动起来。反之,群众不关心的话题,任你怎样推波助澜,群众也会无动于衷。运用媒体造势,不是为造势而造势,我们选择群众的热点问题造势,其根本目的,有时是为了满足群众的知情权,有时是为了推动热点问题的早日解决,为群众服务。运用媒体选择热点造势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地选好题材和角度,否则就可能发生舆论导向错误。

    第二,要选准时机。人们对某件事件的热情以及认知程度是需要不断激发的,第一篇报道也许毫无感觉,第二篇才有了些许感觉,第三篇报道才认识到事件的重要性。只有随着媒体相关报道的深入,以及这个报道的影响力的扩散,了解和认可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新闻实践上,常常会把一个很重要的新闻报道拆开来分成数天完成,以达到吸引更多眼球的目的。所以说,“势”是需要时间控制的,太短了不成,太长了也不行。

    第三,要提供好的内容。媒体是宣传工作的有效载体,宣传工作本身必须提供一定数量的上乘的新闻作品。换言之,媒体要造势,在内容上还必须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广度,即该事件新闻价值的各个层面;深度,即该事件新闻价值的核心。不仅如此,在新闻报道发布的时间顺序上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的做法是,先少后多,先弱后强,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最后是高潮。高潮之后可能还有一些零零星星的价值不大的新闻。

    第四,要促使信息互动。互动就是让受众参与到媒体报道中来,成为媒体报道的主角以及媒体事件的主角。广泛的受众参与既是造成舆论强势的重要手段,也是舆论造成强势的最重要的标志。一旦受众广泛参与其中,媒体报道就会更生动,内容就会更丰富,媒体价值就会得到进一步延伸。

    资料链接 亚美尼亚地震后的媒体造势

    1988年12月7日,巨大的震动摇憾了位于俄罗斯南部的亚美尼亚地区。四分钟之后又发生了规模5.8级的余震。斯皮塔克镇被完全夷平,全镇2万居民大多数罹难。亚美尼亚大地震发生后,苏联宣传媒体及时、充分、持续地向国内外介绍地震灾情和救灾情况。从震后第二天起,各大报纸和电台、电视台都大量报道地震消息;外交部几乎天天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灾区情况。从震后第四天起,外国媒体记者可以自由进入灾区采访。截至1989年1月上旬,仅西方四大通讯社从灾区发出的有关地震的报道就有好几十万字。“让外国人帮助宣传”的做法,对赢得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原苏联驻美国和欧洲各国的外交机构在地震后也都分别举行记者招待会,向驻在各国政府和公众通报灾情,主动要求帮助。

    据统计,有近80个国家向苏联提供了1亿多美元的援助;此外,数十个国家向苏联灾区派出了包括医生、抢险队和地震专家在内的各类救灾人员2000余人;世界各国政府、红十字会和其他民间组织向灾区提供了大量急需的医疗器械、药品及活动医院,各种救灾车辆、推土机、起重机、衣物、食品、帐篷等物资,提供援助的外国飞机共286架次。这场被西方宣传媒体称为“史无前例的国际大援助”,对抢救灾民、消减地震灾害影响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此外,宣传工作运用媒体造势,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同时造势过多,过多的势等于没势,就像过多的重点等于没有重点一样。

    宣传工作,有了媒体造势可以更好地发挥六大作用:一是宣传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治理方略,赢得公众支持,消除改革阻力;二是宣传当地的各种环境,凝聚人心,吸引外来投资;三是赢得上级领导及部门的支持;四是推动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的解决,赢得理解、争取人心;五是加强沟通,维护地区稳定;六是传递信息、服务民生。

    宣传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出现新的情况,但是宣传工作的特殊地位和舆论引导功能始终是没有改变的。在当代信息社会中,善于运用媒体造势,通过媒体实现“上情下达,民意反馈”,这是做好宣传的有效途径,也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的体现。


如果您喜欢,请把《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方便以后阅读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一、宣传工作与媒体造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一、宣传工作与媒体造势并对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