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定被告的风波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姚辉云 本章:一、选定被告的风波

    1943年11月,美国经过充分准备,在中部太平洋南端的吉尔伯特群岛,揭开了对日本反攻作战的序幕。跳跃式的岛屿争夺战取得节节胜利,1945年4月,美军攻占日本本土的最后一道屏障冲绳岛。这年5月,欧洲战场也取得决定性胜利,随着纳粹德国战败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同盟国胜利在望。

    9月17至8月2日,美、英、中三国首脑和外长,在德国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会议,发表了著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郑重而严厉地通告法西斯日本帝国政府:

    马上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及充分之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波茨坦公告》敲响了日本侵略者的丧钟。

    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上空1万米处投下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和一片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闪光,一团蘑菇云冲天而起,整个广岛马上笼罩在恐怖的烟云与火光之中,市区顷刻化为一片焦灼的火海,全市建筑物绝大部分被摧毁,夷为一片废墟,当场死亡78150人。原子弹巨大的毁灭性威力,马上在日本皇室和统治集团内部引起一片震惊和慌乱。

    8月8日下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递交他一份对日作战宣言,百万苏联红军越过中苏边界进入我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日本统治阶层内部惊慌失措,连续召开御前会议,最终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方针。

    8月15日中午12时,天皇向全体日本人民宣读诏书,庄严的《君之代》国歌奏过之后,广播里响起天皇沉重而凄楚的声音:

    察世界之大势及帝国现状,朕决定采取十分措施收拾时局。

    帝国政府已受旨通知美、英、中、苏四国政府,我帝国接受彼等联合宣言之各项条件……

    1945年9月2日,“密苏里号”军舰上,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1945年9月2日,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日本帝国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这儿举行,盟军统帅麦克阿瑟庄严宣布:“如今,世界已恢复和平,让我们为上帝永远保佑它而祈祷!”

    一个星期以后,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在南京中国陆军军官学校庄严地举行,冈村宁次代表日本中国派遣军在投降书上签字。疯狂野蛮不可一世的侵略者,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布满战争疮痍的中国大地上,人们都沉浸在欢乐昂扬的气氛之中。

    随着麦克阿瑟的大皮靴踏上日本的领土,驻日盟国占领军总部对日本战犯的追究和审理,也就拉开了序幕。

    1945年9月11日,驻日盟国占领军总司令部下达了逮捕战犯东条英机的“第1号令”。当天下午,盟军总部克劳斯少校率领美国宪兵赶到东京近郊濑田川,东条英机的一座两层楼住所,当克劳斯登上二楼的时候,蓦地听到一声枪响,东条英机朝自己左胸开了一枪。经过抢救,东条英机活下来了,历史注定他要留下来接受正义的审判和惩罚。

    当第1号大战犯被捕的时候,美联社记者采访了松井石根,这个罪大恶极的魔王竟然大言不惭地说:“至于敝人,二次大战期间曾奉命出任上海派遣军和华中方面军的负责长官,指挥过淞沪会战和南京会战,但依据《波茨坦公告》精神,这不能视为犯了‘战争罪行’,所以,敝人问心无愧。”

    一个星期之后,即9月19日,正义之剑终于指向了这个伪善的魔王。

    松井石根是1938年春天回到日本的。当时,虽然日本军方极力封锁消息,“南京大屠杀”惨案依然通过各种渠道,被披露于报端,国际舆论大哗,一片谴责之声。日本政府为掩人耳目,不得已作出决定,召回松井石根及其部下将校80余人。

    1938年2月17日,松井石根在上海与新任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烟俊六办好了交接手续,21日,携幕僚、参佐乘“天龙号”巡洋舰回国。25日,松井石根一行到达佐世保军港,受到热烈、隆重、盛大的欢迎。26日,他赶往叶山离宫,接受天皇召见和赏赐。随后,日本首相、陆相、海相先后设宴为他接风。

    松井石根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大屠杀惨案负有主要责任的罪魁祸首,回国之后不仅未受到惩处,并且受到隆重的欢迎和奖励,激动之余,法西斯恶魔又挥笔作诗,向天皇表示忠心:

