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自建渠道为哪般?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陈润 本章:否认自建渠道为哪般?

    德国诗人席勒曾说:“世上的生灵,只有人才会玩游戏;也只有会玩游戏的,才会成为真正的人。”然而,真正会玩游戏的是那些制定规则的人。在空调渠道争霸中,为了掌握游戏规则的主导权,各企业往往争得头破血流,是先写好“墓志铭”,来争取“通行证”。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产品供过于求,空调厂家利润率下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他们不再置市场于不顾,继续像过去那样进行粗放式的市场营销,这样只会远离市场,过度依赖代理商和批发商。因此,许多生产厂家提出“掌控终端、实现渠道扁平化”的变革思路与目标,对市场进行细分,直接渗透到二、三级市场,甚至自建渠道,如在各地开设销售分公司或子公司,甚至直接开办专营店。

    因此,“砍大户”成为当时家电行业非常流行的词汇。海尔提出“不发展大户,发展散户”;春兰将1997年之前的“发展大户”政策颠覆为“封杀大户”;新科的策略是“一贯以终端为主”;tCL主张“精耕细作”。而美的新的策略是“限制大户、扶持中户、发展散户”,与其他家电制造商建立统一战线,共同从渠道霸主手中争取市场。

    在这股“砍大户”风潮中,作为渠道巨头的苏宁、国美受到极大冲击,并由此改变商业模式,由批发转向零售,大力建设零售终端。1999年12月,苏宁在有“中华第一商圈”之称的南京新街口自建的18层苏宁电器大厦隆重开业,这是当时中国单店营业面积最大的综合电器零售商场。而在一年之前,国美出台《国美经营管理手册》,为走向全国打下坚实的基础,2003年11月,国美全国直营店数量突破100家。通过跑马圈地的连锁狂潮,两巨头不仅迅速转变运营模式,而且扩大了其在市场上的号召力,离终端更近,对家电制造商的控制有增无减。

    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终于在2004年春节之后大爆发。一向秉承“薄利多销”原则的国美未经格力允许在成都店将格力空调进行了降价。此举令有“铿锵玫瑰”之称的格力总裁董明珠勃然大怒,她秉承一贯的铁腕风格,断然下令:停止向国美供货。

    家电制造商与零售商的第二轮较量由此拉开序幕。第二年,外资全面进入,家电市场竞争加剧,整个行业步入白热化的阶段。2005年刚开始,国美就计划新增200多家店,苏宁计划新增150家店,永乐的目标是总数要达到250家,五星进军河南、浙江、成都市场,预计新开50家,大中挺进全国12个省会城市。整个连锁业呈现出一种“疯狂”跃进的状态。

    一年前董明珠的反戈一击与眼前的景象令家电制造企业幡然醒悟,“谁控制了商业流通渠道,谁就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句振聋发聩的话成为家电制造商“起义”的宣传语。除了格力坚持决裂之外,奥克斯率先发动渠道变革,推动渠道扁平化;tCL投资2亿元打造“幸福树”电器连锁卖场,计划规模达到3000家,销售额突破300亿元。海尔、创维等制造商也发出了“反连锁”的呼声。

    在这场与家电连锁企业的“霸权主义”分庭抗礼的战争中,美的做出了实际行动。9月16日,美的在宣布自己成为国内空调业老大的同时,其制冷集团发出信息:美的计划投入2000万至3000万元,用一年时间在全国一级城市建100家4S店,并最终建立自己的连锁体系。“不甘零售终端盘剥,谋求话语权”是人们对美的自建连锁体系根源的普遍看法。

    然而不出半年后的2006年3月,何享健就亲自表示美的不会自建销售渠道,这只是空调分公司的一个尝试,不是集团的统一做法。美的建设的4S店将主要用于品牌展示与宣传而非销售。何享健表示,美的与国美、苏宁都已建立了绕开代理商的全国性直供合作,家电市场制造商与销售商分工明确,厂家没必要自建销售渠道。

    但在一个月后,何享健率领美的高层考察广东、浙江、江苏、湖北、重庆、北京等六省市市场,并于6月2日主持召开美的近10年来仅有的一次全体营销负责人探讨营销问题的会议。并在此前后宣布将和经销商合资成立8家空调销售公司,首批在北京、上海、杭州、重庆、长沙、芜湖等地试点,要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国内建3000家专卖店。

    从一年之后的5月14日起,何享健又花了10天左右时间重新走访了上一年的六省市市场。他意识到“营销资源太分散,社会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力度不够。各地营销中心与经销商做了很多重复的事情,社会资源无法整合,营销费用偏高,没有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效率低,环节多,反应慢,各单位重复做类似的工作,导致营销资源浪费严重”。7月份,何享健已经勒<strike>http://www?99lib.net</strike>令旗下12大事业部不得擅自开设专卖店,他认为“以事业部为经营主体开展营销工作”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

    据《2007年空调市场消费白皮书》统计显示,69.8%的城市消费者预期会选择在专业连锁家电卖场购买空调,在一、二级城市市场,这一比重更是高达86.2%。而对于美的来说,尽管当时在国内已建有2000家专卖店,但50%以上的销售仍要靠连锁大卖场来完成。何享健不会轻易放弃如此优良的平台而浪费自由资源,美的要从制造业步入零售领域,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培育”过程。

    然而,何享健虽然多次否认自建渠道叫停专卖店,但美的2008年已建成5000多家专卖店,其中在三、四级市场的已达到3000家。按照方洪波的分析,目前家电销售渠道的市场化基本已经完成,共有四个层次:一是苏宁、国美等全国性连锁卖场,二是区域性地方性的家电连锁,三是家电厂家的专卖店,四是大型的超市。开拓中国二、三级市场,家电厂家的专卖店成为主流。

    为了适应这一大趋势,美的将冰、洗、空三大产品整合成综合专卖店,以空调为载体进行公司化改革,成立独立的销售公司,销售公司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将销售决策区域化以后,效果很好。渠道的渗透率、网点的覆盖率、品牌的提升还有服务水平,都提升得很快。

    早在2005年,何享健就提出:2004年国内空调三线品牌已经全面失守,2005年将轮到二线品牌,估计会剩下二三十家,3年后,国内空调品牌将只剩几家。在这一轮渠道争霸中,美的和少数同伴笑到了最后。

    可是,何享健绝非只想做空调业的追随者。在2008年之后“只剩几家”的榜首之争中,美的将会打出哪张牌?


如果您喜欢,请把《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方便以后阅读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否认自建渠道为哪般?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否认自建渠道为哪般?并对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