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0章 《史记》与《竹书纪年》!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黑男爵 本章:第1630章 《史记》与《竹书纪年》!

    有一位智者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因此入住无愁侯府之初,萧逸就下令建一座藏书阁,并不惜人力、财力,四处的抄写、购买各种书籍,而在率军攻城略地之时,也是先抢书籍、后抢金银珠宝,有士兵胆敢焚毁书籍者,斩立决!

    知道大司马大人爱书如命,文武百官也都想方设法寻找,作为礼物送到侯府之中,这比送奇珍异宝更受欢迎呢,还有掘子军从古墓里面,弄出来的上古书籍,也都落入到萧逸手中了。

    二十多年的收集下来,侯府藏书超过了三万卷之数,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道经、佛经、工艺、农艺……涵盖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自然也少不了三俗小说,那可是萧逸的最爱呢,可惜白子爵发达之后,整天沉迷于酒色,以至于更新速度锐减,看来又要小黑、小皮鞭的督促一下了,小说家,骨头贱,不打是不行滴!

    另外吗,萧逸不是敝帚自珍之人,除了一些‘特殊’的书籍,余者全都印刷多份,或是赠予亲朋好友,或是送到争鸣学府中,让学子们随便的借阅,书看的人越多,才越有意义不是!

    而近三年里面,萧逸减少了练武的时间,却经常到藏书阁中阅读,想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宁静,并解开一些历史谜团!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观太史公之书,犹如痛饮美酒一般,怎一个爽字了得,可惜此书残缺不全,犹如羊脂美玉略有瑕疵,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补齐剩余的几篇!”

    《史记》是萧逸最喜欢的书籍之一,为前汉太史令-司马迁所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可谓是辉煌巨著了,可惜司马迁去世之后,其中有十篇散失了,至今也没有寻找到。

    之后几百年里,有不少著名学者,试图重新补齐《史记》,可是补充上来的十篇,文笔、意境、可靠程度,都比原著相差甚远,让后人深感遗憾!

    只能希望散失的十篇,没有毁于战火之中、或者无知小人之手,而是藏在不知名的角落中,在若干年以后,可以重新出世,恩泽后人!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开篇第一章,就是《五帝本纪》,记载了黄帝、颛顼帝、帝喾、尧帝、舜帝五位上古帝王的来历,以及他们统治时期的事情!

    对于华夏列祖列宗,萧逸自然是充满了敬意,不过读《五帝本纪》的目的,关键在于两个字:禅让!

    禅让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就是帝王之位不传儿子,而是让给没有关系的贤人!

    《五帝本纪》上说:‘尧帝为部落联盟领袖之时,儿子丹朱顽劣不堪,好斗无德,不适合继承帝位,于是让群臣推举合适的继承人!

    群臣们就推举了舜,尧帝对舜进行了三年考核,认可了他的治国才能,于是命舜摄行天子之政,帮助自己治理天下,后来又正式禅位给他!

    舜帝在位三十九年,自己的儿子商均不争气,于是禅位给治水有功的大禹,自己到南方去巡视,最后病逝在了苍梧之野!’

    三代圣君,皆以大公之心治理天下,使得九族和睦、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天下大治,也成为了后世君主的榜样,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尧帝、舜帝、大禹之间,真的没有任何关系吗,事实并非如此,只要看看三个人的家谱,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尧帝之父曰帝喾,帝喾之父曰蟜极,蟜极之父曰玄嚣,玄嚣是黄帝的嫡长子!

    舜帝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昌意是黄帝的嫡次子!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是黄帝的嫡次子!

    这下明白了吧,尧帝、舜帝、大禹都是黄帝的嫡系子孙,拥有极深的血缘关系,所谓的帝位禅让,不过是统治天下的权力、在一个家族内部交接罢了,这与游牧民族的继承习俗很相似!

    就以匈奴人为例吧,大单于升天之后,他的弟弟、儿子、孙子、侄子以及所有嫡系亲属,全都有上位的机会,大家就坐在一起商议,推举最有能力的人继位,但人选仅限于家族内部,绝不会送给无关外人的!

    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大家把人马拉出来,狠狠的拼杀一场,马蹄踏尸,血溅残阳,最后谁打赢了,谁就是草原的新主人!

    就说最近一段时间,大单于-赵浪身体很不好,已经在安排后事了,匈奴贵族们蠢蠢欲动,或是明争,或是暗斗,都想向大单于之位发起冲击!

    小母狼-赵嫣然也送信到无愁侯府,表示自己的儿子萧战是匈奴贵族,也有统治大草原的权力,其野心昭然若揭!