    悬军奉节半星霜,圣业未成战血腥;

    何貌生还老瘦骨,残骸誓欲报英灵。

    回国之后的松井石根,为了掩饰自己“南京大屠杀”元凶祸首的丑恶面目,在热海市附近的伊豆山半腰建了一座“无畏庵”,请人从上海最激烈的战地大场镇采来血土,与日本濑户的泥土和在一起,请陶瓷艺术国手加藤春二塑了一尊“兴亚观音”,供奉在殿堂里,每天和夫人矶部文子一起,扶杖登山,吃斋念佛。

    然而,不管怎样乔装打扮,总是杀气不灭,本性难改。1945年8月1日,松井石根得到日本战败投降的消息,悲恸不已。傍晚,昏暗的电灯光下,他痛苦万状地捧出一瓶“松竹梅”雕花酒,一边流泪,一边满满斟上一杯,一气喝了下去。接着忧思重重地取出皇上赐给他的“奉节”军刀,抚摸良久,将酒缓缓地洒在军刀上面,抱刀痛哭不已。他大约为此生再也没有机会去重温的美梦,而感到无限的遗恨吧。

    天网恢恢,伪善的恶魔终于落入了法网。

    松井石根在巢鸭监狱里是和日本法西斯理论家大川周明关在同一间房里的。大川周明经常歇斯底里发作,吵吵嚷嚷,松井石根非但不恼怒,待他安静下来之后,还常常会教他学习中国的古汉语诗词,教到兴起时,甚至还摇头晃脑得意地朗诵起自己的诗作。

    巢鸭监狱关押的甲级战犯嫌疑者多达100余人,当时远东审判差不多是被美、英两国控制,按照美、英两国检察官意见,列入第一案审理的被告定为15人,最多不超过20人,其余可列为第二、第三案审理。中国检察官虽极力反对,但效果并不明显。第二、第三案审理能否进行,要拖到什么时候,谁也没有把握。所以,能否将“南京大屠杀”首犯松井石根列入第一案审理,成为中国检察官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

    1946年3月11日,东京明治生命大厦议事厅。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检察局执委会在这儿召开全体检察官会议,讨论确定列入第一案审理的被告名单。参加会议的检察官出于对本国利益的维护,都想把对自己国家人民犯下严重罪行的战争罪犯列入第一案审理,所以一个个神情严肃,精神专注。

    检察局长基南宣布开始讨论名单以后,第一个被提出讨论的是东条英机,这个制造珍珠港事件的罪魁祸首,以全票通过,登上了甲级战犯被告名单榜首。

    当讨论到松井石根的时候,中国检察官向哲浚宣读了起诉书,随后,基南提高嗓门大声传呼:“请中国证人提供确凿的证言!”

    中国政府派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提供“南京大屠杀”事件证言的是军政部次长秦德纯。秦德纯来到会议室坐定之后,拿出早已写好的证词,极认真地读诵了一遍日军在南京“杀人放火,无所不为”之类空话,还没讲完,就被一名美国检察官打断:

    “检察长先生,法庭以事实为根据。请中国证人出示日军杀人放火的实证。”

    基南微微皱起眉头:“秦德纯,你有实证或者具体的例子吗?”

    秦德纯一下被问哑了,他以疑惑的眼光望着基南,蓄着八字胡子的嘴唇动了两下,竟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会议室里秩序大乱,一些美国检察官本来就认为,远东审判应当围绕珍珠港事件进行,除了对珍珠港事件的战争罪犯应当严惩以外,对其他的日本战犯都可以从轻处理。有的人就乘机起哄,秦德纯不得不狼狈地退了出来,“南京大屠杀”罪魁祸首松井石根列入甲级战犯第一案审理名单的问题,就如此被搁置下来了。

    向哲浚和他的同事们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如果您喜欢,请把《南京大屠杀·1937》,方便以后阅读南京大屠杀·1937一、选定被告的风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南京大屠杀·1937一、选定被告的风波并对南京大屠杀·1937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