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军付出最沉重的代价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龚晓虹 本章:4、日军付出最沉重的代价

    长沙失守后,日本第11军顺势南下,朝湖南省当时的第二大城市衡阳进发。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粤汉线、湘桂线在此连接,从湖南腹地通往西南大后方的多条公路也从这里经过,是西南交通的枢纽。此外,它还是湘江、蒸水和末水的交汇之处,依靠这些江河,可以转运湖南出产的大量粮食、矿产等资源。因此,衡阳一旦失守,无论在交通、军事,还是经济上都将带来巨大的灾难性后果。就因为这一系列的原因,衡阳自然成为日军“一号作战”的重要目标。

    日军大本营在“一号作战”第二阶段的构想中,计划对湘江以西地区采取守势,而主力投放在湘江以东。衡阳是作为重要目标必须予以攻占的,并且要确保这一地区的安全畅通。第11军横山勇中将认为,同中国军队的决战不一定会在长沙出现,但在进攻衡阳时,必然会出现双方主力对决,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可以在衡阳地区围歼第九战区主力。

    鉴于这样的思考,横山勇中将在具体兵力分配上,以1个师团用于湘江以西,用2个师团进攻衡阳,再以4个师团的兵力用于湘东山地。从兵力分布来看,横山勇还是有战术头脑的,把兵力分布得轻重得当,非常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第11军的日军高级将领们在研究攻击衡阳的战术问题时,又把薛岳的“天炉战法”提到桌面上。他们认为,中国军队当前没有对付大日本皇军的好战法,前段时间在长沙大战中,把“天炉战法”给粉碎了。但是从衡阳的地理方位,以及当前中国军队所处的位置上看,他们极有可能还会采取“天炉战法”的老一套。横山勇同意幕僚们的分析,所以他仍采取两翼夹击,波浪式推进的方法,确保第68师团和116师团对衡阳的进攻。

    国民党军令部的确没有新战术,仍然按照“天炉战法”的老路子进行部署,中间正面堵截,两翼兵团夹击,从而击退来犯日军。从整个衡阳保卫战来看,最主要的有两块,一是国民党第10军坚守衡阳,二是李玉堂兵团在西南、西北外围,实施救援衡阳的战役。

    为了进一步了解、认识下一步的湘西保卫战,或者说同下步湘西保卫战紧密联系,笔者这里不详细叙述李玉堂兵团的外围解救战,集中篇幅谈衡阳保卫战。因为进攻衡阳的两个日军师团,也是后来进攻湘西,欲夺芷江机场的两个主力师团。另外,在衡阳保卫战期间,也是蒋介石同美国关系发生矛盾,处在极为痛苦和犯难的一段时日。

    日本对衡阳的作战,是于1944年6月20日开始的。日军第11军为确保衡阳进攻的顺利,一开始就对衡阳的周边实施强有力的攻击,以此来打破“天炉战法”中最为关键的两翼部队。日军第11军不愧为日本的第一野战军,他们不几日便把衡阳周边的国民党军队击溃,迫使国民党军的主力后退,把衡阳变成一座孤城。

    守卫衡阳的是国民党第10军,军长是方先觉,安徽萧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在抗日战争中,中将军长方先觉是国民党军最为传奇的人物之一。他坚守衡阳47天,创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坚守时间最长的一次守城战。在守城战役中,他率领17000名士兵,抵挡日军前后6个师团的进攻,在自己部队战死10000人的基础上,杀伤日军48000人。为保护衡阳城7000多伤兵的生命,他最终放下武器,向日军缴械投降。不久逃出衡阳,回到重庆,被蒋介石誉为“中国军人之模范”,并授予青天白日勋章,还晋升为28集团军副总司令。后来他在台湾去世,在史学界,还引发出一场关于他投降日军行为的学术争论。从以上简约的情况看,方先觉中将的确很有传奇色彩。

    英勇善战的方先觉,在1941年的第三次长沙会战和后来的常德会战中,率领自己的预备第10师和第10军,表现得非常杰出,一时名声大噪。

    成为抗日英雄的方先觉,自然有些志得意满起来,甚至连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也不放在眼里,有些命令执行起来也就阳奉阴违了。特别是在常德会战中,他对薛岳的越级指挥,抽调他的190师,使第10军侧翼暴露,很是不满,因此发生争执。从此两人结下过节。

