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点燃湘西大战导火绳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龚晓虹 本章:2、点燃湘西大战导火绳

    1945年2月25日,陈纳德飞虎队的战机,从湘西芷江机场起飞,朝东北方向飞去,直指日本领土。随着一声巨响,中美空军混合大队轰炸机投下一颗又一颗复仇的炸弹。炸弹命中日本皇宫,日本天皇裕仁,吓得屁滚尿流,日本朝野一片哗然,市民们惊恐万状。

    刚上任不久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被裕仁天皇召见。天皇对中国派遣军的表现不满意,干什么吃的?那么多军队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竟还出现中美飞机轰炸日本皇宫事件,务必查明此事,并给予彻底摧毁,让这种恶劣的事件从此不再发生。

    冈村宁次司令官不停地“嘿!嘿!”从皇宫出来,他的衬衫被汗水浸湿一大片。自从东条英机内阁改组后,日本陆军的日子不像以前那么好过。在东条英机任首相时,日本陆军是第一骄子,不可一世。现在日本空军、海军都敢随时同陆军叫板,提出严厉的批评,甚至让你下台。

    冈村宁次回到中国南京,立即召开军事会议,把天皇陛下的御令通报给中国战区的将领们。是谁轰炸了日本皇宫?当然是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特别是美国的空中飞虎队。据情报部门判断,轰炸日本本土的飞机,应该锁定在河南豫西或者是湖北的北部,只有那里建有基地,补充弹药、油料才会如此方便。

    冈村宁次不要可能,命令情报部门全力以赴,尽快查明中国军队空军基地的具体位置。他召开的军事会议还没有散会,便送来了准确的情报,中国空军的基地建在河南南阳、湖北襄阳和老河口地区。

    在悬挂的一张军事地图跟前,今井武夫少将哇哇直叫。他是中国派遣军参谋副总长。他认为这事太不该发生了,在去年一号作战时,就应该把这几处的军用机场给摧毁,要是那时完成了,哪有今天的麻烦事?

    冈村宁次也十分恼火,一拳砸在地图上,决定出动五个师团,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摧毁豫西、鄂北的空军基地,保卫日本本土和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完成天皇陛下的指令。

    日本军队进攻鄂北、豫西的速度很快,他们接到的是天皇的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中国空军的基地彻底捣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南阳、襄阳、老河口的空军机场便被日军摧毁了。驻守在机场的中国守军抵挡不住日军的疯狂进攻,经过一周多时间的激烈较量,国民党军队十几万人马败退了。

    第五战区作战不力,接连丢掉南阳、襄阳和老河口地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骄狂的日军在重庆北部,得到大量的集结,这让蒋介石有些坐立不安。日本军队很可能顺势而下,直接进攻重庆地区。因此,蒋介石急忙调重兵进行布防。

    日本在中国的派遣军还没有来得及得意,大本营便传来了批评的声音,质问冈村宁次是不是谎报军情,虚报战果。按冈村宁次的话说,摧毁了中国军队的空军机场,为什么日本本土和海上交通线还不断遭到空袭?

    甚至比以前还严重?

    冈村宁次司令官不知道,自中印公路被打通,输油管道也开通了,曾经严重制约陈纳德的油料和弹药问题解决了,中美空军不像以往展不开翅膀。现在可是一天到晚好几个批次的飞机,对日本、台湾以及日本海上交通线进行狂轰滥炸,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陈纳德将军以及他领导的空中飞虎队,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英雄。1995年,美国进行了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英雄人物的评选活动,艾森豪威尔被评为欧洲英雄,陈纳德被评为亚洲英雄。毫不夸张地说,陈纳德将军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做出重大贡献的,他不愧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英雄的称号。

    罗斯福总统评价陈纳德说:“他是一位为自由世界勤奋工作的人。经过多年的旁观,我从内心里发现像陈纳德这种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蒋介石曾写道:“陈纳德将军自1937年来华任中国空军顾问,协助训练,热忱尽力,建树实宏。抗战发生三年后,将军于1941年任美籍志愿军队长,在此期间,指挥所部力抗强虏,战绩彪炳,迨至1942年擢任美国第十四空军司令,策进中美空军合作,贡献尤多。”

    陈纳德1893年9月6日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考麦斯城的一个小农场主家庭。后全家移居到路易斯安那州东北部的丛林与港汊湖湾旁,那里有密西西比河及森林,因而使陈纳德从小养成了钓鱼、打猎的特殊嗜好。

