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更新的春天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陈润 本章:万象更新的春天

    哈罗德·罗森堡在《荒野之死》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代人的标志是时尚,但历史的内容不仅仅是服装和行话。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与创业元老们相比,方洪波等后起之秀属于美的的另一代人。如果他们不担负起扭转空调困局的使命,便会与美的一起消失在家电行业的滚滚狼烟之中。

    1992年,凭借在《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影片中精彩出演的巩俐,演艺事业青云直上,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此时,美的不惜花费重金,方洪波力邀巩俐做美的的形象代言人。于是,人们在电视中就能看到这样一部广告片:巩俐穿着华丽典雅,对着观众嫣然一笑道:“美的生活,美的享受。”据介绍,当时的广告也是由和巩俐配合最默契的张艺谋导演执导拍摄。

    古人云:一笑倾城,再笑倾国。正是通过“千金买一笑”的巩俐广告,美的品牌才被深深地烙上了“美的空调”的印记,并被消费者广泛地接受。在此之前,很多人认为美的只是电风扇的代名词,知道美的同时还生产空调的人并不多。

    “那次‘代言’不过就是拍个广告,不过在那个‘一招鲜吃遍天’的年代,这也就够了。”美的市场部的人每次说这话时脸上都会拂过一丝得意的笑容。如果用今天的眼光去审视当年的广告,无疑显得十分拙劣、内涵不够,但在那个年代,巩俐、家用空调、100万……这些“珍贵作料”组合起来做出的“大餐”,足以吊足普通百姓的胃口,留下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美的逐渐将品质生活的概念融入品牌运作之中。

    2006年11月,《时代》杂志给予巩俐的评价是:“即便在许多以男人为主的电影中,巩俐的坚强、独立形象也能为她增色不少……到现在,也许有一部分人曾经击败了她,但始终没有人真正地对她构成威胁。在很多电影观众的眼中,她就是不屈不挠的中国的代言人……”方洪波的眼光与《时代》杂志不谋而合,从1992年至今,巩俐先后四次与美的牵手,她不仅是“中国的代言人”,也是美的品牌的代言人。

    品牌营销战略中最直观的手段是广告。美的以感性营销模式与成熟理性营销模式相结合,借巩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赋予品牌高额价值,加速了品牌的推广进程。当巩俐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国际巨星时,此时的美的也已成长为国际级的家电巨鳄。

    广告需要策划,营销推广活动也需要策划。营销专家李光斗说:“策划就是要搞运动,就是要发动群众。”1992年是美的空调进入规模生产的第二年,针对空调销售依然处于行业中游的情况,5月下旬,美的同时在北京、上海、山东、武汉、四川、广州等地通过新闻媒介向全国发出了数十万份“美的”空调知识有奖竞答及“美的”发展佳策有奖征集活动。这一活动迅速在消费者中引起热烈的反响。短短20天就收到大量的图文传真、电报、电话、邮政特快专递等,3个月内光来信就有30万封,其中有支持与鼓励,更多的是改进建议,也有对当时美的空调的批评。

    一位上海的女性消费者花了十几块钱用EMS特快专递传来良策,她在结尾处深情地写道:“如果为了得奖,我不如将这笔邮费买两条鱼更实惠,关键是被尊重,一种真正做一回上帝的荣誉感、责任感促使我拿起笔来。”一位湖北的消费者用特厚超重挂号信寄来了他的万言书,16开的稿纸写了满满37页,将近2万字。他从产品开发到产品工艺,从广告宣传到市场推广,从营销渠道到售后服务,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了,可见下的工夫极深。当然,比这些建议更重要的是,此次活动给消费者留下这样一个印象:美的是一家真诚热情、务实进取的企业。美的人虚心求教的态度令许多人感动,企业美誉度得到极大的提升。

    然而,这一年营销活动和公关策划的高潮直到年底才到来。为了此次活动,美的早在半年之前就开始预热了。1992年5月,《羊城晚报》发了一则百余字的新闻:我国一个规模宏大的电器工业城已在广东顺德北滘镇形成初步规模。这则消息的潜在意思是:美的要为工业城落成的庆典做些什么了。果然,香港AM公共事务公司、广州XDL广告公司、广东htO公关公司等都想得到此次策划业务,纷纷找上门来,但是美的一一婉拒,表示要由美的人自己操作。7月23日,以时任美的总经办主任陈大江为首的庆典小组正式成立,美的人独立操作大型活动的序幕由此拉开。

    1992年11月29日清晨,顺德北滘镇彩旗飘扬,整个蓬莱路被数千面“美的”广告旗装点得十分气派,从小蓬莱宾馆到“美的”广场这段路上,30组七彩巨型气球条幅烘托着节日的气氛。在工业城西门,少年鼓乐队方阵、儿童彩花环长蛇阵、广州空军军乐团方阵及香港“醒狮”呈梅花状分布,特大号花篮众星捧月般簇拥着美的不锈钢标志——绿岛雕塑。

    在集团写字楼前,20多名身着国际礼服的公关小姐分成三部分,列队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为他们送上“美的”赠品。大厅里两台34英寸大屏幕彩电同时播放巩俐为美的所做的“93系列”广告——柔情似水,夏日经典。

    夜幕降临时,整个工业城万盏齐明,梦幻般的不夜城呈现在来宾面前。此时,“美的之夜”庆典晚会正式拉开序幕,众多重量级明星悉数登场,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庆典活动也推到高潮。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美的的广告、有奖征集和庆典等活动都带有上世纪90年代的明显特征,那个时代的中国消费者很容易被热闹、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也很容易被感动,属于感性消费。在家电行业,人们不需要后来的“价格战”、“高科技概念”“空调大战”等炒作方式来决定购买,往往冲着某个牌子、某位明星就会一掷千金。

    对于何享健而言,1992年是美的从“销售”走向“营销”的一年。年轻人为公司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和时尚的概念,开始包装、策划、公关、与消费者互动,并且动辄就有大手笔的运作。虽然何享健个人可以保持低调沉默,但是企业和产品一定要在市场上叫响,一定要以鲜明的个性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美的空调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发力,整装待发,迈开新步伐,走向万象更新的春天。


如果您喜欢,请把《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方便以后阅读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万象更新的春天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万象更新的春天并对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