    薛岳也感到很伤脑筋,于是便开始指派自己的亲信去第10军任职,以此来控制方先觉。谁知方先觉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对薛岳指派的人,常常借故撤职,甚至寻机法办处决。这样一来两人矛盾激化,最终还是薛岳占了上风,他毕竟是战区司令长官,说服军令部免去方先觉军长一职,调任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议。

    方先觉还没有动身,新任命的军长也没有到达。日军便开始了“一号作战”的湘桂战役,兵锋直指衡阳。参谋总长何应钦亲自过问此事,新军长没有到任,而战事已迫在眉睫,真要临阵换将,确实于军不利。他责令薛岳上门请方军长出山。

    薛岳只好厚着脸面任命方先觉为第10军军长,负责指挥衡阳保卫战。

    方先觉怎么会买这个账呢?你算什么东西!老子现在是委座任命的高级参议!他拒不接受薛岳的任命。两人的过节传到蒋介石那里,蒋介石很气愤,党国利益就毁在他们这些争权夺利人的手里。于是,委员长亲自给方先觉打来电话,大骂方先觉昏庸,日军已经逼近衡阳,你居然还在和战区长官怄气,置民族大义于不顾,成何体统?

    方先觉听见蒋校长的训斥,自己倒是消了气,他知道校长也会骂薛岳的。于是他表现出军人的大度,当即表示一定积极部署固守衡阳,发扬第10军优良传统,坚决抗击日军来犯。蒋介石在电话上要求方先觉守住衡阳,确保衡阳十天或者半月,整个形势就会发生变化。他在重庆听候他的佳音,祝他旗开得胜!

    方先觉受到蒋委员长的鼓励,信心倍增,立马奔赴衡阳,部署防守任务。

    国民党军第10军,下辖第3师、第190师和预备第10师,还有驻扎衡阳城里的第54师师部和它的第1团。为加强衡阳守备力量,第九战区将第74军野炮营、第48师的一个山炮连划归第10军。这样第10军名义上有4个师的番号,实际是8个团,总兵员17000人。

    特别要说明的是,经过常德会战,第10军没有得到休整补充。比如说第190师为后调师,所谓后调师是指将兵员全部转拨给友邻部队,仅保留班长以上各级军事干部,随后调后方接收训练新兵。但这个后调师没有走成,日军已逼近衡阳,他们就留下来参加衡阳保卫战了。

    方先觉于5月底来到衡阳,他首先带领师长、团长和参谋长们侦察衡阳地形,确定防御部署。衡阳防区面积仅有3.9平方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南北长约2.6公里。

    第190师位于城东,每营配属一个野炮连,进驻末水西岸。作为最前哨阵地,师主力于五马归槽、橡皮塘、莲花塘一线构筑主阵地。

    预备第10师位于城西,师主力于汽车西站、虎形巢、张家山、江西会馆一线构筑主阵地。在汽车西站侧翼是第3师的第7团和第9团。

    第54师的一个团位于城东北,主力在冯家冲沿末水西岸构筑主阵地。

    炮兵在雁峰寺、县政府、蒸阳路、吉祥街一带占领阵地。第10军军部设在银行大院,前进指挥所在五桂岭的预备第10师阵地上。

    防守部队的部署一定,立即开始构筑工事。衡阳原先已经构筑有钢筋混凝土的国防工事,相当坚固。然而第10军同日军作战多年,特别擅长防御,从将领到士兵,一眼就能看出这些防御工事的弊病,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防御工事系统庞大,现在的一万多士兵用不完,显得空,有的地方根本就用不上;二是射孔较大,隐蔽性差,这对守军极为不利;三是这些工事各自独立,难以相互照应。