    1917年正在入伍服役的中尉陈纳德,报考了志愿军官飞行员,第二年,经航空学校学习后,被任命为第46战斗机中队副官。1919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从飞行学校毕业,并被评定为战斗机驾驶员。有人说,陈纳德天生就是一名飞行员。他不仅飞行水平高,还撰写了一系列战斗机教学教材,在国际上引起轰动。1937年因患气管炎和耳疾,他主动提出辞呈,正式以空军上尉身份退出现役。

    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还是很有眼光的,她知道陈纳德在美国空军中的影响,便热情邀请他来中国考察。而刚刚出院的陈纳德愉快地接受了宋美龄的邀请,答应她愿意指导中国空军建设的设想,于当年4月起启程,7月份到达上海。

    陈纳德到中国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湖南西部的芷江,对芷江机场进行了实地考察。芷江机场原本不是什么机场,它是古代的教场坪,为历代官府和军队所用,主要用于平时训练士兵,还是考取武秀才、检阅军队等重大活动的地方。所谓飞机场,是因为在军阀混战时期,湖南的何键曾派飞机到此降落过,并对叛军驻守的芷江城进行轰炸。

    空军出生的陈纳德,望着四周起伏连绵的小丘陵,还有眼前这片足有千亩大小的简易机场,赞不绝口。芷江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了,那时陈纳德还不知道,中国湖南西部大山深处的芷江,将同他结下不解之缘,不仅成就了他的英雄事迹,还给他的个人生活带来了无限美好和幸福。

    陈纳德对芷江考察完毕,在向蒋介石汇报芷江情况时,他力陈芷江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为蒋介石后来决策芷江机场扩修为中美空军战略基地奠定了基础。在抗日战争年代,选择芷江扩修为大型军用机地是有战略眼光的,仅凭这一点,就应该重奖陈纳德的远见卓识。

    芷江东面雪峰山脉,西靠武陵山脉,在两座高大巨墙的山脉中间,有一处芷江这样的盆地,可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秘密军用基地。由于山高林密,十分闭塞,日本人万万都没有想到,在这个大山深处竟有这样一座大型机场。陈纳德把机场选在这里,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首先是它的隐蔽性;其次是芷江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素有“滇黔门户,黔楚咽喉”的芷江,是通往大后方贵州、云南和重庆最便捷的通道。虽然陆地交通条件不好,但水路交通倒是十分便利,一条舞水河贯穿县城,直通贵州省的舞阳河,还有辰水、阮江,西连贵州黔东地区,北接洞庭、长江。侧面有一条黔桂公路,可直达贵州铜仁、三穗、贵阳,也可南到广西桂林;第三,它比设在云南、贵阳等地的机场更方利地支援内地的战场,这个位置更接近中国抗日的主战场,便于军用飞机的往返。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时,日军便仰仗其空军优势,大批飞机频繁出动,轮番轰炸国民党军队的重要军事目标,交通要塞,致使中国军队损失惨重。日本空军同陆军、海军一样骄横无比,在他们眼里别说中国空军,就是美国、苏联空军也不在话下。蒋介石心里也十分明白,自己的空军部队是落后的,但是战场上的制空权又不能一点都没有呀。于是在淞沪会战时,蒋介石仍然命令驻守南昌的飞行第4大队,飞赴杭州湾领空,对停泊在笕桥海域的日军第3舰队实施轰炸,破坏日军的指挥和补给系统,拦截日军飞机对上海、南京等地的袭击轰炸。

    陈纳德刚刚被蒋介石聘为中国空军顾问,他精心制定了一套中国空军作战计划和战术方案。中国空军第4飞行大队遵照陈纳德的部署,于8月14日全体出动。日本空军根本不把这当成一回事,也出动迎战,在杭州湾上空中日空军进行了第一次激烈的交锋。

    中国空军官兵斗志昂扬,他们抱定同日本空军决一死战的决心,用自己的鲜血扞卫国家的领空安全。飞机大战不仅要有飞机良好的性能,更要有空军战士的机智和勇敢。结果战斗的成绩让全世界都震惊,中国空军这天击落日本空军23架战机,而自己却毫发未损。这个战绩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日本空军的威风,所以8月14日,成为了中国空军节。

