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O,整整走了一个圆圈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陈润 本章:MBO,整整走了一个圆圈

    2009年9月8日,重新出山半年之后的柳传志完成了一件大事:以27.55亿元的价格将联想控股29%的股权转让给了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后者借此成为联想控股第三大股东。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评论此事时说:“对于65岁的柳传志来讲,联想的产权改造是他终身最大的一件事情,而且他必须在未来的5年内彻底的解决它。”

    事实上,产权不清是我国第一代企业家共同的症结。改革开放初期,“承包制”曾风靡一时,1987年,马胜利因为“承包20个省、100家中国造纸企业”的壮举被称为“马承包”,成为当时企业家界最耀眼的明星。其后企业陆续破产,神话破灭,马胜利于1996年冬天在石家庄造纸厂旁边开了一间“马胜利包子铺”,“改革明星生活窘迫靠卖包子为生”的新闻轰动一时。

    此后,明晰产权的脚步在企业中一直没有停止过,MBO是此后大多数企业选择的路径,可结果几乎是全军覆没:健力宝的李经纬、华晨的仰融、科龙的潘宁、春兰的陶建幸、长虹的倪润峰……这串充满悲情的名单太长,其中饱含的辛酸与曲折足以令世人动容,吴晓波用“天可怜见也”这五个字来表达哀叹和同情,也用了“栏杆拍遍,竟无人应对”来表达无奈。

    不过,早在1992年就迈出第一步的何享健却很幸运的没有出现在这份名单上,尽管他遭遇的困难和阻力丝毫不比别人少。2001年2月20日,粤美的发布公告:原第一大股东顺德市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将其所持粤美的法人股7243.0331万股转让给顺德市美托投资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后,代表管理层的美托投资公司持股比例为22.19%,成为第一大股东;政府控股公司占总股本比例为4.12%,退居粤美的第三大股东。随着这一消息的公布,何享健努力近10年的MBO行动终于圆满完成,美的也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中顺利完成MBO的第一家,何享健由此被业界称为“中国MBO教父”。

    MBO的全称是Management Buy-Outs,中文意思是“管理层收购”。是公司经理层利用融资购买本公司股份实现所有者和经营者统一的一种方式,此举可以降低代理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对内部人员给予极大的激励。

    何享健第一次听说“MBO”是在1997年7月,当时他正在全力推进事业部制,为采取何种方式激励各事业部的职业经理人发愁。一份关于粤美的投资价值的研究报告令他眼前一亮,经过专业财务顾问的讲解,他开始密切关注“MBO”这个新词汇。2000年,有专家应邀要到美的讲授产权改革的理论,何享健问道:“像我们这样的上市公司可不可以MBO杠杆收购?”专家十分谨慎,并未马上回答,去找证监会的相关负责人询问,得到的答复是:“现在政策没有说让,也没有说不让。”何享健听后斩钉截铁地说:“既然上面没说不让,那么我们就可以干。”

    不过,虽然北滘镇政府在美的发展过程中从未投过一分钱,但是美的能够最终实现MBO,没有政府方面的支持其结局是不可想象的。从因MBO而倒下的诸多企业的事实中不难看出,地方政府的开明程度和政企关系恰恰是影响事情最终走向的主导因素。

    1998年4月15日,北滘镇政府设立顺德市北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要功能是代表政府管理部分镇属公有资产;8月28日,投资发展公司受让了美的第一大股东——镇经济发展总公司所持有的9288.487万法人股,占发行在外股本总额的28.07%,由此成为美的第一大股东;10月28日,“顺德市北滘投资发展公司”更名为“顺德市美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控股”),虽然股权结构未变,但从中不难看出政府对美的的良苦用心,可谓意味深长。

    1999年6月4日,以何享健之子何剑峰为法人代表的顺德开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联实业”)成立,北滘镇经济发展总公司以协议方式将其持有的发起人法人股3432万股转让给开联实业,占公司总股本的7.98%,后者由此成为美的的第二大股东。

    2000年4月7日,何享健等22名经理人和工会共同出资1036.87万元成立顺德市美托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托投资”)。其中,管理层人员持有78%的股份,工会占22%;5月10日,美的控股以每股2.95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3518.4万股转让给美托投资,占总股本的7.25%,后者由此成为粤美的第三大股东;12月20日,美的控股再次以每股3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7243.0331万股转让给美托投资,后者所持股份上升至22.19%,自此正式成为第一大股东。

    2001年1月19日,美的控股将其所持的占公司总股本的14.94%的部分公司法人股转让给美托投资。此次受让后,美托投资和开联实业分别成为粤美的的第一、第二大股东;6月21日和27日,美的控股将所持有的剩余股权分别转让给顺德市北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顺德市信宏实业有限公司,这标志着北滘镇政府自此完全退出美的股权结构,而公司管理层成为公司第一、第二大股东。

    虽然MBO顺利完成,自己也被誉为“中国MBO教父”,但何享健此后一直不愿就此发表只字片语。直到2002年年底接受采访时,他才袒露心迹:30多年来,企业的产权问题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他总结道:“产权制度改革奠定了美的发展的百年大计,这是一个基石,要不然以后会面临很多后遗症,后患无穷。哪怕一家企业管理再好,产权制度不清晰、不科学的话,你的管理也是建立在沙滩上的,顷刻间就会倒塌,很多企业都印证了这一点。”

    而对于美的MBO的成功之道,何享健认为这与美的的出身有关:“美的在成立过程中政府实际上没投钱,但不可否认,政府给了很多支持,包括在信贷方面做担保,在退出美的股份时政府不但没背包袱而且获得了数亿元的股权转让收益。假设美的最早的资本金是政府财政投资,那么,我想改造可能没那么顺利。在六、七十年代,民营企业是没办法生存的,美的产权制度的变迁整整走了一个圆圈,2001年回到起点。”

    美的顺利完成MBO的过程,是何享健重新回到起点的过程,也是政府逐步退出企业中心地位的过程。尽管这段路程最后可以归结为一个“圆圈”,但是他对何享健及美的乃至所有中国企业的意义,远远不只这些。


如果您喜欢,请把《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方便以后阅读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MBO,整整走了一个圆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MBO,整整走了一个圆圈并对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