    方先觉下令对所有工事进行改进和加强,放弃若干外围工事,以缩小正面防御,对放弃的工事一律破坏。城东、城北依托湘江和蒸水设防,城西北沼泽水田全部放满水,在其要道上构筑碉堡、地堡。城西南丘陵地带,构筑无数道防御线。各据点之间均以交通壕相连。最有创意的是,丘陵对敌的一面,全部削成断崖,让敌人无法攀爬,并在断崖顶上构筑手榴弹投掷的壕沟。在丘陵之间的凹地,构建外壕沟,用粗大圆木建两到三层栅栏。断崖与外壕之间布设铁丝网。无法挖出断崖的丘陵,全都挖设5米深宽的壕沟,在沟底筑有地堡,以防日军利用。全城所有阵地都有交通壕相互连接。在城西北比较开阔平坦的地区,布有地雷区和多层铁丝网,开挖四道战壕。

    第10军在衡阳郊外利用地形,巧妙构筑坚固工事,形成完备的坚固防御体系。通信联络是关键,他们把电话线全部埋入地下,还组建电话线抢修队,划分责任区,并进行数次演习。在衡阳市区各路口均修筑工事,将重要的物资像弹药、粮食、被服、药品等都分散储藏在地下的藏兵洞里。

    这些庞大的防御工事体系,不仅由全军士兵动手修建,还得到了当地的抗日组织和工会的大力支持,仅衡阳工会就组织3000工人,还征用了120万根木料。衡阳是湖南重镇,军委会有好几座军需仓库在这里。国防部后勤部长俞鹏飞亲自抵衡阳,向第10军调拨两周的粮食,步机枪子弹530万发,迫击炮弹3200发。仓库总监还主动为第10军送去手榴弹3万枚,这批手榴弹可是起了了不起的作用。

    万事俱备。方先觉率领战地指挥员巡视了一遍,一切都比较满意。美国军事顾问贺克朝方军长伸出了大拇指,连声称赞。方先觉想考考这个美国顾问,他问他敌人主攻方向在什么地方?贺克说城的西北,那里地形平坦,便于日军坦克、装甲机械化部队进攻。方军长哈哈大笑起来,他摆着手说,你错了,在西南。西北地势平坦,固然利于机动,但是中美空军掌握制空权,陈兵西北,无疑成为空中打击的活靶子。我想日本军队一定是从西南山地而来,这样不仅可以切断衡阳与后方的交通联系,而且从高向低一举拿下衡阳城。如果从西北进攻,拿下衡阳城后,还得攻取西南山地。

    贺克不同意方将军的看法,对此还进行了一场辩论争吵。实践证明方先觉的判断是正确的,所以,第10军把西南山地作为防御重点,精心部署设计营造。从排兵布阵,到构筑防御工事,到枪支弹药、粮食、药品和伤员的安排,再到隐藏日军炮火,建藏兵洞等等事宜看来,方先觉确实不是等闲之辈。

    为鼓舞官兵士气,方先觉还特意规定作战负伤赏金,上校以上负伤者赏大洋10000元,中少校赏5000元,尉官4000元,士兵1000元,负伤不退者,特赏,伤愈归队者,晋级。在高昂的士气鼓舞下,衡阳人民发扬湖南人民的光荣传统,积极起来参加破坏道路、桥梁,组织救护队、担架队、弹药粮食运输队和民工抢修队。

    在大战即将来临前,方军长考虑到衡阳百姓的生命财产,亲自调拨军列,实施“衡阳空城”计划,把30多万市民疏散出去。并向衡阳市民承诺,除飞机、大炮毁坏房屋家产之外,如有财产丢失情况,全由第10军负责赔偿。第10军军纪严明,深受衡阳人民的拥护,他们开进城那天,十几万群众夹道欢迎,送茶水、送食品,情景让人十分感动。

    1944年6月21日,日军第68师团和第116师团,分别到达衡阳附近的石湾、白果一带。第二天,日军飞机开始对市区进行狂轰滥炸,城区多处燃烧起来。日军从长沙一路南下,没有遭到中国军队的抵抗,所以十分骄狂。他们在沫河强渡,居然连火力掩护都不组织,就堂而皇之地乘汽艇、橡皮艇和木船开始渡河,丝毫没有把对岸的中国军队放在眼里。