    中国空军首战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空前胜利,这让蒋介石又高兴又意外,他连声朝陈纳德叫了几个好,从此也提起了蒋介石对发展空军的兴趣。就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问题,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却发生了一场让中国军队高级将领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陈纳德同史迪威可以说是铁板碰到钢钉。一个傲慢刚毅的空军上尉,同一个性情粗暴的陆军大将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史迪威是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的将军级人物,统管了美国的援助物资和作战事宜。他不同意把有限的金钱和物资投入到机场建设、购置飞机上去,空军只不过是配合作战的部队,整个战争得靠陆军部队。他坚持要把从通过喜马拉雅山驼峰航线空运来的物资,给中国步兵使用。他无疑借重陆军,强调地面作战的重要性和决定性。

    一贯不服输的陈纳德不同意,他想单独用他的飞虎队打赢这场战争。

    陈纳德提出自己的空军制胜理论,这套理论是陈纳德终身坚持的信条,他用这个信条曾经说服过他的好朋友罗斯福总统,争取到美国白宫许多官员的支持。他现在又把这个“空军制胜论”大声地朝史迪威将军阐述着:

    将军阁下,我曾经多次宣称,只要有105架新式战斗机,30架中型轰炸机,12架重型轰炸机,并保证随时满足这个数字,我能叫日本垮台。我的战术依据的论点是:可以在中国打败日本,可迫使日军空军按照我所选择的形式跟我作战。可有的人完全缺乏真正使用空中力量的主张,甚至缺乏基本军事战略常识,使得我不能实现这一目标,其实,我的计划将使中国地面部队能够顺利作战。

    陈纳德的“空军制胜论”,在史迪威将军看来,无疑是疯子的一番狂言,如果照你说的这么简单,那国家还要建立陆军、海军干什么?真是卖什么的吆喝什么,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

    史迪威的军衔和职位吓不倒陈纳德,美国人不讲究这个。陈纳德不是现役军人,不在史迪威的管辖之下,他们两人在会上争吵得脸红脖子粗,史迪威不是拍桌子,就是打板凳。不管你咋说,倔犟的陈纳德就信他的那个理,你还真奈何不得他。两人水火不能相容,闹得不可开交,矛盾十分尖锐。

    陈纳德同罗斯福关系密切,还同蒋介石、宋美龄以及中国的党政军的官员处得很好。蒋介石同史迪威有矛盾,他把他挤出中国时,陈纳德对蒋介石是支持的。好在那时蒋介石采纳了陈纳德的建议,决心要在具有重要军事作用的大西南地区建设几个大型的战略备用机场,以确保对战场的支持和大后方的绝对安全。

    于是,陈纳德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同中国航委会和空军司令部拟订了一项庞大的扩建机场的计划,决定对具有战略作用的几个后方关键性的机场,进行扩建翻修,并配设汽油库和炸药库。列入计划的有衡阳、桂林、柳州、芷江。在抗日战争的后期,衡阳机场、桂林、柳州机场相继被日军占领,河南南阳,湖北襄阳、老河口机场又被冈村宁次摧毁,现在除云南、贵州、四川外,只剩下芷江这个秘密机场了。

    在中印公路被中国远征军打通后,油料、弹药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再加上过去压在陈纳德头上的史迪威走了,现在的赫尔利和魏德迈,对陈纳德大力支持。所以,陈纳德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芷江机场担负着繁重的轰炸任务。主要是封锁日军海上交通线,攻击日军在台湾、越南等地的重要军事设施,同时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对日本国土进行重点轰炸。每天都要出动几百架次的战斗机、轰炸机,把日本军队搞得无法应对。

    这时芷江空军基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兴旺、最活跃的时候,除中国军队的守卫部队外,还设有美国驻中国空军司令部、美国驻中国后勤司令部、美国驻芷江空军司令部、美军驻芷江各种战勤部队、美军战略情报局驻芷江支部、美国第14航空队、中美空军混合团轰炸大队、空军第4大队、第5大队,还有美国驻芷江医院,美国空军俱乐部和美国空军的五个招待所。

    几十万陆军、空军和后勤人员聚集在芷江这个美丽的地方,那时它是中国最秘密的军事要地,虽说处在最残酷的战争岁月,但芷江却显得十分宁静,就像战争从没发生过一样,特别是美国空军俱乐部一片祥和,打桥牌、下国际象棋、喝着香槟、还有优美动听的歌声。


如果您喜欢,请把《湘西大会战·1945》,方便以后阅读湘西大会战·19452、点燃湘西大战导火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湘西大会战·19452、点燃湘西大战导火绳并对湘西大会战·1945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