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3G时代”的信息传播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洪向华 本章:三、“3G时代”的信息传播

    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人类的传播能力与需要有了空前的提高和壮大。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时代是社会全球化、信息化的产物,也是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网络传播时代是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时代。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今天,我们即将进入“3G时代”。3G是英文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于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3G)一般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此数值根据网络环境会发生变化)。

    在中国,3G之路刚刚开始,最先普及的3G应用是“无线宽带上网”,即手机用户随时随地手机上网。而无线互联网的流媒体业务将逐渐成为主导。3G技术的核心应用包括:

    一是宽带上网。宽带上网是3G手机的一项很重要的功能,届时我们能在手机上收发语音邮件、写博客、聊天、搜索、下载图铃等。目前的无线互联网门户也已经可以提供这些功能。但目前的GPRS网络速度还不能让人非常满意,而随着3G时代的真正到来,手机变成小电脑就再也不是梦想了,这些功能也能更加充分地实现。

    二是视频通话。3G时代,传统的语音通话已经是个次要的功能了,视频通话和语音信箱等新业务才是主流,传统的语音通话资费会降低,而视觉冲击力强、快速直接的视频通话会飞速发展和更加普及。3G时代被谈论得最多的是手机的视频通话功能,这也是在国外最为流行的3G服务之一。相信不少人都用过QQ、MSN或Skype的视频聊天功能,与远方的亲人、朋友“面对面”地聊天。今后,依靠3G网络的高速数据传输,3G手机用户也可以“面谈”了。当你用3G手机拨打视频电话时,不是放在耳边,而是面对手机,再戴上有线耳麦或蓝牙耳麦,就会在手机屏幕上看到对方影像,同时你自己也会被录制下来并传送给对方。

    三是手机电视。从运营商层面来说,3G牌照的发放解决了一个很大的技术障碍,tD和CMMB等标准的建设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手机流媒体软件会成为3G时代最多使用的手机电视软件,在视频影像的流畅和画面质量上不断提升,突破技术瓶颈,真正大规模地被应用。

    四是无线搜索。对用户来说,这是比较实用型的移动网络服务,也能让人快速接受。随时随地用手机搜索将会变成更多手机用户一种平常的生活习惯。

    五是手机音乐。在无线互联网发展成熟的日本,手机音乐是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通过手机上网下载音乐是通过电脑下载的50倍。3G时代,只要在手机上安装一款手机音乐软件,就能通过手机网络,随时随地让手机变身音乐魔盒,轻松收纳无数首歌曲,下载速度更快,耗费流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六是手机购物。不少人都有在淘宝网上购物的经历,但手机商城对不少人来说还是个新鲜事。事实上,移动电子商务是3G时代手机上网用户的最爱。目前90%的日本、韩国手机用户都已经习惯在手机上消费,甚至是购买大米、洗衣粉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专家预计,中国未来手机购物会有一个高速增长期,用户只要开通手机上网服务,就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商品信息,并在线支付购买产品。高速3G可以让手机购物变得更实在,高质量的图片与视频会话能拉近商家与消费者的距离,提高购物体验,让手机购物变为新潮流。

    七是手机网游。与电脑的网游相比,手机网游的体验并不好,但方便携带,可以随时随地玩,这种利用零碎时间的网游是目前年轻人的新宠,也是3G时代的一个重要资本增长点。3G时代到来之后,游戏平台会更加稳定和快速,兼容性更高,即“更好玩了”,像是升级的版本一样,让用户在游戏的视觉和效果方面更有体验。

    在“3G时代”,信息传播将逐渐呈现“爆炸”之势,传播特点也发生着改变,集中表现为:

    第一,信息传播内容海量化。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加丰富,著名互联网研究机构Nemertes语出惊人:“信息增长使互联网容量趋于饱和。”的确,据统计,现在每年新产生的信息量,用现在4G容量大的DVD来存放,把它们一张张地叠在一起,足足可以绕地球一圈多。此外,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

    第二,信息流动双向化。传统媒体的信息流动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它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发布者向受众传播信息,受众被动地接受,没有信息的反馈。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信息的发布者和受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被空前地调动起来。

    第三,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化。博客、播客等多种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发布信息、影响他人的快感,同时也可能带来个人隐私泛滥、内容良莠不齐的弊端,为管理带来困难,也为受众的信息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信息接受方式移动化。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移动性的特点,用手机上网、看电视、听广播,在公交车、出租车上看电视等越来越成为普遍的事情。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性的特点将成为未来新媒体的主要特性。

    第五,信息传播速度实时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传播,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目前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音频的实时传播,时空的距离被缩至最小。

    第六,信息传播效果立体化。当前,信息网络高度发达,信息传播极为迅速。这利于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潜在的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也越来越多,信息传播更加面向大众,传播内容的形式更加丰富,效果更加立体化。现在很多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无国界、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约束,图、文、声、光、影等形式综合呈现,具有直观性、通俗性、大众化的特点,对受众具有天然的亲合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七,信息传播载体功能合成化。比如说,一部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多种媒体的功能集合为一体,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的融合为基础的。

    第八,信息传递全球化。全球传播指任何网上信息都是全球性散布和全球性接收的。这使得对网络传播机构表现的评判和对信息内容的解读,都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的行为。“地球村”将被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


如果您喜欢,请把《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方便以后阅读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三、“3G时代”的信息传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三、“3G时代”的信息传播并对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