    守卫在沫河西岸的是190师的1个营,他们的任务是前哨警戒,完全可以不作抵抗,后撤到五马归槽的阵地上去的。但是他们看不惯日本鬼子的嚣张,营长杨济和果断下令,全营进入阵地,待日军渡到河中间时,20多挺轻重机枪,4门战防炮同时开火,顿时将日军打得人仰船翻,死伤落水300多人。日军根本没想到在此会遭到如此的打击,一下子懵了头,没死的鬼子兵急忙调头逃回,不敢轻举妄动,只是用机枪和火炮向对岸射击。

    随后日军主力师团渡过了沫河,25日向五马归槽一线发起总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判断衡阳第10军只能坚守三天。因为这支部队远比坚守长沙的第4军单薄,而第4军在长沙只坚守了四天。蒋介石给方先觉下的命令是十天或两个星期。

    日军攻击重点是五马归槽,一开战双方打得异常激烈。日军炮火非常猛烈,守军在衡阳城区的炮兵也开炮支援。数十里外,双方空军也赶来助战,一时间炮声隆隆,火光冲天,漫天硝烟遮云蔽日。第190师的570团隐蔽在工事中,当日军步兵冲锋的时候,他们以机枪步枪手榴弹给予痛击,激战持续到下午。第10军刚刚归建的炮兵营,用新式美制山炮支援五马归槽,打得日军丢盔弃甲,团长贺光辉趁势反击,把日军击退。贺光耀腹部重伤,副团长冯正之接替指挥。

    方先觉军长见五马归槽守军伤亡较大,而此地不过是外围,应当尽量保存有生力量,在城区同敌较量,便下令后撤。第54师的饶少伟接到命令,心想机场既然不保,自己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于是他命令一团长带1营、2营及伤员过沫河,回去归建。自己则率3营留下参战。这样第54师又走了1000多人。方先觉对此也没说什么,人家毕竟是客军嘛。

    日军占领了五马归槽阵地后,立即向衡阳机场推进。半夜日军的松山支队攻入机场,方先觉听说机场还没有来得及破坏,并命令190师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机场,并将其破坏掉。

    师长容有略亲率569团借夜色掩护,趁日军立足未稳,突然杀入机场。日军根本没有想到中国军队这么快就来了个回马枪,猝不及防。经过5个小时的死拼硬打,付出200人的伤亡代价,终于夺回机场,并立即组织对机场的破坏行动。他们还没有离开机场,日军的独立大队便围上来了,经两天的激战,第190师加上第54师的一个营,只剩下1800人了。

    衡阳保卫战其实只是湘桂会战中的一次战役,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于6月22日至7月2日;第二阶段于7月11日至7月19日;第三阶段于7月27日至8月7日。每一个阶段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在第一阶段中,最值得一提的有三件事。首先讲述一下预备10师30团的3营7连。连长叫张德山,骁勇善战,嗜酒如命,因此在军里有“猛张飞”之称。7连是全师最精锐的连队,战力强悍。他们坚守在张家山阵地南侧,正扼要冲之地。为争夺这个阵地,日本鬼子不惜血本,一个大队的兵力反复冲锋,都被击退,战斗持续一天,7连伤亡一半,日军则在阵地前丢下500多具尸体。6月28日,日军又派117大队向7连阵地冲锋。第30团团长在电话里命令张连长设法突围。张德山在电话上大笑起来,他说我张德山的连队什么时候后退过。他放下电话,率领残部向鬼子决一死战。全连除一名伙夫外,全部壮烈牺牲在阵地上。日军117大队也死伤过半。英雄的第7连,为衡阳保卫战增添了辉煌的一页。消灭日军七八百人,创下一个连队歼敌最多的纪录。

    双方都打红了眼,预10师师长葛先才得知第30团的两个营全部伤亡殆尽,亲率师直属连支援反击。他赤膊上阵,全师官兵为之大振,一时间号声大作,官兵同声呐喊,战志如云,同敌人鏖战一个时辰,终将正面的鬼子兵全部歼灭。

    第3师师长周庆祥也不示弱,他的第7团几乎全部打光。当日军施放毒气弹的时候,3营长李桂禄率全营剩下的几十人退了下来。周庆祥师长大怒,将营长李桂禄就地正法,撤消团长方人杰的职务,并亲自组织残部进行反攻。

