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仓促下达的撤退命令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姚辉云 本章:一、仓促下达的撤退命令

    淞沪会战以中国守军全线撤退,日军占领上海而结束。松井石根得意非凡地叫嚣:“必须膺惩暴戾之中国,使中国慑服!”不等大本营批准,立即率领大军跟踪追击,浩浩荡荡杀往南京。自以为只要攻陷中国首都南京,逼迫国民政府作城下之盟,使中国屈膝投降的图谋实现就指日可待了。殊不知中国政府自决定抗战自卫之日开始,就已经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往西南重庆,发表《迁都宣言》时,就明确表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抗战决心。

    对蒋介石这一抗战决心,唐生智是全力支持的,他自告奋勇戍守南京,也就是抱着生死与共的态度。然而战争形势逆转之快,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12月10日,日军开始攻城,一一四师团、十六师团、第九师团、第六师团自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中山门、紫金山等处同时进攻,敌人不但凶猛疯狂,而且装备精良,炮火猛烈,并有飞机配合。战斗第一天,中华门、光华门等处就被敌人炮火轰塌出缺口,少量日军甚至从缺口处冲了进来,殊死血战在各处惨烈地进行着。硝烟弥漫,血火纷飞,带血的战报从四面八方飞向司令部,不时给唐生智带来惊险、紧张和震撼,他甚至感到,自己为国家殉难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形势瞬息万变。12月11日。

    正午,唐生智正准备吃午饭,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他立即走过去拿起话筒。电话里传来了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的声音,顾祝同用急促的语气通知唐生智:“委员长已下令要南京守军撤退,你赶快到浦口来,我要胡宗南在浦口等你!”

    唐生智接到命令一愣,继而犹豫地说:“前线非常紧急,被突破的地方很多,部队和敌人搅在一起,如何马上能够撤退?”

    顾祝同说:“不能拖延哪!敌人已到了六合,情况非常紧急,你今晚务必撤退过江!”

    唐生智停了一下,仍坚持说:“今晚不行,有许多事情还要与各部队长官交代清楚,才能撤退;否则,以后责任由谁来负,最快也要明天才能过江。”

    放下话筒,唐生智心中波澜起伏,思绪万千。原来自己是做好了固守南京的准备的,一切工作都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策出发。现在部队正在各城门突破口与敌人殊死搏斗,突然接到委员长撤退的命令,毫无撤退准备的他,要指挥三面被敌人包围、一面临水,且与敌人血战在一起的10万大军,在极仓促的时间内撤离南京,任务确实相当艰巨。他叹息当初对情况的估计过于不足,又深感当前情势的危急和肩头担子的沉重!

    当晚,唐生智在公馆召集卫戍司令部副长官罗卓英、刘兴,参谋长周斓,副参谋长佘念慈等人紧急商量研究撤退部署。大家认为,由于缺乏船只,除司令部人员,直属特种部队及宋希濂的三十六师可以渡江由浦口方向撤退外,其余部队都应采取正面突围方式撤离南京。撤退时间应安排在明天晚上。会议决定,12日下午五时召开守卫部队师长以上将领会议,传达委员长的撤退命令。

    散会以后,唐生智立即令司令部参谋处长廖肯带领谭道平、林维周等人连夜草拟撤退计划。

    晚上十一时左右,撤退计划送到唐生智面前,唐生智认真地审视着:

    首都卫戍司令长官作战命令特字第一号

    1

    二、首都卫戍部队决于本日晚,冲破当面之敌,向浙皖边区转进。我第七战区各部队,刻据守安吉、柏垫(宁国东北)孙家埠(宣城东南)杨柳铺(宣城西南)之线,牵制当面之敌,并准备接应我首都各部队之转进。又芜湖有我第七十六师,其南石硊镇有我第六师占领阵地。正与敌抗战中。