    萧逸立刻回信了,严厉申饬了小母狼一番,自己的儿子姓萧,是血脉纯正的汉家儿郎,不是什么匈奴贵族,这一点毋容置疑!

    与此同时,命令驻扎河套地区的张燕,暗中集结兵马,紧盯匈奴王庭的情况,如果赵浪识趣一些,把大单于之位传给了萧战,那就一切都好说了。

    否则的话,数万汉军铁骑西渡黄河,直接杀到匈奴王庭去,用武力支持萧战上位,至于那些匈奴贵族吗,谁敢不服,杀无赦!

    帝位之位传承,总是暗含刀光剑影、且带有浓浓的血腥味,由如今而推测过往,想来尧帝、舜帝、大禹交替之时,也非常的‘热闹’吧?

    想到这里,萧逸把《史记》放回书架上,在墙壁上拍了三下,蹦出一个暗格来,从中取出一本古籍《竹书纪年》。

    这是掘子军摸金之时,从一座战国大墓中找到的古籍,全都由大篆书写而成,送到了无愁侯府之后,大才女蔡文姬进行了翻译,才知道其中内容!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共有十三篇,叙述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

    《竹书纪年》里面,也有五帝的记载,以及帝位传承的经过,却与《史记》记载的大相径庭……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闻尧死,葬于九嶷山下,其二妃娥皇、女英往寻,抱竹痛哭,泪尽而死!’

    …………

    没有和平禅让,也没有大公无私,有的只是阴谋诡计,舜趁着尧帝年老体衰,把他流放到了远方,自己夺取了帝位,又把尧的儿子控制起来,以免威胁自己的位置!

    两者相比较,《竹书纪年》显然更可信一些,人都是有私心的,岂会把帝位拱手让与外人,人同样是有野心的,为了夺权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是杀戮至亲之人!

    可这本书翻译出来之后,立刻被萧逸藏到暗格之中,不准任何人观看,就连萧氏诸子也不行,同时叮嘱蔡文姬,不要向外吐露一个字!

    没办法,这本书一旦流传出去,势必引发一场思想大地震,称颂数千年的圣君,竟然是阴险小人,靠着篡位夺取了天下,手段还如此的残忍!

    常言道:子不言父之过,身为后世子孙,还是给祖先留点颜面吧,道德树立起来不容易,不能被一本书给摧毁了!

    尤其是现在,汉室衰微,曹魏崛起,早晚也会来一场禅让的,就按照《史记》记载的,和平演变最好不过了,也给后世树立一个榜样,少做杀戮,以免内耗!

    “启禀父亲,大王派人送来一个锦盒,指定要您亲手拆开!”

    “哦,拿进来吧!”

    萧逸刚把书收藏好,长子萧玄就走进来了,下跪行礼之后,双手献上一个黑漆锦盒,上面还贴着两道封条,赫然是曹丕的亲笔!

    萧逸扯下封条,轻轻的打开了锦盒,里面赫然是一枚白色蟒蛇头骨,狰狞恐怖、满嘴的锋利牙齿,做出望天咆哮之状,想来生前也不是善类!

    记得兖州举兵之时,军中严重缺乏粮草,将士们吃了上顿没下顿,曹操、萧逸商议之后,带人挖了梁孝王-刘武的陵墓,取其陪葬金银珠宝以养军,终于度过了困难时期!

    挖掘过程之中,在墓道里发现一条白色巨蟒,身长数丈,力大无比,大小将士皆不敢靠近,萧逸乃独自上前,恃勇拔剑斩之!

    事后,白蟒皮制成了两件软甲,又坚又韧,刀剑难伤,还有冬暖夏凉、蛇虫鼠蚁不近的效果,萧逸自穿一件,献给了曹操一件!

    蟒首也给了曹操,剔除皮肉、用药水浸泡之后,制成了一尊镇纸,就放在曹操的书案上,生前经常的把玩欣赏,后来传给了世子曹丕!

    未想二十多年过去了,萧逸亲手斩下的蟒首,又送回到了自己手中,盒子里没有别的东西,也没藏着什么纸条,一切深意皆在这件礼物之中了。

    传说之中,蟒蛇身怀一丝真龙血脉,若是长期吸收日月、山川中的精华,再经受九重雷劫,就有望脱去蛇皮,化成龙身,进而沸腾九天呢!

    曹丕送这枚蟒蛇头骨过来,就是在暗示萧逸,自己就要取代汉室、做真龙天子了,你支不支持我?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魏能臣》,方便以后阅读大魏能臣第1630章 《史记》与《竹书纪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魏能臣第1630章 《史记》与《竹书纪年》!并对大魏能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