    战争也有偶然性。7月1月那天,迫击炮连的白天霖连长,用十倍望远镜搜索目标,无意间发现正南800米的一个小高地上,有十多人正向中国军队阵地窥视,还指手画脚地交谈着什么。白天霖连长根据多年作战的经验判断,这群小鬼子起码得是联队长一级的指挥官。于是他果断下令,集全连8门迫击炮集中射击。第一轮炮弹下去,全部命中,只见十多个小鬼子在炮火中翻滚倒地。紧接着又是两轮急射,炮弹又全部命中目标。他们不知道这次的意外收获,20多颗炮弹,竟把日军第68师团的整个指挥系统给摧毁了。师团长佐久间为仁中将受重伤,参谋长以及下属各联队长、师团参谋长被炸死。

    7月2日,日本军队竟然停止进攻。方先觉都感到莫名其妙。

    日军的暂时停火,出自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进攻的一线部队,弹药消耗太大,出现告急;二是第68师团指挥系统瘫痪;三是第11军军长横山勇判断失误,他万万没想到坚守衡阳的第10军,战斗力很强,在战役防守上几乎没有出现一丝差错。

    于是横山勇在军需物资到达后,重新调整部署,发动第二次总攻。进攻衡阳的整个指挥权,交给第116师团的岩永旺师团长。岩永旺中将是有作战经验的,他以第68师团主攻衡阳南部,第116师团主攻西南部,第58旅团和218联队攻打衡阳小西门方向。整个战斗于7月11日开始。

    战斗最为激烈的是衡阳西南方向的张家山阵地。负责进攻的是116师团最悍勇的第133联队。他们第一次大规模进攻,被坚守在阵地上的预10师30团给击退,致使日军这个联队伤亡惨重。这支精锐的日军联队,在友军面前大丢面子。他们在得到补充兵员后,师团长又给他们配属了第122联队的一个炮兵大队。联队长黑濑平一大佐,把联队的军旗展开,向全体官兵训话,只要133联队还有一个人活着,就要把队旗插上张家山。

    第133联队连续三昼夜的疯狂进攻,都没能在张家山前进一步。黑濑平一联队长,把残部编为百人一个梯队,在空军和炮火的掩护下,又发起一波接一波的冲锋。坚守在张家山的30团,现在只有一个连的兵员了,但是他们面对敌人12次冲锋,10次突入阵地的激战场面,毫不畏惧地用手榴弹和刺刀把敌人击退。在部分阵地失守时,团长陈德坒率仅有百名战士发起反击,又把阵地夺回来。

    预10师参谋主任率两个连增援张家山,在不到一天的战斗中,两连战士全部战死,阵地再告失守。当晚军部工兵营两个连又去增援,发起反冲锋,第三次夺回阵地,并用尸体堆积战壕,上面加盖沙土,作为阵地墙。

    在敌人疯狂反扑时,工兵两个连几乎全部牺牲。

    方先觉急令第3师8团两个连上阵地支援。预10师师长葛先才亲自率这两个连,对日军进行顽强抵抗,一连打退日军三次大规模进攻。战斗到7月13日,新增援上去的6个连几乎全部阵亡。方先觉命令坚守张家山的所剩人员撤退,放弃张家山。

    连续九个昼夜的鏖战,日军以8000人的伤亡代价,只攻占了张家山、虎形巢为核心的一线阵地,他们仍然被中国军队拒在衡阳城外。7月20日,横山勇不得不接受无情的现实,再次下令停止攻城,命令第116师团和第68师团原地休整,再次补充兵员和补给,准备再战。

    日军进攻衡阳的两个师团,从开战以来,死伤达万人以上。中国军队的伤亡也是惨重的,能参加战斗的不过几百人,伤员达七八千之多。原来蒋介石要方先觉坚守衡阳十天或两周,现在守城已有一个多月,所以中国军队弹药、粮食、医药都处在极为困难的时候。但是他们仍在衡阳孤城里坚持战斗。


如果您喜欢,请把《湘西大会战·1945》,方便以后阅读湘西大会战·19454、日军付出最沉重的代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湘西大会战·19454、日军付出最沉重的代价并对湘西大会战·1945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