    三、本日晚各部队行动开始时间,经过区域及集结地区如另纸附表规定。

    四、要塞炮及运动困难之各种火炮及弹药应即彻底自行炸毁,不使为敌利用。

    五、通讯兵团除配属部队者应随所配部队运动外,其余固定而笨重之通讯器材及城内外既设一切通讯网,应协同地方通讯机关彻底破坏之。

    六、各部队突围后运动,务避开公路,并须酌派部队破坏重要公路桥梁,阻止敌人之运动为要。

    七、各部队官兵应携带4日份炒米及食盐。

    八、予刻在卫戍司令部,尔后到浦镇。

    看过撤退命令之后,唐生智又认真审查了两纸附表,南京卫戍军突围计划和各部队转进时联络信号规定表,还仔细看了关于渡江北撤的卫戍司令部、宪兵司令部、警备司令部、防空司令部以及战车部队、炮兵部队、工兵部队、通信兵部队等单位渡江北撤具体安排表,这才缓缓地提起笔来。他的心头忽然涌起一阵悲哀,一阵酸楚,顿觉手中的笔杆分外沉重。他知道这道命令下达之后,将为他毕生军旅生涯留下极为遗憾而又灰暗的篇章。他凝视着,思忖着。

    “报告!”一位参谋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随后,参谋走进来把一份电报送到桌上,他拿过来一看,是委员长从江西庐山拍来的,连忙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如情势不能久守时,可相机撤退,以策后图。”

    看完电报,他轻轻嘘一口气,终于悲愤而又无奈地在撤退命令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默默地坐着,双眉紧锁,苍白而瘦削的脸上,两只凹陷的眼睛久久地盯着桌面,三炮台香烟一支接一支地抽着,仿佛此刻只有那滚滚翻腾的烟雾,才能寄托他重重的心思和无尽的悲哀。

    12日下午五时,南京卫戍司令部。守卫部队师以上将领会议在四周激烈的枪炮和厮杀声中紧急召开,气氛沉重,将领们见面时都没有微笑,只是默默点了点头。唐生智首先讲话,他说:“南京情势现已十分危急,少数敌人已冲入城内,中华门一带正在进行激烈巷战。在各位看来,以为尚有把握再行守卫否?”

    说完,他用询问的眼光扫视大家。

    没有一个人发言,也没有一个人讲话,沉默的空气冷寂到使人寒战,大家都沉浸在紧张而悲愤的气氛里。

    至此,唐生智只好宣读了蒋介石关于南京守军撤退的命令。随后,参谋长周斓又把卫戍司令部的撤退命令、突围计划以及集结地点、注意事项都分别作了指示,并把油印好的撤退命令及两个附件分发给到会将领。望着将领们神态各异的表情,唐生智又以沉痛而悲愤的语气说:“各位!战争不是在今日结束,而是在明日继续;战争不是在南京卫戍战中截止,而是在南京以外的地区无限延展。请大家记住今日之耻辱,为今日之耻辱报仇雪恨!”

    说到这里,虽然天冷,他的额上依然冒出了虚汗,侍卫赶紧递过来热毛巾,唐生智胡乱擦了把睑,继续说下去:“各位回部队后,应赶快指定统帅本部队突围的长官。”然后他又关切地说,“如果有的长官由于部队脱离掌握,无法指挥,可以同我一起过江!”

    最后,唐生智问道:“大家还有什么话要讲吗?”

    仍然是没有声音,极度的悲愤笼罩了整个会场。此刻,将领们心情错综复杂,思绪万千。有人悲愤无比,有人痛不欲生,有人考虑突围路线,有人着急部队安危。当然,也有人在担心自己,如何尽快脱离危险境地……

    唐生智见没有人讲话,看了看手表:5点20分,便挥一挥手,心情极为沉重地说:“你们赶快回去吧!”


如果您喜欢,请把《南京大屠杀·1937》,方便以后阅读南京大屠杀·1937一、仓促下达的撤退命令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南京大屠杀·1937一、仓促下达的撤退命令并对南京大屠杀·1937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